重慶首個共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成型

5月8日上午10時許,“陸海新通道”整車出口常態化班列首發。這是在短短一個月之內,第三個經陸海新通道,實現鐵海聯運開行的首發班列。“陸海新通道”主要物流組織形式均實現常態化開行。

就在5月8日,重慶首個共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成型。

主要物流方式的常態化開行、貿產共建“陸海新通道”,這些成果背後,對重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構築互聯互通網絡究竟有什麼意義?對於重慶,乃至西部的開放建設和企業而言又意味著什麼。

就此,上游新聞記者作了進一步採訪挖掘。

首個貿產共建服務平臺成立

這次常態化班列運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已經實現了三次首發。

4月10日,首列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印度專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

4月26日,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的貨運專列從重慶團結村車站首發印尼雅加達港。

目前,“陸海新通道”的互聯互通網絡正在進一步擴大。將重慶與全球各國的距離拉近,朋友圈更廣。不只是零部件、農物產品、電子產品,這次,重慶整車再次首發就說明問題。

就在整車班列常態化首發當天,又一項提升“陸海新通道”互通互聯優勢的“貿產共建協議”誕生:重慶首個共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成型。

當天,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慶鈴汽車集團和南向通道公司,重慶小康工業集團、重慶小康進出口公司和南向通道公司分別簽訂了《貿產共建“陸海新通道”合作協議》。

重慶對外經貿集團和南向通道公司簽訂了《共建“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合作協議》。

這標誌著這三方企業構建的首個共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成型。多家渝企將合作打造汽車及零部件供應鏈出口平臺,共同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大力促進整車、改裝車和零部件出口。

帶動中國技術重慶製造走向世界

什麼是“貿產共建”?其對於“陸海新通道”的意義何在?

重慶對外經貿負責人表示,通道的背後是物流,物流的背後是貿易,貿易的背後是產業。“通道建設不能孤立發展,必須充分實現通道、貿易與產業聯動。”本次貿易、產業共建通道,再依託“陸海新通道”,服務重慶貿易企業和生產製造企業,是“陸海新通道”建設過程中一次非常開放和積極的探索。

此次貿產共建,也是合力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的示範合作。

“陸海新通道”具有聯通國內外網絡的優勢,貿產共建後,這一優勢將再次提升,通過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重慶貿易和產業共同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共同構建國際貿易服務平臺,打造國際集散分撥中心,助力重慶等內陸企業聯合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合作。

隨著貿產共建協議的簽訂,重慶造整車、改裝車和零部件藉助陸海新通道出口到東南亞乃至美洲等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將大力提升重慶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帶動中國標準、中國技術、重慶製造走向世界。

推動重慶及西部參與全球供應鏈

隨著此次汽車整車班列常態化運行,“陸海新通道”主要物流組織形式均實現常態化開行。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介紹,截至今年3月底,國際鐵海聯運累計開行901班。

其中“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854班,今年已開行197班。目的地通達新加坡等全球71個國家、166個港口;國際鐵路聯運(重慶—河內)班列,累計開行67班,其中2019年開行12班。

重慶牽頭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成績突出,國際影響力開始顯現,國內兄弟省市參與熱情高,進一步提高了輻射帶動能力。

作為國內重要的汽車製造地,重慶同時也是自主汽車品牌最密集的城市,共有長安、慶鈴、力帆、比速等多家自主整車品牌。汽車摩托車產業也是重慶支柱產業之一。2018年,重慶摩托車及其零部件、汽車及其零部件分別出口129.4億元、105.2億元。

依託“陸海新通道”的優勢,重慶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優勢將得進一步增加,多方相互帶動的多贏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此次,全市首個“陸海新通道”貿易服務平臺的成立,也將推動從“走出去”到“引進來”、從“買全球”到“賣全球”,打造內陸國際物流集散分撥中心,將有效提升重慶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體系中的地位與能級。

綜合成本降低助力渝企開拓海外

“陸海新通道”是重慶製造業,特別是汽摩產業的新機遇。物流便捷帶來的便利,綜合成本的下降,將有利於重慶製造業企業出海搶佔市場,對接客戶,真正做到與國際接軌。

對此,進出品貿易企業以及製造企業均深有本會。

重慶對外貿易進口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子榮表示,“藉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商機搭乘‘陸海新通道’,給了我們一個走出去的便利和機會。”他表示,作為外向型的服務企業,今年,該公司已與非洲突尼斯達成出口意向,再以突尼斯為橋頭堡開拓北非市場。2019年出口慶鈴卡車至海外市場將超過3000輛,貨值累計約4億元人民幣。

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代勁表示,慶鈴汽車整車主要出口東南亞,非州,以及中東地區,主要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佈局。

此次是慶鈴汽車首次走鐵海聯運線路。以前出口東南亞都是走長江,採用江海聯運,物流週期要一個月,現在以經“陸海新通道”僅需2周左右。週期縮短,幫助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資金回收更快,因此鐵海聯運的方式綜合成本更低。

“今後, 鐵海聯運將成為重慶汽摩產品出口常態。”他表示,“陸海新通道”為企業和客戶解決了物流上的痛點。幫助企業更好對接市場以及客戶需求。現在後顧之憂解決了,重慶眾多優質製造業企業,將騰出手來,大力開拓、搶戰海外市場,爭取出口再上新臺階。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 實習生 黎盛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