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骨質增生是怎麼回事?這5個因素可能都“難辭其咎”

腳後跟的骨質增生又稱為足跟骨質增生,主要是出現在足關節上的增生性病變。人們習慣將足部的骨質增生稱為骨刺,如果只是單純的骨質增生,沒有造成壓迫或者影響,一般不認為是疾病。只有當增生的骨質呈骨贅狀,對周圍神經,組織等造成影響,出現肢體麻木,疼痛或者運動障礙後,才能稱為骨質增生。如果發生在人體的足跟部,則成為足跟骨質增生。那麼,腳後跟骨質增生的出現和哪些因素有關?

腳後跟骨質增生是怎麼回事?這5個因素可能都“難辭其咎”

腳後跟骨質增生的出現和哪些因素有關?

1、退行性變

腳後跟的骨質增生和退行性變有關,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足跟部位骨骼發生退行性變,此時就可能形成骨贅狀的骨刺,對機體造成慢性損傷,引發肢體麻木,疼痛等情況,甚至會影響患者的正常行動。

2、過度活動

過度活動或者運動的情況下,容易加速骨骼的退行性變。比如部分運動員或者體育生需要長時間訓練跑步能力,在加速跑的情況下,對足跟部位的骨骼以及軟組織都容易造成損傷,從而導致足跟部位出現骨質增生。因此,運動員或者體育生更加需要做好足部的保護工作。

腳後跟骨質增生是怎麼回事?這5個因素可能都“難辭其咎”

3、年齡

一般來說,年齡較大的中老年人,出現足跟部骨質增生十分常見。這主要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骨骼或者關節長時間磨損,進而出現了骨骼損傷情況,就可能形成了骨質增生。

4、缺鈣

在身體缺鈣的情況下,不僅會影響骨骼的發育,還會導致骨質疏鬆,骨質增生症的出現。部分人腳後跟出現的骨質增生,主要是身體缺乏太多鈣質引起的。這種情況需要及時補充營養,多攝入含鈣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骨頭湯,蝦皮,海帶等來改善。

腳後跟骨質增生是怎麼回事?這5個因素可能都“難辭其咎”

5、肥胖

肥胖容易導致腳後跟出現骨質增生,因為肥胖的人身體負擔較大,對腳部的骨骼壓力也會增大。無論是在運動還是行走的過程中,對腳部的骨骼或者關節造成的損傷都會加倍,進而加速退行性變,導致骨質增生症的出現。

由此可見,腳後跟的骨質增生和許多因素有關,例如過度肥胖,骨骼退行性變,年齡增大,過度運動,缺鈣等。為了防止骨質增生的初選影響身體健康,生活中需要避免關節部位的骨骼過度磨損,防止軟骨受傷引發關節受力不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