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廣東隊的小球戰術這麼無解,但聯盟其他球隊都不去效仿他們呢?


2018~19賽季,廣東隊在季後賽橫掃江蘇丶深圳和新疆隊奪得總冠軍。取勝的法寶就是小球戰術。當前國際男籃小球化打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股風氣已經逐漸蔓延到CBA聯賽之中,而這其中的代表就是廣東隊。

那麼廣東隊打小球能夠成功,為什麼效仿他的深圳隊和浙江等球隊,就不行呢?這主要和廣東隊的人員配置有關係。廣東在場上的主要5個球員:易建聯、周鵬、威姆斯、馬尚、趙睿都可以勝任多個位置,都具有一定的持球、傳球以及發動進攻的能力 ,輪換陣容也是如此,5個位置可以自由輪換,易建聯也可以提到高位投三分,任駿飛、周鵬、威姆斯、馬尚也可以衝到內線搶籃板。廣東男籃陣中有兩個人是導致杜鋒小球戰術得以成功的關鍵,一個是易建聯,一個是周鵬。正是基於他倆對籃板球的保護能力,才讓廣東男籃可以順利地打起小球,可以講究快攻和反擊。此外,廣東男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人人能跑、能突、能投。每個人並非都固定住某個位置,而是更靈活的變動,根據場上局勢,及時自我調整。另外,廣東男籃每個人的身體對抗能力出色,和任何對手,身體對抗上都不吃虧。

深圳隊不行,一方面是雙小外能力差,伯頓和拜克斯無法和馬尚布魯克斯與威姆斯相提並論。另一方面,深圳隊李慕豪等內線移動速度慢,無法形成快速反擊,一旦落入陣地戰,雙小外能力不足就凸顯出來,失敗在所難免。

打小球戰術雖然是一種潮流,但是不具備條件的球隊也不可以效仿,比如遼寧隊只要韓德君在,就打不起小球戰術。

廣東隊能夠成功,還是得益於全隊的整體實力,當人員對位上每個位置都是強點的時候,怎麼打都是合理的,這和戰術沒什麼太大關係,無非就是攻防節奏更快,讓觀眾感覺比賽更精彩罷了。





體育先聲光輝30


廣東宏遠這個賽季無解地丈獲全勝,季後賽11連勝奪冠,總決賽還給新疆隊一個橫掃,廣東奪得第九冠的同時也創造了歷史,成為了CBA聯賽奪得冠軍最多的球隊。廣東這個賽季的成功在於球隊創造出小球打法,一套屬於廣東隊特有的戰術,而且幾乎橫掃了整個CBA聯賽。


賽季初,廣東隊的備戰還是按以前的橫式,一大一小雙外援,大外援和易建聯組成雙塔,小外援負責組織和得分。但一切都緣於大外援莫里斯的意外受傷,廣東隊不得不進行外援調整,結果引入了鋒線外援威姆斯,與小外援德萊尼組織雙小外援。廣東隊開始改為小球打法,全隊高強度攻防轉換,高位逼搶,對方一旦失誤馬上打出快速反擊,讓對手根本無喘息機會,比賽中經常一波流帶走比賽。

廣東隊小球打法是根自己陣容十分匹配的,小球打法並沒有真正的五號位球員,完美配合易建聯的打法,減少阿聯在內線持球低位進攻,從而減少消耗,由於球隊進攻火力點多且準,阿聯只需做好護框和籃板就可以了,賽季最佳防守球員就是證明。廣東小球打法的成功還得益於球隊鋒線的強大,威姆斯到隊後就表現出巨星級別的水平,得分一直非常穩定,周鵬更是廣東隊內得分最穩定的一點,無論球隊領先還是落後,都有輸出。後衛線的冒起也是廣東成功的重要一環,三大國內後衛能輪換防守對方小外援,從而減少本方外援的消耗,讓外援精力放在組織進攻和得分。季後賽廣東還將雙小外援升級了,馬尚的到來被強了廣東的最後一環,季後賽全勝的戰績無人不服。



CBA的球隊中,深圳隊是模彷最為成功的一隊,雙小外援的深圳逆轉了北京,再次證明小球打法戰術在CBA的先進性。不難預測,下賽季也會有球隊使用雙小外援,但需要球隊擁有強大的鋒線和後衛,如果球隊達不到這樣的標準,還是繼續使用一大一小雙外援為妙。


珊瑚島西西


CBA本賽季的比賽在之前就已結束,最終廣東隊一路橫掃對手拿到了總冠軍,而這也是他們時隔六年後再次站上了冠軍領獎臺。廣東隊在常規賽中的戰績就非常出色,他們僅靠著四場比賽失利成為了常規賽戰績最好的球隊,當然球隊本賽季能夠拿到如此這樣的成績跟主教練杜峰還有著很大關係。

廣東男籃本賽季的實力跟之前幾個賽季並沒有多大差距,但之前的他們卻一直沒能奪冠,但這一切在杜鋒來臨之後都發生了改變,他的小球戰術成就了本賽季的廣東隊。廣東隊跟其他球隊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一直運用雙小外援的陣容,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球隊的靈活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廣東隊的小球戰術這麼無解,但其他球隊卻無法去效仿他們的陣容呢?

我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就是因為阿聯的存在,易建聯是目前國內最出色的內線球員,他的存在不僅保障了球隊內線得分,還讓他們的內線護框能力增強。最為關鍵的是,阿聯還有著出眾的移動能力,他的腳步讓他能夠跟上球隊的節奏,並且還能夠持球完成最後的終結。

第二個原因則是,他們有著出眾的防守體系以及陣容的完整性,球隊後衛線上的趙睿、胡明軒、徐傑;鋒線上的周鵬、任駿飛以及內線的易建聯都都能夠去策應球,這也讓他們能夠去打出流暢的進攻節奏,而這也正是他們小球戰術的精髓所在。


皮皮愛籃球


廣東隊的小球戰術並不是聯賽第一個使用的球隊。遼寧隊也曾經搭配過小球戰術。而廣東隊則是把這項戰術發展成了趨勢!其實本賽季像浙江潮州銀行,深圳都啟用過雙小外援的組合。這隻能全是參照廣東隊做出一些改變,至於能否達到廣東隊的高度,主要有從兩個方面考慮!


戰術戰術的根基是球員的體力,以及擁有全面的防守!


廣東隊小球戰術主要建立在後場的防守和體力,以及所有球員都具備持球能力!小球戰術的特點是通過防守,獲得大量的轉換進攻的機會。這就需要球員全場保持充足的體力,尤其是後衛線更要有能力做到全場緊逼!顯然趙睿,徐傑,胡明軒,包括之前的德萊尼都具備這個條件。重要一點事所有球員都具備持球進攻的能力,這也是廣東隊的特點,每個人都能參與進攻和分享球,這樣對手很難對廣東隊個人進行單獨防守!而其他球隊。本來後衛線人才就不多,一般都會用小外援持球,進而沒辦法形成廣東隊的威力!(新疆,遼寧都是同樣的問題)!



小球戰術需要中鋒參與快攻,放眼整個聯賽,很難有第二個易建聯!


籃球場有句俗話,得中鋒者得天下。這句話一點不假,如果球隊中有名強力中鋒,那麼球隊在進攻選擇和成功率上要成熟很多。易建聯在這個位置就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易建聯的特點是能跑能跳,即能參與快攻,又能在陣地戰造成殺傷。反觀其他球隊的中鋒,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腳步移動緩慢,很難跟上球隊的節奏。一旦中鋒受限於體力和速度,那麼所謂的小球戰術也就沒辦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廣東隊的小球戰術確實達到了一個鼎峰的位置。雖然廣東隊外援每場比賽能砍下高分,但一切都是依靠易建聯作為戰術核心帶來的效果。所以其他球隊想要模仿廣東隊的小球戰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壯聊球吧、球迷集中營、這裡言論自由、暢所欲言、深層面、多角度、解讀體育場上的點點滴滴、喜歡的夥伴兒點贊關注、感謝大家支持

大壯聊球吧


本賽季的廣東隊可以說開啟了CBA雙小外援陣容的先河,在CBA中首次有球隊不使用內線外援,並且還能奪冠。可以說廣東隊在本賽季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調整,他們從上賽季止步半決賽到本賽季奪冠,做出了很大的調整,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賽季的廣東隊在常規賽使用的是德萊尼+威姆斯的雙小外援陣容,帶領著廣東隊在常規賽打出了42勝4負的傲人成績。雖然他們在常規賽也經歷了很多的傷病情況,但是杜鋒指導敢於用年輕人,所以在他的帶領下,球隊的很多年輕人都起到了很大的重用,也打出了很好的表現。在季後賽之前以及季後賽,雖然廣東隊也有外援的調整,但是他們依然選擇的是雙小外援的陣容,在季後賽利用威姆斯+馬尚布魯克斯的組合甚至打出了更好的表現,一路過關斬將,在季後賽中以全勝的戰績奪冠!


而本賽季也並不是沒有球隊去效仿廣東隊打雙小外援的陣容,其中深圳隊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在賽季中大中鋒薩林傑受傷之後,被迫使用了雙小外援,由於他們在內線有著沈梓捷和李慕豪這兩位國內大中鋒,所以在本賽季也打出了不錯的表現。

相比這兩支球隊的特點來看,之所以他們敢於使用雙小外援,是因為他們在內線有著能力更強的球員。像廣東隊他們有著易建聯,可以說易建聯在內線就像一個外援一般的存在。深圳隊同樣也是,在內線,他們有著兩位能力非常不錯的球員李慕豪和沈梓捷。



所以這樣來看,雙小外援的陣容有利有弊,要想使用雙小外援的陣容,必須要能夠保證內線的深度,要不然效果也是非常不理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