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媽高鐵上要求讓座,哲學系女大學生神回覆回懟獲點贊,對此你怎麼看?

一木MU


我是一個五十六發的準老人,在本人一人半人生體驗中,確實認為人越老會變得越壞。我觀在是做點小生意,使用假幣的是老年人多,估計家裡有誰收到假幣了,年輕人也只認倒黴,很少拿出去騙人。而老者可能覺得利益受損,一定會想方設法使出去。貪小便宜的是老人,明明稱足了也會多拿一些,年輕人很少有這種現象。倚老賣老,動不動以年老為藉口要送貨上門,平時坐摩托帶人沒問題,要買貨了,就說不敢拉。品質變壞旳是老人,就像人體肌體一樣,老了病痛多,思想毛病也多,他們在幾十年的人生中學會了如何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吃虧的事不會再吃,能沾的便宜決不放過。也有部分表面上是慈祥老人,其實這部分之中有的是裝出來的,原因是體質差了壞不起來,他們是心不甘情不願。真正的好老人是有,但相比好的年輕人來說只是小部分。那麼還要不要尊老呢?尊老是一定要,但那是要與愛幼連在一起的。對於那些動不動就要年輕人讓位、讓利的老人來說,你年輕時做到了嗎?年老了你的自私心多了還是少了?


漏斗士


我買的都是兩個小時內的動車票,路途近,有一次是買了個AB兩個號,上車後車內很空,但就是我那排C座上坐了一位中年男人,看樣子挺斯文的,我老婆往裡進,他居然不讓開故意用腿佔我老婆便宜,,我讓他讓一讓,這傢伙沒反應,我連說兩遍,還是那個吊樣,我直接踩著他的腿進去,那傢伙還想找茬,讓我一巴掌扇旁邊去了,搞了半天這傢伙十幾個人好像是哪個學校的老師去濟南開會,嫌做在一起擠的慌,跑我這來坐,坐就坐吧,還他媽的看我個子矮想佔我女朋友便宜,真是不知死活,在學校可能欺負學生習慣了。


幸福天使9


現在網上都怎麼了,不是罵壞人老啦就是罵年輕人沒教養,非得要讓座和不讓座二選一嗎?不能擠擠一塊坐嗎?

不能讓一半路程嗎?說兩個自己的例子

一,98年在濟南出差,公車上一老漢站我旁邊,問他哪下,說還有十站,我跟他商量,讓他五站,因為我還有公事,我先坐三站把座位讓給他坐五站,然後讓給我再坐二站,大叔很誠信,到第八站讓我,我還假惺惺的不好意思,他堅決把我摁座位上了。

二當天回賓館,車上了一個大姐抱孩子,先問她哪下,後給她商量我痴完東西再給她讓座,她同意了,我吃了一站多,讓給她,她提前一站就起來又讓給我。

所以我說,大家都和諧點,各退一步,讓半程就可以了,雷鋒叔叔把老大娘送到公交站就告訴她到哪下就行了,沒必要送到家,趕緊回部隊保養一下車要緊!


重黎5


家裡人幫著早點買票,買不到座位的就別讓老人上車,長途讓座真是用道德綁架別人。買到座位的都是有準備的,花了時間的。鐵路部門也應該提高管理水平,這麼多年了,還在賣無座車票。

我前一陣做了長途火車,快到家那一段變更車次,所以之前買的不能直達一直座,需要補票,還只能到更換車次的站之後補,但列車上補票一是必須用現金,二是所有都是無座票,我去,帶著孩子在車廂裡鼠竄一般。一夜的臥鋪之後突然換成無立錐之地,孩子很茫然,我也是陶醉於初次經歷了火車的”國際漫遊“切換。

這是不是管理的問題・_・?


千里fish


記得有一年,XX找我做事情,我當時沒空,結果搬出我是(當)員來說事,我乾脆直接說,算了,別找我,這本來就不是我的事,我只是給你提供了方便,你就覺得該我來做,還拿出*員來綁架我,沒門!

這個就沒必要用道德來綁架年輕人。高鐵售票方式是按照一人一坐的方式來買的,高鐵不像公交車🚌,坐的距離不是很遠,我可以出於對老年人的尊敬讓個做沒事,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好品德!公交車雖然購票,但沒有指定座位,也設置有老人專座,但是高鐵不一樣,一般都是出遠門,就圖一個旅途舒適,包括交通工具,如果有坐票都不會買站票的,既然買了坐票,那這個位置的使用權就屬於我的,支配權屬於我,所以我沒有讓座的義務,有些時候可能為了搶一張有坐票,得花了多少功夫,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有時候要搶幾天幾夜才可能搶到一張坐票

這種老年人,你要求別人讓座,憑啥呀,如果是公交車🚌,沒問題,高鐵🚄上位置是我用錢買的,還給別人講出道理來。典型的倚老賣老…完全不值得尊敬,別人沒有這個義務……讓坐的前提,這個坐與我購買的車票沒有指定我可以考慮,其次,如果你值得尊敬,確實身體不舒服,我會很主動讓給你,如果你拿道德綁架,對不起……此坐是我買,要來坐此坐留下買坐錢……


楊鍋來了


看到哲學系這位女大學生的神回覆,起初感覺挺精彩,可是再細品味,發現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位女大學生不管是從狹義還是廣義上來陳述她不讓座的理由,都沒有利用哲學原理把道德與傳統美德闡釋清楚,只不過用了一個偷換概念,把要求讓座的大媽給嗆的啞口無言。

一、哲學系女學生到底和這位大媽說了什麼呢?

大媽說:“年輕看到長輩還不會讓座嗎?”
女大學生說:“您需要我讓座嗎?”
大媽說:“當然!看你那麼年輕,站一下也沒有關係吧?要有點家教,讓座給長輩!”
女大學生說:“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您在基於道德及傳統觀念要求我讓出這個座位上座火車的權利,但這之前,您在沒有付出和我一樣的金錢以及時間的前提下,要求另一個人讓出他的權利。而且,嚴格來說,在廣義上比我年老的人是長輩。但狹義上,我需要對其行孝道的對象只有我家庭的長輩,而您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您這行為在大眾觀念中,可以被稱為搶劫、或者行乞。請問您現在是要行乞還是搶劫?”

二、道德與傳統也分美與醜,對與錯,在讓座這個問題上,女大學生並未解釋清楚。

如果真要是用哲學來解釋讓或不讓座這個問題,為何不把事物的兩面性拿出來呢?如說:“大媽,你讓我非常為難,因為我花錢買了票,如果我給你讓座,意味著我無償將買票的錢贈予你了,可是我買票的錢就受到損失了,這個錢你看怎麼辦?如果我不讓給你座,從傳統美德角度來講,可能會受到周圍乘客的批評,說我不尊重老人,可是我在買了票的情況下,有義務受到謾罵和指責嗎?面對讓與不讓座,請大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好嗎?”

如果用這樣的答覆,是不是更顯理性呢?我如此說,是因為看到這位哲學系的女大學生,把傳統美德給偷換了概念,即便大媽口氣強硬,要求女大學生讓座,但也不至於上升到搶劫地步,這可是違法犯罪呢。僅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位女大學生並沒有把哲學學好,而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再說那行乞這個字眼,分明是帶有侮辱性質的,你可以不讓座,你理由也很充分,但是你把要求讓座變為行乞行為,這完全有悖生活常識。行乞是以索要錢和食物為目的,是一個人為基本生存權而做出的不得已行為(假行乞者除外)。然而,這位大媽並沒有行乞的行為本質,女大學生的觀點自然就不成立了。

三、輿論一邊倒為哲學系女大學生喝彩,說明了什麼問題?

1、喝彩者佩服的是女學生用了人們極少見的哲學辯論手法,去懟要求讓座的老人,感覺很解氣。

2、喝彩者缺乏理性思考問題的意識,光看表面現象,並沒有思考背後可能造成的輿論影響。以後大家都學這位女大生的言論,對於那些果真需要讓座的老人還有人肯讓座嗎?

3、哲學離不開審美觀,看似女大學生賣弄點皮毛知識,實際上內心是極度缺乏愛心。有知識沒有修養,嘴皮子再溜有什麼用?只能掩蓋那顆冷漠之心。

4、幫助老人,也需要根據情況,通過合理告知與協商的情況下,讓老人理解為先。如果我們生硬拒絕,仍然逃不脫輿論的譴責。如問詢老人坐幾站,大約還有多長時間下車,出於愛心完全可以和老人輪換著坐。如果是我,我會讓老人坐下誰家沒有老人,當老人坐下後,我再教育她幾句,告訴她以後不要這樣特別沒有禮貌要求別人讓座,如果別人因為你的態度不給你讓座,你又能如何?還不是生一肚氣最後還讓人罵你以老賣老。

5、女大學生對傳統孝道並沒有真正理解,請看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傳統美德中,即便這位老人不是我的親人,我也視同親人待之,這不正充分顯出宅心仁厚嗎?

結束語:一件小事,可見窺見人心。當社會上出現“老人變壞,壞人變老”之類的困惑時,身為年輕一代,應該用所學的知識去理性思考,而不是拿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懟個別不懂禮貌的老人。假如換一個人,是一對母女(子)有座位,來一位老者非要讓座,我們身為家長該如何利用這個時機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如果你硬懟,保證你的孩子馬上就學會了,以後也和你一樣,乾脆就沒有任何憐憫之心。


寒石冷月


通過百度瞭解了一下相關新聞報道情況,先將事情的經過還原如下:

幾天前,臺灣省的一名哲學系女大學生和朋友買了兩張高鐵坐票。在中途的站點上來了一位大媽,並站到了她們的座位面前,突然向她們發難。 大媽說:“年輕看到長輩還不會讓座嗎?”女大學生說:“您需要我讓座嗎?”大媽說:“當然!看你那麼年輕,站一下也沒有關係吧?要有點家教,讓座給長輩!”女大學生說:“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您在基於道德及傳統觀念要求我讓出這個座位上座火車的權利,但這之前,您在沒有付出和我一樣的金錢以及時間的前提下,要求另一個人讓出他的權利。而且,嚴格來說,在廣義上比我年老的人是長輩。但狹義上,我需要對其行孝道的對象只有我家庭的長輩,而您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您這行為在大眾觀念中,可以被稱為搶劫、或者行乞。請問您現在是要行乞還是搶劫?” 大媽聽完啞口無言,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不好再說什麼,自覺自討無趣,非常尷尬地走了。

在這次事件當中,女大學生拿出哲學的相關知識,將大媽說的啞口無言,無法反駁,導致最終無比尷尬的下車。先不說哲學系這位女生的口才和知識怎麼樣?就這件事情,說說本人的看法!

第一,大媽倚老賣老,主動要求別人讓座,反而顯得沒有修養。

儘管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給大媽讓座,也不能被當做是理所應當。哲學系女生的車票是付過錢的,如果遇到老人就要被讓做,那麼相當於花錢買了無座票,於理不合。我媽自持年齡大,主動強制要求哲學系女生讓座,一點也沒有體現處作為長輩應有的修養。



第二,女大學生雖然言辭犀利,但是卻有玩文字遊戲的嫌疑。

從二者的對話之中可以看出,女大學生將傳統美德和孝道聯繫到一起,將大媽的行為定義為行乞或者搶劫,在這二選一的問題中讓大媽感到猝不及防,無話可說!現在細細想來,大媽主動要求女大學生讓座的行為,無非就是過於霸道,有點倚老賣老,道德綁架的行為!至於女大學生說的行乞和搶劫,那更是不著邊。說是行乞,其實對大媽帶有侮辱性的暗示!搶劫那是違反刑法的行為,還不至於,想來大媽也不敢這樣做!

因此,大媽的行為雖然顯得並不是很有禮貌,但是女大學生的行為,卻也沒有體現出一個大學生應有的素質。

第三,讓座不讓理,才是正解!

既然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面對大媽要求主動讓座,雖然大媽的行為有點倚老賣老,讓人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可是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並且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掛在嘴上,那麼就更應該將他從行為當中體現出來!女大學生雖然在嘴上贏了大媽,可是從行為上卻也輸了大學生應有的素質。

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將座位讓給大媽做一會,如果路途遙遠,可以兩人輪流交換來做。但是同時也要給大媽講清楚道理,給您讓座並不是理所應當的,因為我的座位也是花錢買的,既然我付出了相應的費用,那麼我就有權利享受相應的待遇。

最後,個人覺得還是要秉持本心,做好自己,用一顆善良正直的心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相信你會過得更加愉快!


中學教之道


近日兩位臺灣女大學生搭乘高鐵途中,一位比較年輕的大媽從某站上車後,來到她們座位跟前,向她們索要讓座禮遇,於是便有了如下的這段對話:

在一眾人員的狂贊聲中,大家似乎看到了一位哲學美女回懟提過份要求大媽的雄姿英發,但不管這位姑娘如何說得天花亂墜,她卻否定了“尊老”這個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倫理道德,而將“尊老”偷換成了對家族長輩的“行孝”,從而得出了一個荒繆至極的結論:給非家族長輩讓座位,就是對乞丐的施捨,抑或是給搶劫者的被搶物資。何其荒唐!



年輕大媽購低價站票卻想享受高價座票的權利,而且理所當然地覺得年輕人有讓座的義務,且語氣中夾槍帶棒,近似訓斥,給人一種為老不尊的形象。


而年輕人不陳述自己身體不適這個不讓座的合理原因,反而偷換概念,舞文弄墨地駁斥大媽雖不合理但還算合情的要求,同樣給人一種不佳的印象。

可見,對這兩位女大學生點贊是不值得的!

見仁見智,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不曾輕狂


我們看看大媽與女大學生的對話。

大媽:年輕人看到長輩還不會讓座嗎?

女大學生:您需要我讓座嗎?

大媽:當然!看你這麼年輕,站一下也沒關係吧,要有點家教,讓座給長輩!

女大學生: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您在基於道德及傳統觀念要求我讓出在這座位上坐火車的權利。但這之前,您在沒有付出和我一樣的金錢以及時間的前提下,要求另一個人讓出他的權利。而且,嚴格來說,在廣義上比我年老的人是長輩;但狹義上,我需要對其行孝道的對象只有我家族的長輩,而您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您這行為在大眾觀念中,可以被稱為搶劫、或者行乞。請問您現在是要行乞還是搶劫?

尊老愛幼,為老幼人員讓座是社會所倡導的行為,也是善良社會風俗的表現。尊老愛幼的道德優良不應當成為老人倚老賣老的資本,有的老人甚至對不肯讓座人員大打出手,實在令人所不恥。不過,讓座是道德義務,還是法律義務?

我們基本都視讓座是一種道德行為,不具有強制性。如果嚴格的講,是否需要讓座其實這個是要視所搭乘的交通工具而言。以公交車為例,乘客與公交公司形成客運服務合同法律關係,對老幼病殘孕讓座是公交公司已經明確約定的行為,乘客作為合同相對方,應當受到約束,所以這個時候讓座就不僅僅是道德義務,也是一種合同義務。

而對於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原則上是按照一位一座原則進行運行,所以我們也基本沒有看到為老幼病殘孕讓座的車上標識或廣播公告,所以這個讓座則不屬於合同義務 ,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義務行為。另外,高鐵等交通根本無法與公交等短途交通相比較,動則好幾個小時的車程如何讓人一直站下去?為了搶到一張坐票,有的人起早貪黑,有的還改行程,改車次,這種情況還要讓座實在說不過去,也符合正常人的心理預期。


葉律師


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現在有一部分老人仗著自己是老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享受特權,年輕人只要有一點沒有讓老人滿意,就會換來老人無休止的謾罵,甚至是無情的毆打,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只能被動承受謾罵或者毆打。

前一段時間才報道一個年輕的爸爸帶著三歲的女兒乘坐公交車,一人做一個座位,當時車上還有很多座位,這時公交車在一個站點停車,上來了一位老人,這個老人就對年輕的爸爸指責起來,說小孩子沒有買票就無權利乘坐公交車位,並要求年輕的爸爸抱著孩子,把座位讓出來,像這麼沒素質沒道德的事情我一定指出來。老人一直在說著年輕的爸爸,可是為什麼老人可以有老人卡,可以隨意乘坐公交車,兒童在國家規定的身高是可以免票的,一樣可以享受公交車的座位,為何老人有權利指責年輕爸爸的行為,就因為他們是老人,可以對我們道德綁架。這次臺灣省的一列高鐵列車上,一名老人要求兩位年輕的大學生讓座,就被女大學生“懟”的啞口無言。

簡單回顧一下

當時臺灣省的兩位哲學系的女大學生相約一起搭乘高鐵,因為身體不適原因而特意買了兩張89元坐票,乘車一半時,一位大媽從板橋站上車後,左右打量著車廂,很快便看上了她們的座位,於是蹭蹭蹭地走到她們的跟前,就有了老人和女大學生的對話:

大媽:年輕人看到長輩不會讓座嗎?

哲學系大學生A回覆:你需要我讓座嗎?

大媽非常理直氣壯的說:看你這麼年輕,站一下沒關係,做人要有家教,讓座給長輩。

哲學系女大學生神“懟”說: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您在基於道德及傳統觀念要求我讓出這個座位上座火車的權利,但這之前,您在沒有付出和我一樣的金錢以及時間的前提下,要求另一個人讓出他的權利。而且,嚴格來說,在廣義上比我年老的人是長輩。

但狹義上,我需要對其行孝道的對象只有我家族的長輩,而你我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您這行為在大眾觀念中,可以被稱為搶劫、或者行乞。請問您現在是要行乞還是搶劫?



哲學系女大學生溫柔一“懟”,讓囂張的大媽徹底啞口無言,只能默默的離開,高鐵其他乘客也忍不住竊笑,而目睹一切的女大學生,則笑言:沒事的不要惹哲學系,哲學系的女生可不是好惹的,輕輕鬆鬆就可以“懟”的你無話可說。

這次臺灣省的女大學生給我們上了一課,老人無權強制剝奪他人的座位,作為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是“本分”,不讓座是“情分”,不要對年輕人道德綁架,什麼不讓座就不尊老,不讓座就是沒家教,把一切的道德捆綁強加給年輕人,而老人卻一點錯都沒有,只因為他們是老人,享有太多的特權。

哲學系女大學生把非常理直氣壯要求讓座的老人比喻為行乞或者搶劫,老人現在要是坐了這個座位,要麼是乞丐要麼就是搶劫的,除非老人徹底不要臉了,特別女大學生跟老人非親非故的,我憑什麼讓座給你,高鐵座位是我花錢買的,還想以道德綁架和傳統觀念來威脅,最後都被哲學系的女大學生四兩撥千斤的“懟”回去。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優良傳統美德的國家,在遇到需要讓座的老幼病殘時,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讓座,對於一些以道德綁架的老人,我們有權利拒絕,讓不讓都是我們的本分,並不是情分,請不要用道德綁架約束。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