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一女的家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公平的嗎?

夢裡舊事


對於家裡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一般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公平的。

我們經常會覺得重男輕女或者會偏愛小的,或者更加優秀點、更加聽話、更加像自己的孩子。

其實不然,大部分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愛都是公平的。


我們家有三個小孩,小時候各種矛盾,我們不會當面說父母偏心喜歡誰,但心裡就覺得父母喜歡姐姐不喜歡我,但實際長大後我們交流,我們每個人都覺得父母偏心不喜歡自己,難道父母誰都不喜歡嗎?而實際情況是父母並沒有偏心只是當父母對其她子女好的時候你看到了,比如姐姐上小學了父母給她更多的零花錢買了很好看的書包和衣服,而你還在讀幼兒園沒有這個需要,你會覺得父母沒有跟你買你會委屈難過。當你讀了小學家裡條件比以前好了,會給你更加多的零花錢買一大堆課外書和好看的書包衣服,姐姐也會比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當年自己讀書時沒有這麼好,她會覺得父母偏愛你。所以這個問題怎麼會這樣呢?



父母其實是最怕子女覺得自己偏心的,如果你告訴父母你說他們偏心,他們會很難受,他們會很委屈就像沒有做錯事被人誤解的感覺。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一般不管什麼都會準備雙份的,因為父母也知道看到一個有另一個沒有孩子會失落,從孩子的眼神都可以看出來。

給一個孩子買禮物必定會給另一個也買的,就算是其中一個過生日,另一個也覺得是二號人物,禮物祝福也會收到。

因為很多小孩小的時候不敢也不會直接跟父母溝通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覺得父母偏心一直到長大這種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就覺得父母偏心。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可以作為家庭中一個親子話題溝通的孩子大膽的說,父母才知道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讓孩子誤解了,其實父母為了做好公平也很努力的,做過父母的會很有感受。

另外,有的人說父母明顯對優秀的子女更加好,這個問題不是偏心,她對你們的愛是平等的,如果你是家裡優秀的你父母肯定跟你說過這樣的話,你要加倍努力以後幫著你弟弟妹妹姐姐哥哥一點,肯定是這樣,當你知道你父母的偏心是為了你以後有個人幫你,你還會覺得父母是偏心嗎?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對每個孩子也是一樣的。


賈士隱


我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孩子沒有奶奶,爺爺不問,我對每一個孩子都是真心平等對待,都是我生的每個孩子都很聽話。大孩子大學畢業上班了,沒事和我聊天說說近來的事,工作私下生活都聊。二妞上高二長得不錯,學習也不錯,沒事我去學校看看她,看到妞充滿陽光的笑臉我心裡也是很開心,妞很聽話從來不和我抬槓,說啥都答應。小兒子上小學六年級學習也好,從來不和同學打架,團聚同學老師每次見到我都誇孩子乖,大大的眼鏡不太愛說話。我三個孩子無論如何都是一樣對待,,,在我心裡沒有誰好誰壞!!!


歲月如歌孟照君


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愛能夠達到100%的公平,我覺得這個幾乎是不太可能,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雖然說如果他們遇到危險,我都願意拼儘性命去換他們的安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兩個孩子的關愛並不能夠達到徹底的公平。

大多數 父母總會偏愛弱小的孩子,總是擔心弱小的孩子會吃虧,而由於強壯的孩子會照顧自己所以會成為父母忽略的對象。這也印證了一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其實父母總會逢人就誇讓自己省心的那個強壯的孩子,也會逢人抱怨讓自己費心的弱小的孩子。一個人有五根手指,每根手指的長度尚且不同,對於自己的孩子們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淇天寶


家庭親情從古時“男耕女織”養延續到開國近代”養兒防老”,直到現代“生兒生女都一樣”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革。

在不同的社會階段,父母都兒女的要求不同,古時需要兒子耕田,女兒織布,近代主要勞動力是男兒,父母就偏向於男兒一點。現代就不同了,男女比例失調社會賦予了女兒的地位大大提高,比男兒更“高貴”一點。物以稀為貴嘛,所以父母更傾向於女兒一點。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因為父母只是對“有用的”兒女關注點更多一點。這是人的本性,對作用大的事物更加關注。俗話說的好,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都是從孃胎肚子裡爬出來的。在父母的角度來看,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望子成龍,女兒望女成鳳。只不過是父母心中對兒女的寄託不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父母希望兒子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幹出一番事業,所以父母給兒子的愛就有所“特殊的照顧”著重在於“馴養的愛”。希望女兒做個知書達禮的賢惠女孩,所以呢對於女兒在乎的是“培養的愛”。

只不過父母對女兒的關愛表現的有所差別,所以給兒女造成了一種偏愛的錯覺。實則父母對兒女愛的程度都是一樣的,只是目的不同罷了,所以表現他們關愛的方式不同。其實父母都是希望兒女能成為他們心中最好的形象,開開心心健康的成長。兒女同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沒有偏愛誰的道理。


有點優秀青年


古話講的好: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一個好比小公主,一個好比小皇帝。

做父母的都會同等公平對待自己的子女,愛的天平是平衡的,不會象蹺蹺板那樣一頭高一頭低。

畢竟現在的人們思想覺悟文明成度比較高,特別是通過計劃生育國策的嚴格嚴厲執行獨生子女政策的落實,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更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

但是一樣米,吃百樣人。封建殘餘思想還是有的還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事物事情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絕對的。

重男輕女現象,雖然做父母的沒有,但是在爺爺奶奶老一輩人身上多多少少存在看重喜歡孫子,對孫子的愛偏重些,對孫女的關愛會相對小點。

但是在面對計劃生育只有一個獨生子女的情形下,不管是男孩女孩,做爺'爺奶奶是不會有一絲一毫一丁點的偏愛,面對的又是一代人,喜歡疼愛都來不及,那還會有偏愛之心,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如果有孫子又有孫女的情形下,做爺爺奶奶的可能有點小偏見,特別是在農村老人身上能體現出來。


老頑童爺爺


一兒一女,有點文化知識的家庭應該會一視同仁。重男輕女的家庭,會偏心男孩,直接寵壞兒子。今天上午去爬山,有90位三年級的小學生也在爬山。結果,嬌氣,爬不動,掉隊的是三位男生,沒有一位是女孩子。可見家長寵得不得了。男孩養得一路上吃吃吃,嘴沒有停地吃。書包裡裝得重重的一書包零食,都要把孩子壓跨了。他說是外婆準備的。真的是要害死孩子了。爬3小時的山,竟然讓孩子帶這麼多吃的。


蕾蕾283831526


很難絕對公平,一碗水還端不平呢!我老公家,婆婆處處為大兒子著想,導致我老公異常的獨立和抗壓……我家我媽比較顧我,房子票子都給我,反倒是經常數落我那個別人看來都很優秀的姐姐……


REN1212


這個說不定,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有的。

養兒防老這是普通百姓的觀念之一。

要消除這個重男輕女的觀念,我覺得女婿必須做到把岳父岳母當作自己親生父母一樣的贍養,養老送終。女兒孝順。但是也只有兒子,女兒都一樣的公平對待了,長大後才得到她更好的孝敬,贍養。

很多女孩子長大了,嫁得很遠很遠,老了,幾乎很難得到她的孝敬的贍養。老百姓就會說,當作不養算了。

尊老愛幼,代代傳,一代改善一代才是消除重男輕女的觀念,才能做到男孩女孩一樣公平痛愛。


未婚的茶


只要有兩個 就不可能公平 有的差距小一點 有的大得離譜


DianaLee535


可能比較偏小的吧,我就是一兒一女,一般姐姐大一點,我都會讓她讓著弟弟,弟弟犯錯,也會捱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