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永遠不要去勸別人原諒父母。”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也支持這個觀點,永遠不要去勸別人原諒父母。畢竟是不瞭解人家到底都經歷了什麼,不瞭解人家的心理創傷。就沒有任何理由現在道德層面上去勸。

比如我吧。從小家庭教育就是缺失的,家長對我的陪伴也是沒有的。因為我父親不能生育,抱養了我哥哥回來,而我爸的心理其實也蠻畸形的,他覺得這個孩子是我姥姥給抱回來的,他從來不打不罵,滿足了一切的需求,是對得起我姥姥姥爺了。然而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這三十幾年的空白。

我媽呢,又是一個比較軟弱的可憐人,對這個家她無能為力,我哥不捱打,但不代表他就不犯錯,我哥犯錯了,我是被打的那個孩子,我媽都不護著,就眼巴巴的看著我爸把我打的皮開肉綻。

從小到大,我媽因為宮寒,難以懷孕的事被我爸的兄弟姐妹以及爺爺奶奶嘲笑,我媽也算是忍辱了,她不孕可憐,把我給害了。三十來年,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母愛,什麼是父愛,每天看著父母吵架,打架,摔鍋砸碗的,可以說我整個童年甚至是我這三十來年,過得就是個軀殼,沒有真正瞭解一個家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所以從小我特別憧憬著自己未來的生活裡能有個家。結果沒成想,自己的跌跌撞撞中在第一段婚姻裡竟然是嫁給了一個渣男,原以為自己可以在他的臂膀下能免受任何傷害,免受任何的風霜雨打,結果發現自己的這些風雨都是他帶來的,本以為結婚了他會明白有責任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貪玩了,結果我錯了,結了婚還是很貪玩,後來有孩子了,我以為能收心了,結果人家去外面找女人了,最終婚姻以失敗告終。我帶著孩子離婚了。所以我回頭看看自己這些經歷,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在這個家缺失的東西太多了。童年沒有,家沒有得人,就很受傷,有句話說得更好,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因此,我就特別支持這個觀念,外人看來應該是孝順父母才對,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人家都經歷了什麼,就去勸人家大度一點,原諒父母,這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綁架。

事情可以過去,但不會被遺忘,因為傷害太深了。而對於原諒不原諒就更不存在了。對我來說這老兩口就這樣吧,性格造就了他們這樣,更改不了什麼了,就這樣平淡的養老送終吧。


從此蘋果


這話說的很正確,因為別人永遠不知道父母給了他多大的傷害。我有一個朋友13歲時父母離婚,一向對他疼愛有加的媽媽當時冷冷的說了一句我不要孩子我還得再去嫁人。朋友當時心一下就涼了悲傷起來,一向想媽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親愛溫暖的媽媽竟然這樣輕易的就拋棄了他。他不信他媽說的是真話,悲傷的眼淚一下就掉了下來。他哀求著用帶著淚花的眼睛看著媽媽,他好期盼媽媽能安慰他一句,告訴他剛才媽媽說的話是氣話不是真的。可他媽媽卻沒有一絲悔意甚至都不肯多看他一眼,這讓朋友傷心欲絕看清了媽媽的本來面目。那一刻媽媽雖然近在咫尺但已經是遠在天涯,朋友感覺媽媽的心變了,變的好像換了一個另外的人。從那時起朋友就真的失去了以前那個親愛溫暖的媽媽,因為他媽媽離婚走後就沒有回來看過他。朋友特別傷心難過他一點也不理解媽媽為什麼變的這麼快?他在家孤苦伶仃的想媽媽,想著以前媽媽在家時的溫馨場景。他不捨媽媽的離去完全沉溺在悲傷之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始終牽掛在朋友心裡。後來朋友實在太想媽媽了就哀求爸爸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回家看看自己。可是爸爸打過電話後媽媽卻不肯回來說是很忙,這事實就像一盆涼水猛然澆在朋友火熱的心上,把他的心都澆涼了。從那以後一向想媽的朋友太也沒想過媽媽,他不是不想是事實容不得他去想,因為媽媽的心真的變了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後來朋友長大工作後見過兩次他媽媽,不過見了也不親和她已經有個隔閡。他憎恨媽媽對他的無情拋棄,媽媽給他的心靈帶來了巨大打擊。


諾亞方舟的木板


永遠不要勸別人原諒父母。是的,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我經歷的,不要試圖勸服我。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從生下來就抱給親戚後面被送回的家。父母偏愛姐姐和弟弟,看我就不順眼。在家掃煤炭一身弄的髒兮兮的,賣了的錢,我要50塊錢買衣服都不給我,還把我打一頓。導致我不到十八歲就跑出去打工。沒幹活的姐姐就可以買。姐姐從沒出去打過工,就連結婚後帶孩子都在孃家啃老過了幾年,弟弟被送私立學校讀書,從讀書到工作再到結婚買房,父母都給安排好了。我恨她們一碗水端不平,小時候我犯了錯,媽媽打我,打累了再讓爸爸打我。弟弟和姐姐一起打我,他們也不管,就說誰打過誰贏。長大後嫁了人,給我聯繫最多的一回也是因為要認回我從小被抱出去的妹妹,妹妹認了後,也沒聯繫了。直到有次我有困難,萬不得已借了孃家一萬塊錢,後面打電話給我,讓我快去上班,說我弟有二十多萬的房貸要還,讓我趕快還他。姐姐從孃家借了四五萬,他們不吱聲,還瞞著我,後頭還說把錢還了。父母到現在也不承認他們偏心;對我不好。他們眼中,我是名副其實的白眼狼。原生家庭的這種傷害,讓我極度缺乏安全感,變的小氣、愛發脾氣,導致離婚再婚,原生家庭的陰影,真的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性格和命運。餘生,一個人走也不怕,好好把孩子撫養長大。人不死,終會出頭。


陽陽是寶貝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感同身受這麼一說,你沒有經歷過他人所面臨的問題,也就不要對他人怎麼對父母加以指責或指手畫腳、妄加評論!說說我自己的事兒吧,我從小到大就是在天天吵吵鬧鬧的環境中長大,父母原本感情不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而且他們脾氣都是很暴躁的那種,專橫,專制,我必須事事順從,要不然,只要他們稍有不順就對我棍棒相加,我的童年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所以造就了我畸形變態扭曲的心理。

讀初中那會兒,我算是長得比較出眾點的,班上總會有一些女孩兒對我獻殷勤啥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一些風言風語傳到父母耳朵裡,他們問也不問,就跟我說,我出錢是讓你讀書學知識的,而不是讓你在學校裡搞三搞四的,你要麼就別讀書了,我當時慪氣就說不讀就不讀了,學習還算不錯的我從此就輟學了。

後來步入社會,外出打工,結識了一個女孩兒,完全是我的理想型,處了一年,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還是分手了,那段時間幹啥都是提不起精神,無精打采,父母知道了不僅不安慰,還時不時罵我,我覺得活著真他媽沒意思,就喝了農藥自殺,後來被我奶奶發現了,立即找人帶我去醫院搶救,才得以活到現在。

有時候我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因為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關心,常年在外,如果不是我給他們打電話,他們一年幾乎也不會給我打一個電話,而且通訊這麼方便的情況下,都有微信啥的,他們的生日我每一年都記得清清楚楚,給他們買禮物,而我的生日從來沒有人記得,我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一給他們買東西買保健品都是大包小包的。最讓人生氣的是,每次回去,老爺子就要罵我沒能耐,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讓我死外面再也不要回來了,我,我,我一個沒有技術沒有文憑的人,在深圳這個一線城市能生存下來都不錯了,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一個大老爺們一個人在房間裡發呆,都抑鬱了,頭髮大把大把的掉,他們看到像沒看到一樣,誰又在乎過我?誰又管過我死活?別說什麼父母,我再也不想看到他們,你們可以說我大逆不道,沒有良心沒有孝心,我的心已經徹底冰到了極點,就在昨天,我刪了他們的微信和聯繫方式,今生今世真的再也不想看到他們。


xc1014


我認為說得對!

每個人的出身家庭背景不一樣,有的出生在富裕家庭、有的在窮人家庭;有的父母很開明、有的父母很封建、有的父母很隨和、有的父母很嚴肅……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從小父母就重男輕女,有好吃的都是給弟弟,我一伸筷子我媽就立馬說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我記得小時候到了夏天我媽就會帶弟弟去公園裡的游泳池游泳,九幾年的時候門票要2元,我媽捨不得給我買票,就讓我站在泳池外面看著弟弟在裡面開心地遊;小時候穿的衣服、鞋子全部都是大人不要的,穿起來還要摺好大一截,經常被同學取笑,反而弟弟的新衣服和玩具經常買,弟弟的玩具一大堆,我一件玩具都沒有,弟弟也不給我玩,他玩完了還要我幫他收拾,弟弟總是欺負我,我要是反抗了我媽就只會罵我,從不說弟弟一句不是。我長大出來工作之後都還被我弟弟打過,就因為下班吃了晚飯後想出去跟朋友逛一下街,我媽不同意我出去,我弟突然地就搬起一張很重的凳子往我身上砸,砸到地上拼命用腳踢我,我力氣小無法反抗,只能哭,我媽就站在一邊看不說話也不制止他。所以從小我很恨他們,我懷疑過無數次自己到底是不是他們親生的。現在我已經成家了,我對他們不存在什麼原諒不原諒的,畢竟他們是父母,該盡的義務我還是會盡,但內心又做不到對他們很好。

你不是經歷的那個人,你無法體會到當事人的身心感受。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你就當個聽眾好了,不要給任何意見。




明明白白你我他她


我覺得,不僅僅是不要勸別人原諒父母,應該是,不要輕易的勸別人去原諒另外一個人。

她所經歷過的,很有可能比你想象中的還要糟糕十倍百倍。

有時候,跟別人聊天談話,對方會回一句“至於嗎?”

那是因為那個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內心感受。

可能你被人捅了一“刀”,心上還哇哇流血,結果就有人跟你說:“哎呀,原諒他吧,他也不是故意的,你也沒有怎麼樣,多個朋友多條路啊。”

再說父母,有的父母確實是非常過分。

舉個例子,從小到大重男輕女,女兒初二就輟學出去親戚店裡幫忙打工了,賺來的錢,大半給了父母。

後來二十幾歲,找了一個男朋友,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父母卻死咬著二十萬的彩禮,不答應她的婚事。

最終婚事黃了,家裡給女孩兒介紹了一個同村的,年紀大的男人結婚,二十萬彩禮是有了,不過那個男人好吃懶做。

女人沒辦法,就拿著點錢,出去做生意,好不容易賺了點錢,回老家,過日子,孩子也懷上了,準備過安穩生活。

父母就提出要給她弟弟買房,娶老婆,逼著她出錢,鬧心的著急上火,孩子不小心流了。

給了錢,還嫌少,天天去她丈夫家鬧,鬧的她在丈夫家都待不下去了。

後來,還是給她弟弟湊錢,在鎮子裡買了房,可是她弟媳卻不願意贍養二老。

這倆老人又要去找他們的女兒,但是,女兒的心也是肉做的,怎麼可能不恨,不寒心?

可村裡人怎麼說?

“哎呀,他們家女兒真是不孝順啊,自己父母都不管,白眼狼啊!”

但是,換做是你,你原諒嗎?換做是你,將心比心,你真的覺得無所謂嗎?


情感人生錄


我認為是正確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隱私。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任何人都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十八歲,父母離婚。所以我和我母親的關係一直都不是很好。身邊的人都在勸我說,那畢竟是你媽,畢竟她養了你那麼多年。有再大的錯那也是你媽。你現在不聯繫她,以後等你當媽了就知道你媽有多不容易了。類似的話很多很多。說實話,我很不喜歡聽。每次有人這麼和我說我心裡就很不舒服。他們根本就不懂我們之間的問題,根本不瞭解我們之間發生的事情。憑什麼因為你們幾句話我就要照做。

也有一些人瞭解一些情況,那也只是片面。婆說婆有理,媽說媽有理。也有很多人都在責怪我不理解我媽,甚至微信拉黑我。我真的很想笑,不是我不孝順,更不是我不想聯繫。我只想說,做不到感同身受就不要隨便下定論。

所以,我想對和我有類似經歷的人說,做好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哎呦呦花絮


永遠不要去勸別人原諒父母。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錯,因為它不合時宜,或者說,它不應該出自他人之口。為什麼這麼說呢?

1、因為這個世界就沒有換位思考這回事。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原生家庭不同、經歷不同,哪怕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慢慢的也會變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所以你不要勸別人去原諒父母,因為你不知道別人曾經經歷過什麼,你說的換位思考也許別人在心裡已經嘗試過無數次,但是結果都失敗了,因為不是每個父母都是正常的,她的父母可能像蘇大強和趙美蘭。

2、原諒需要兩個人都意識到自己錯了方能達成和解。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父母會慢慢變老,我們會隨著知識的增長,見識的增多,會慢慢的和自己達成和解,特別是當你為人父母之後對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是那僅僅是停留在理解的層面,就像《都挺好》中蘇明玉所說,我能做的只能是放下,但是原諒是不可能的。而父母呢,礙於身份,對於子女即便心中有一萬次意識到自己錯了,也不會說出口。所以即使雙方都意識到了,也沒有和解的這一天。

之所有不要勸,是因為你不懂,因為如果你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勸了也是白勸,因為你找不到哪個讓他原諒的理由。


追夢菌


我覺得沒毛病,每個人的家庭成長背景都不一樣,別人家的事情我們外人不瞭解,只從片面的信息就斷定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太以偏概全了。

有句話說的好,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再瞭解這個人,你也不可能把你的意志強加到別人身上,他心裡真正在想什麼,你根本不知道。

他們家的事情就由他自己去解決就好了,你作為朋友關心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有個度,千萬不要越線了。

不要一邊說著都是為了你好,一邊再去戳別人的傷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楓聽語深


我覺得是正確的,也是理性的。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不能感知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冷暖的事情,只是看到一件事情的表面是沒有資格去勸說別人該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strong>

有些人生來就是沒有當父母的資格。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一隊夫妻,這麼多年只是生了孩子,對蘇明玉從來就沒有盡到義務,更沒有資格稱得上父母。讓自己的女兒從小受盡委屈,只顧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人是不配當父母的,更沒有資格勸人原諒。

不僅是電視劇中,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只是當孩子是他們玩樂的產物,並沒有想到要好好教育其成人成才,這樣的父母,雖受之以身,但是對於你真的是父母嗎?

所以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則和苦衷的,我們不能以道德的架子去要求人家要原諒誰,因為你誰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