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憑自己一個人就能養育好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嗎?

sgill-理


回答:

我認為只憑一個人就能夠養育好孩子的想法,絕對是正確的。

原因:

最好是父母雙方共同撫養孩子,夫妻雙方能夠互相恩愛,相敬如賓,那麼就共同養育孩子,這樣是最好的。

2.假如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夫妻雙方不能夠共同撫養孩子的,

例如:

夫妻離異,感情不和,兩地分居,喪偶,或者是因為各種原因造成夫妻一方不能夠關心照顧孩子的,那麼家長就應該有這樣的信心,單靠一個人也是絕對可以養育好孩子的。

精忠報國的岳飛,

畫荻教子的歐陽修,

都是單親家庭。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相傳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他們居住的地方距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和痛哭這樣的事。他的母親想,這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他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

又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也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孟子年少時逃學,母親就把織布機上的線割斷,對他說:“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像這些斷線一樣,成不了布。”孟子從此勤奮苦讀,終成一代大家。

3.家長應該做到終生學習的習慣。

現在社會信息爆炸,人人都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才能夠在培養子女的事情上得心應手。還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用心培養下一代成才,造福自己造福家庭造福社會。








新尚浩教育


“只憑自己一個人就能養育好孩子的想法”不能說正確,但也不能說錯。我們只能說適不適合,是不是更好!

舉個我表姑的例子。她長年和丈夫感情不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經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你知道嗎?因為這句話,孩子從小就覺得因為自己的存在,給父母帶來了極大痛苦。慢慢長大後,他抑鬱傾向越來越明顯。初二的時候,診斷出中度抑鬱症,自殺過幾次,都被表姑及時發現阻止。

那個時候,表姑開始意識到婚姻的畸形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傷痛,也給孩子造成致命傷。她很清楚,她不可能和丈夫和好,她不離婚是因為她想折磨他。可是再折磨下去,毀掉的何止是他和自己?還有孩子呀!

所以,她最後提出離婚。

她離婚那天,她兒子哭了,他以前很壓抑,抑鬱症發作時會很暴躁自殘,但從不哭的,但那天他哭得特別厲害。並不是因為父母分開,而是他終於逃脫了父母失敗婚姻的煉獄。

表姑離婚一段時間後,雖然物質生活沒以前好,但她活得真實了,也快樂、自在了些。她兒子的精神狀態也好了不少。目前,當然還在積極配合心理醫生治療。

她最感慨的事就是:為什麼不早點離?為什麼不早點放過自己和孩子?如果早一點,孩子也許就不會得抑鬱症了……

我一直很反對目前社會上的一種偏見: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法成長得比一個健全家庭的孩子健康。

不,很多看似健全的家庭,其實到處都是殘缺和破敗。而單親家庭,看似單薄,但其實很多孩子得到的愛和教育更完善。

教育這件事,它是不看形式的,而注重內核。實質上給了孩子什麼教育,他就會成為什麼人。而不是一個表象的家庭完整。

像我表姑這種婚姻家庭,“只憑一個人就能養好孩子的想法”就是適合的。

家庭完整,如果可以當然好,但孩子不是非要不可;但是父母用心之愛,給予孩子成長平和的環境,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必須的。

希望這個答案能給你帶來一些想法和思考。

我是星主,專研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奇談社會百態……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學習教育之道!

星主奇談


這種想法個人認為不太正確,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雙方的教育。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有缺點會通過孩子反映出來,因此父母雙方都要用心來教育孩子。不僅如此,幼兒園,學校乃至社會的大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都十分重要,在孩子三觀未建立起來之前社會的導向對於孩子建立起正確的三觀也是必要的。因此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父母,家庭,學校,幼兒園,社會環境缺一不可。


程程寶寶30784503


我認為這種想法不正確。因為畢竟孩子是兩個人的結晶,在孩子的世界裡,最希望父母相親相愛,有個溫暖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