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黃秋生評價《流浪地球》是一部爛片,沒什麼科學依據,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娛樂個神算子


沒去電影院看,連優酷愛奇藝6塊錢都沒捨得,最後花了兩個鍾從網上下的資源看了,單劇情來說還可以,但說實話對達叔和那個劉啟的演技及臺詞的腔調感覺不舒服,劉啟演技太差,這種科幻片不是說不可以出現無理取鬧,國外大片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這個劉啟給的感覺就像是多此一舉,達叔的腔調就像新烏龍院一樣,語重心長很有感情一樣,實際上代入感很差,感覺更像倚老賣老,監獄裡聽那個歌曲抖腿的時候有種強行演戲的感受,另外莫斯是特效做出來的,應該也是綠布,還記得姜文甄子丹的星球大戰,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後者在對白上銜接的那麼沒有違和感,吳京在電影裡有幾個鏡頭和莫斯的對白要麼早了要麼晚了,對比早期的鋼鐵俠1,託尼和賈維斯的對話明顯就很和諧,而吳京和莫斯的對白有種跟siri定鬧鐘的交互感受,最後就是總結,整體感覺劇情可以,科幻片別扯什麼科學解釋,但劉啟那個演技和達叔的腔調真的無法接受,達叔正常演還好,為什麼忘不了烏龍院那種感覺,就像在上海凍住那段就不錯,但前面太作了,還有就是吳京和莫斯的對白或者對白時的語氣神態都沒有一個很好的代入感,別說讓我去演,你拍出來就是給人看的,垃圾的地方就需要人說,這部電影作為國產科幻的確是非常不錯,但演員的問題真的是敗筆,如果劉啟這個角色換個演技好點的年輕老戲骨哪怕是鄧超感覺都比這個好,達叔之前的經典很多,無論是跟星爺合作的還是獨立拍攝的,達叔真的很好,但新烏龍院和這裡面的劉子航感覺就和星爺的新喜劇之王一樣挺失望,吳京和人工智能的交互太生硬,感覺吳京是太入戲戰狼,電影裡臺詞“莫斯你這是叛逃”語氣和用酒砸莫斯的眼神很出戏,如果不是劇情擋著,應該會和莫斯打一架吧


迪迪睇戲


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國內一大堆專家教授,娛樂屎殼郎如同聞到腥味的蒼蠅一般興奮的圍了上去。

明明狗屁不通,不知科學為何物,卻大言不慚的說流浪地球有什麼什麼科學硬傷,不符合科學。你他麼連科幻都不懂是什麼,就上來噴流浪地球?按照這些孫子的說法,日本的鐵臂阿童木,美國的綠巨人,星球大戰更不符合科學,更有科學硬傷,怎麼沒見你們這些雜吊去噴美國,日本吶!無非是美國日本惹不起,國內的同胞更好欺負而已。

現在這社會,混的狗屁不是,只能靠蹭熱點,謾罵別人博眼球的孫子越來越多,他們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底限,更不知道道德為何物。只要能給自己帶來一分錢的利益,就不惜去損害別人一萬元的利益。

做人,臉皮和道德多少還是需要留點的,否則與畜生何異,願與題主共勉。



隔壁老王A0A


流浪地球標準的爛片毋庸置疑,我倒不去質疑這部片子的科學性,科幻嘛總得有點想象與誇張要不然只有科沒有幻了。我說這部片子是爛片理由如下。一,人物都太出戏,根本就沒有融入到科幻的場景裡去,怎麼看怎麼覺得滑稽彆扭。二,缺乏讓人心跳緊張的經典橋段全劇從始至終沒有調起人們看下去的慾望與衝動,看的人昏昏欲睡只能一路快進希望能有驚喜,然而始終沒有。三,特效也很一般,給的景都是虛的模糊的,但是對於這種低製作費的電影還不算太壞勉強及格吧。四,臺詞充斥著濃濃的說教味讓人厭惡。總之這是一部很爛的科幻片,看了一次絕對沒有看下一次的衝動。整部劇平淡的像是家庭倫理劇,七拼八湊的科幻元素讓人覺得是畫蛇添足。這部劇時長半小時都讓人覺得是一種折磨,不快進根本沒法看下去。好的電影會讓人看完覺得時間太短了,怎麼就看完了,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就是本人看流浪地球的感受,當然那些盲目的愛國粉是不願承認這部劇的爛的。在中國愛國牌還是很有打頭的,就像吳京的戰狼不也賺的盆滿缽滿,當然戰狼比這部劇要強些。但是和湄公河行動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畢竟吳京也不是職業導演。


漢魄雄風


不懂粵語就別瞎翻譯,雖然本人不喜歡黃秋生,但他的這段發文真沒看出有詆譭《流浪地球》的意思,在香港拍過幾年戲的吳京也應該不會認為這段話有惡意。

想反,從結尾“自卑感重的人,果然是容易受傷的!”這句話看,老黃是在諷刺那些噴《流浪地球》這不好那不好的一群拍不出好片而深陷自卑之中的人群。

為什麼一段簡單的話會被無限放大、大做文章呢?為什麼幾個教授會站出來指指點點《流浪地球》呢?說到底,真正該感到自卑的反而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對國產科幻片的不自信,才會導致但凡有一絲質疑聲、或貌似質疑聲,就“忐忑不安”地四處張望、胡亂解讀。

退一步說,即使老黃有批評《流浪地球》之意,也很正常,一個影視界地老戲骨老藝人對同行作品有所評價,總比起那些外行教授的指手畫腳來得可接受——至少老黃沒有蹭熱度的味道。

而那些把《流浪地球》罵得一文不值的教授和噴子,才是真正蹭熱點無底線的嘴臉。他們罵的其實不是《流浪地球》,而是一切票房大賣的熱片,或者上了熱搜的人和事。這類人如同相聲界的“公式相聲”李博士,就是一個褲衩——什麼響屁都要接一下。

更有人把老黃的這番言論與什麼獨扯上關係,這就更無稽之談了。看著他在《康熙來了》節目中背誦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時,就知道老黃不是一個能背離國家之人,頂多也就是一個思維有些激進、口無遮攔的“憤老”。

真正不放過《流浪地球》的反而那些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的人群,國產科幻片能達到如此水平和賣點,影視圈卻集體失聲,這才是最可怕的“自卑”。


岑詮


對於說《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這種說法顯然有些太過狹義了。事實上科幻片的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電影出發科學原理就是基於科學家對太陽的研究發現: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其半徑大約會是現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將膨脹至地球現在的軌道——1AU(1.5×101m),地球可能會因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陽吞噬掉。

至於電影裡面的那個“流浪地球”的計劃,顯然是從地球有可能被太陽吞噬掉這個科學原理出發後的一個,對於未來世界的幻想,自然不需要太過注重科學依據。如果非得對一個幻想加上嚴謹的科學依據的話,那就不是幻想,而是推理了。所以憑《流浪地球》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而判定這部電影是爛片的話,那也太有失偏頗了。

雖然說《流浪地球》並沒有部分觀眾誇的那麼的好,它相比起國外一些經典科幻鉅作,無論是故事的邏輯性,還是場景的設定和特效的製作,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確實算得上中國科幻電影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其實許多中國觀眾對於科幻電影都有著一種莫名的心結,大家在看著國外那些層出不窮的科幻片,都非常地希望中國也能拍出那樣的電影來。然而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之前,中國真的沒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科幻電影。所以,《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雖然並沒有那麼的好,但它無疑確實讓觀眾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向上發展的一絲希望。

這個世界上,希望肯定是最美好的。而《流浪地球》這部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人們在觀看它時,自然會下意識地覺得它要更加美好一些。所以對於這樣一部承載著“希望”的電影,人們當然不希望有人詆譭它。這並不是黃秋生先生說的自卑感,而是知道來之不易,所以會特別愛護。

它就像是一棵從石頭縫裡長出的小樹一樣,雖然長得不如旁邊的樹那麼粗壯,但是一直看著這棵小樹成長的人們,肯定會打從心裡會為它能夠衝破石頭縫而感到自豪。那些只看到它現在這個樣子的人們,當然不會明白看著小樹成長的人們的心理,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所以只會覺得奇怪,這樣一棵小樹,有什麼好為它而驕傲的?


水煮木魚4


黃秋生評價《流浪地球》這事已經有好幾個月時間了,不知道為何又再次被翻出來,有些人為了抨擊打壓小破球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之前《流浪地球》熱映的時候,觀眾口碑炸裂,大家都對這部國產科幻硬核片讚不絕口,也讓一些本來拍爛片賺快錢的投資人無地自容,市場越來越沒有他們的容身之所。於是乎,這些人就想逮住機會狠狠打壓《流浪地球》一把,眼看這部電影已經下線了,觀眾的情緒也下來了,他們的機會終於來了。

所以在前段時間《復仇者聯盟4》在國內票房大賣的時候,有些人就開始唱衰《流浪地球》,說是國內電影市場政策保護才讓後者票房大好,要是同期上映後者估計連個零頭都拿不到。他們把流浪地球批評得一無是處,這兩者本來就是不同題材的電影可比性不大,但是在有些人眼裡,國產電影不管拍的什麼都上不了檯面,反正就是各種差勁。

這次在這個檔口,又把黃秋生幾個月前的言論翻出來,試圖再在這個基礎上加把火,直接把《流浪地球》踩到地裡,從目前這麼回答裡可以看出來,這些人的目的達到了。也許是捧得太高就會摔得越慘吧,有些人可能壓根沒看過電影,但是就是看不得別人都說一部電影好,有些人總喜歡唱反調,這樣做他們就高興。

我就不明白了,《流浪地球》真的像有些人說得那麼差勁嗎?真的除了觀眾吹就一文不值嗎?難道豆瓣上那為一百多萬觀眾打出來的評價都是假數據?批評一部電影可以,這是每個觀眾的權利,但是我看不慣有些人為了批評而批評,為了唱反調而睜眼說瞎話,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批評了,這是在站隊,一點都不公正客觀。

那些費盡心思把《流浪地球》往地裡踩的人,真的可以歇歇了,就算你們再怎麼唱衰,這部電影都註定成為國產片的里程碑,這是改變不了的,省省力氣吧。

關注頭條號“娛樂八卦掌櫃”,看更多精彩點評!

娛樂八卦掌櫃


頭條有鬼啊!剛看完就推!說說我的感受吧!爛片談不上,神片還差點火候,只能說是中國風的科幻片😂,看完第一感覺和戰狼差不多,整個的敘事方式,和人員的哪種亢奮,完完全全是戰狼的翻版!畢竟投資少,科幻效果一般,人物演得有點太任性了,有一點發動機停止工作全劇沒有明確的講解,只是隨便的一句修好了重新啟動太兒戲了吧!估計不是全劇核心所以就這麼隨便的交了個作業,還有一點電腦都計算過引爆木星推走地球的概率是0?最後地球卻沒事!太吊了吧!當然作為中國的第一部科幻片,能看到這幾年中國電影的崛起,我個人挺喜歡吳京的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的精神,感想敢做,唯獨一點讓我反感就是首發之初的各種營銷水軍,太讓人噁心了,敢說個不字,就各種噴!


框中人看那花開花落


《流浪地球》是好是爛,票房已經說明一切了。但正所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咱們中國也有句意思相近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不同的結果,這很正常。

就我本人而言,我不會同意黃秋生的看法的。《流浪地球》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電腦特效都不輸美國的好萊塢大片。而且科幻片和科普片、科教片是兩碼事。將一個行星推離原軌道,讓它到另一個恆星,並不是說沒有可能。英國BBC科教片《宇宙解碼》(港譯,大陸譯為《瞭解宇宙如何運行》)就有一集《冰封流浪者》,說的就是某些行星因為某些原因被推離了原來的軌道,在宇宙中流浪,最後又被別的恆星捕獲,成為另一個恆星的客居行星的事。《流浪地球》就是依據這樣的科學原理推出的設想,而且它是通過人為製造大推力行星發動機實現的。影片中提到的洛希極限在現實中也存在。洛希極限又分為洛希剛體極限和洛希虛體極限兩種。兩個星球如果靠得太近,一旦突破洛希虛體極限,它的空氣和水就被另一個星球吸走;如果突破了洛希剛體極限,它就會被撕碎。天文學家就指出,美麗的土星環就是由於一顆星球突破了土星的洛希剛體極限,結果它被土星撕碎,剩餘的碎片才形成土星環的。

當然,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天文知識,理科知識,抱著看科普片的態度來看《流浪地球》,你當然能發現很多不合理的BUG了,但它是科幻片,我們對它就別用科普片的要求來看待它就行了。


血染戰旗紅


是否認同一個人的觀點,必須先認清一個人。

首先,黃秋生人品怎麼樣?懂得他和王晶的過節大家應該懂的。王晶做為導演,給他過多少次演出的機會,不謝不感恩就算了,還去說三道四!人品可見一斑!

第二,黃秋生的文化水平,大家查下他的學歷,能看到的只有“1983年黃秋生入讀香港亞洲電視演員訓練班而出道。”這麼一句話。平時拍的片出演的角色演技說實話還行,但確實沒什麼內涵。你讓他背一首古詩估計要難死他!這種文化水平能夠理解的東西是有限的。雖然文化水平高低不能決定一切,但畢竟文化水平高低和理解層面是成正相關的。

第三,一個拍過三級片爛片,票房加起來沒多少的演員,來評論一個單片票房48個億的片子。

第四,他拍的很多片有尊重過科學嗎?尊重過現實嗎?


寡人眾人


也許我的欣賞水平有限吧!我是迷迷糊糊的看完整部電影的,好像沒有太多的情節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你說是科普片,他教會我們什麼了?你說是災難片,災難性的場景又在何處?你說是科幻片,也沒有太多的設計是我們想看到的!說故事情節嘛,好像都是片段堆積出來的,沒有那種讓人回味的深度!我還不如再看一遍《戰狼》系列!但我也沒有貶低《流浪地球》的意思,這種電影系列能拍成這樣,也算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吧!

科普片我只看《太空救援》,災難片我只佩服《2012世界末日》,科幻片我只欣賞《阿凡達》

,這僅是我個人的觀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