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幽靈艦隊” ,美國海軍“前路坎坷”!

近日,美國海軍提交了2020年預算,37億美元用於打造“幽靈艦隊”,其中的4.47億美元用來購買兩艘大型水面無人戰艦。此外,海軍還計劃在2024年之前,耗資約27億美元,以每年兩艘的速率採購用來執行“無人偵察”、“遠程攻擊性行動”等作戰任務的大型水面無人艦。與此同時,美國海軍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購買232艘擁有多種體量及作戰諸元配置的無人作戰平臺,以保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強大軍事優勢。

打造“幽靈艦隊”  ,美國海軍“前路坎坷”!

一架MQ-8C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停在獨立級瀕海戰艦“科羅拉多”號上

美國海軍要打造如此龐大的無人隊伍,而且類型多樣,那麼與之相關的控制系統數量必然也會很多。操作人員要操作這麼多五花八門的控制系統,顯然會遇到很多難題。海軍若要用更多的自動艦艇、飛機和潛艇,肯定要解決一些難題。例如,海軍當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是要訓練士兵掌握多種不同的控制系統,不僅費錢、費時,效率還不高。

對於這一難題,美國海軍希望的解決途徑是控制系統通用化。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海上無人系統處處長皮特·斯摩爾上校就曾公開表示:從人機組合和集成角度來看,海軍的裝備需要走向用一套系統來進行多種控制。如果每個平臺都讓士兵使用不同的接口,從訓練角度和整合角度來看,那都非常不合適,必須要改進。

確實,在驅逐艦上操控水面無人艇或無人潛艇,如果這些無人裝備都能與岸上的指揮中心相連,那麼,三點之間就可以採用通用通信協議,實現通用控制,從而達到減少士兵操作負擔的目的。因此,據美國媒體透露,美國海軍已經開始“通用控制系統操作無人平臺組合”的努力。

不過,海軍要實現多種無人裝備的控制通用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其挑戰也是非常現實的:每個無人系統都與其他系統有一些不同,有自己獨特的需求。而且驅逐艦、岸上基地或潛艇的結合點的集成要求也有些不同。

除無人平臺的通用控制系統外,美國海軍也在努力研發水面戰艦的通用控制系統,而且兩者之間在目的上有著很大的相同之處。海軍最終希望實現的目標是:在大型兩棲艦上接受過訓練的士兵,轉隸驅逐艦後,不需要進行額外培訓就能操作驅逐艦上的設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