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未央》被判抄襲,IP熱背後亂象不斷,原著粉直呼“心涼”

5月8日上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依法認定周靜小說《錦繡未央》中有116處語句及2處情節與沈文文的自創小說《身歷六帝寵不衰》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似,涉及字數近3萬字,已構成對沈文文享有的複製權、發行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

《錦繡未央》被判抄襲,IP熱背後亂象不斷,原著粉直呼“心涼”

高收視率的《錦繡未央》,被宣判抄襲

作為《錦繡未央》的原著粉,內心一定很崩潰,自己鍾愛的小說,竟然是抄襲來的。IP是一種源於知識產權的概念,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簡稱,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包含三大體系,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但是在當下的語境下,主要指的是知識產權中的著作權。

IP集聚的粉絲情感能夠產生對其他平臺的價值補貼。就本質而言,粉絲情感是 IP 化運營的內在邏輯。

由唐嫣主演的《錦繡未央》一經播出,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的收視率創新高,分別達到了1.789和1.578,。其中,上海東方衛視單集達到了2.017,單日全網播放量更是達到了7.8億次。

近 年 來,IP“熱”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許多 IP 還未完成就已被預訂甚至買斷。造成IP熱可能有下面幾點原因:首先,原有IP的文化價值,原有的文本就已經很成功了,已經吸引了一大批讀者,積累了足量的原著粉;其次,IP的文本價值和市場價值符合當下社會的發展趨勢。但並非所有的IP都會贏得紅利,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編成電影后,曾被網友各種吐槽。

《錦繡未央》被判抄襲,IP熱背後亂象不斷,原著粉直呼“心涼”

IP文化熱的背後也存在的較多的問題

首先,內容粗製濫造作,同質化現象嚴重。因為很多專職作家和編劇製作的作品時間較長,並不能滿足影視作品行業的需求,所以媒體走上了聯合制作的道路。加上一些網絡小說本身就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和潛在的市場價值,這就使得影視製作公司將目標瞄準了對網絡小說進行改編。在快餐式的消費形式下,網絡寫手創作了大量的內容,質量粗製濫造,滿足了影視劇市場的需求,迎合了受眾的需求,但這也導致了同質化現象嚴重。

其次,市場結構單一,盈利模式片面。IP文化主要是以影視劇的形式呈現在大眾眼前,IP的經濟功能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本來IP文化可以帶動很多衍生品,將其售賣出去,其經濟功能肯定能體現出來;IP其實可以對品牌進行一定的塑造的,但是我國IP文化在這方面的能力並未完全體現,其盈利模式很片面。

最後,市場秩序混亂,搶購IP資源。近年來,整個影視行業基本都在執迷於 IP,即便沒有合適的 IP,製作公司也會打造 IP 影視劇,進而將目標瞄準翻拍經典 IP 上,當然對經典 IP 的翻拍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在 IP 電影經歷了 2015 年的熱潮後,由熱轉冷,對票房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即便如此,在當前原創劇本不給力的形勢下,IP 固有粉絲群和良好的口碑依然具有先天優勢,所以導致各影視公司爭先搶購 IP 資源。

IP文化未來該何去何從?

培育優質資源是從源頭上避免亂象的方式。IP文化創作者應該注重內容質量,更多的進行創新,創作一些符合社會主義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影遊聯動,打造產業鏈核心。IP文化不僅可以培養衍生品,比較熱門的一些IP影視劇,比如《微微一笑很傾城》就可以開發成手遊,這樣不僅可以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為IP劇的發展塑造品牌。

《錦繡未央》被判抄襲,IP熱背後亂象不斷,原著粉直呼“心涼”

實現價值增值,開發衍生品市場。衍生品是文化全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再一次提升優質IP價值的有效途徑。比如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吃爆米花好是一種不成文的約定,這就帶動了爆米花的銷售額。

但到目前為止,國內的衍生品開發還沒能形成成熟的產業結構。衍生品開發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特別是國內IP熱播劇的衍生品市場開發從2015年才真正開始,還處在簡單粗放的發展階段,盈利模式和開發鏈條要想真正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你也是IP劇的原著粉的話,歡迎與小編進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