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最大贏家無疑是墨西哥怪才吉爾莫·德爾·託羅(Guillermo Del Toro)的《水形物語》(The Shape of Water),包攬了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個重要獎項,這場相濡以沫的溫潤愛戀似水一般包裹了每一個觀眾。
《水形物語》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63年冷戰時期的美國,彼時的科學家們發現並捕捉了一隻神奇的人魚,他們將它囚禁在實驗室中等待研究。啞女艾麗莎是實驗室的清潔工,她注意到了這個令人詫異的怪物,孤獨的她漸漸地和人魚產生了感情,她決定要幫助人魚逃離此地,重回自由的水域。
作為墨西哥三傑之一的託羅,他的作品總是與奇異的怪物有關,而整個故事卻又十分真誠簡單,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怪誕童話風格。這種風格的最終呈現是由影片的藝術指導實現的。全片的基礎色調是較為晦暗的藍色和綠色,而主要光源的色調都是高飽和度的紅色和黃色,冷暖色調的對比沖和形成了一種外在冰冷壓抑而內裡溫暖活潑的質感,而這正與故事設定背景的冷酷和核心主題的熾烈相印證。
影片的許多鏡頭都與水有關,例如艾麗莎在雨夜坐著電車望向窗外的鏡頭,水滴密佈的玻璃上反射著霓虹的光彩,在雨滴中散射成令人目眩的光暈;又如最後的水中相擁鏡頭,灰藍色的人魚和一襲紅裙的啞女融合成一個整體,細膩地把握住了水對於光線的柔化,讓這一幕變得無比溫情。在水的暈染之下,全片的色彩似乎都在瀰漫、在交融,相互浸染,相互滲透,帶給人一種奇妙的“沉浸感”。
這種水的質感也流淌在影片的配樂中。配樂師亞歷山大·德斯普拉對音樂有著極度敏銳的直覺,總是能夠把握住細膩獨特的情感,他曾六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這是他第二次獲獎(上一次是《布達佩斯大飯店》),包括《本傑明·巴頓奇事》、《國王的演講》、《色·戒》等電影的配樂都是出自他手。
這次的配樂則做出了水下那種模糊、搖盪的聽覺效果,似從水底遠處傳來,甚至激起了一圈圈的漣漪,動聽的絃樂漂浮在凝深的水汪之上,牽扯著你的注意,想沉下去看個究竟。視與聽的完美結合,使這部影片足以讓情感溢出屏幕,把每個人包圍。
值得一提的是啞女艾麗莎的飾演者莎莉·霍金斯和人魚飾演者道格·瓊斯的表演。莎莉曾出演過《藍色茉莉》《指匠情挑》等佳片,在2016年憑藉在《莫娣》中的精彩表演獲得當年的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她的表演寧靜而富有張力,能夠處理好各種不同情感的交織狀態,在一個個沉靜的不動聲色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中裡表露自己的心境。這樣的表演風格使她很適合飾演一些身體有缺陷但內心豐富的角色,例如《莫娣》中身患關節炎行動不便但對生活富有熱情的畫家莫娣,和本片中的啞女。她的沉默非但沒有減少戲劇力量,反而因為她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變得更加飽滿。
而道格·瓊斯則是十分有名的特型角色扮演者,他總是隱藏在重重的化妝之下,用誇張而笨拙的肢體動作去扮演一個個試圖與普通人溝通的怪物,他曾在託羅的另一部影片《潘神的迷宮》中飾演牧羊神潘,在本片中他的表演與莎莉的表演一起實現了這個怪誕卻美妙的愛情故事。
在接受採訪時,託羅說到他的這部影片靈感來自於1954年的美國電影《黑湖妖譚》,當年僅6歲的他看見人魚在水中追尋少女的鏡頭時,他感受到了這個怪異場景中的美感——一種純粹的愛慕,過了46年他才將這個靈感以這種方式重現。
託羅已經年過半百,但他對於怪異傳說和童話故事的熱情從未削減,他自己培育了一個微型動物園,建造了一個名為“幽暗山莊”(Bleak House)的私人博物館,其中收藏著各種奇珍異獸的模型以及漫畫故事書。託羅對於這些故事的迷戀最終轉化成了他影片的情感特質,一種義無反顧的理想主義情感,純粹真誠而炙熱,難以被磨滅。與之相對的,託羅會把這些成人童話故事設定在特定的嚴峻的歷史背景之下,《潘神的迷宮》裡是二戰時期,《水形物語》裡是冷戰時期,我們都知道政治文明中的虛偽險惡和波詭雲譎,託羅把這些都引入進來自然很難避免一種故事背景和前景的割裂感,卻也在對比中極大地增強了影片整體的浪漫主義色彩。
《水形物語》中的人物無一例外都是社會邊緣人,形單影隻的啞女清潔工,鬱鬱寡歡的同性戀老畫家,與丈夫齟齬難和的黑人女工,渴望在組織中得到認可的軍官等等。實際上他們與人魚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他們的想法不受關注,他們受到人們的冷眼,他們渴望與人擁抱。託羅在採訪中說道,他在這部影片中想要表達的是“你可以熱愛你所不懂的東西,而不是恐懼它。”“怪物代表著最不被接納的邊緣人,但它也可以被接受。”“電影講的是擁抱他人。”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找到了另一種應對陌生人邊緣人的方式,那是一種我們幾乎不能實現的方式,所以在人魚相擁之時,我們才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熱淚盈眶。
儘管這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我們依然愛著這深情的水下一吻。這一吻,相濡以沫,包容你我。
閱讀更多 少女打印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