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226萬延安老區人民奔小康啦!

喜大普奔!226万延安老区人民奔小康啦!

陝西省政府7日宣佈,延安市延川、宜川兩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革命聖地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 226萬老區人民從此告別絕對貧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據瞭解,截至今年2月,全市共有69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清零”,7.07萬戶、19.5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7.62萬戶、20.52萬人,減少到今年2月的5526戶、10034人,貧困發生率由13.2%降至0.66%。

喜大普奔!226万延安老区人民奔小康啦!

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後孔家溝村的果農在採收蘋果。近年來,當地幹部大力推廣坑施肥水、豆菜輪茬等蘋果種植新技術,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後孔家溝村年戶均收入已超10萬元。任增勝攝(資料照片)

延安是革命老區,同時也是一個貧困面較大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上世紀70年代,延安很多老百姓都過著“靠天吃飯”的苦日子。

1978年,中央批准把延安地區的糧食徵購任務減少55%,並每年給延安無償援助5000萬元,這個援助一直到1987年從未中斷。

這些措施使當年的延安人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吃糧水平提高了,家庭副業收入增加了。

改革開放後,延安駛入發展快車道,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老區人民並沒有徹底解決溫飽問題。

1998年,吳起縣在全國較早開始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次年,國家在延安提出退耕還林措施,開展大規模生態建設工程,黃土高原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退耕還林20年,不僅解決了延安水土流失問題,還改善了延安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把農民從傳統農業產業中解放出來。”延安市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佔金說。

近4年來,中央和各級財政累計向延安投入扶貧資金達62.5億元。延安精準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等“八個一批”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選派1784名第一書記、1546個駐村工作隊、3.74萬名幹部進村入戶開展幫扶,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一系列舉措有力助推了當地告別絕對貧困的進度。

如今的延安,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區人民信心十足,正為開創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奮鬥。

喜大普奔!226万延安老区人民奔小康啦!

來 源 | 人民日報

封面圖 | 轉自最內江微信公眾號(ID:zuineijiang0832)

聲 明 |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領取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編 輯 | 劉 瓊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喜大普奔!226万延安老区人民奔小康啦!

網站投稿:http://tg.xcgbb.com/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