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七臺河市非公經濟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遲向宏 黑龍江經濟報記者 聶盛良/今年一季度,七臺河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發展基本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從全局綜合分析,該市經濟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

據省統計局反饋,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實現48億元,增長2.1%。雖然經濟增長低於全年預期增速水平,但克服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生產下滑的嚴峻形勢,實現了正增長。

專業人士分析,部分國有及控股企業生產大幅下滑,直接逆轉了該市工業經濟正常走向,極大拉低了地區經濟增速。客觀分析,按照產業結構構成,一季度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在嚴峻形勢下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

規上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四

一季度,七臺河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躍居全省第四位,其中非公有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1個百分點,非公企業增速高於國企及控股企業31.9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七臺河市非公有制規上工業企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有效抵消了原煤大幅減產等不利因素,帶動該市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保持平穩運行。同時也說明,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堅持“民營富市”“工業強市”戰略,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有效應對經濟下行的政策和舉措正持續發力見效。

據工信部門介紹,今年該市新納入規上的企業10戶,發展勢頭強勁,一季度實現產值5.7億元,同比增長4.5億元,增幅達到390.2%,為七臺河市工業經濟注入了新鮮動力。

固定資產投資兩位數增長

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7%,高於全年預期6.2個百分點。截至3月末,全市施工項目22個,同比增加17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13個,同比增加11個。億元以上項目佔比較高,開復工項目14個,完成投資2億元,佔全市完成投資的64%。從投資主體看,民間投資佔比過半,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66.8%。從行業分佈看,工業項目投資佔全部投資的六成以上。

目前,七臺河市50個重點推進的項目中,已有17個項目開復工。據發改部門預計,到4月末還有6個項目開復工,開復工項目達到23個,開復工率達到52%,同比增長19%,為三年來最好。

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雙增”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875萬元,增長12.6%,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5982萬元,增長9.5%。

據財政部門分析,七臺河市預算執行的主要特點為: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超出年度預算增幅7.6個百分點,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各級次財政收入均實現正增長,三區收入增幅全部由負轉正,勃利縣增幅達50%;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均為正增長,地方級稅收52756萬元,增長9.1%,非稅收入完成7119 萬元,增長47.7%;民生支出得到重點保障,達到236583萬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2.7%。

進出口貿易額增速領跑全省

前三個月,七臺河市進出口總額實現30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9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出口16.4萬美元;進口288.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91.9倍。

消費品市場持續轉旺

前三個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億元,增長6.5%,增速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6億元,增長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億元,增長11.2%。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8.6億元,增長5.3%;餐飲收入5.4億元,增長11%。數據表明,七臺河市消費品市場持續轉旺,基本生活類和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較快,消費結構加快優化。(原標題 七臺河:非公經濟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