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民政局啟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8日訊(記者 馬文文 通訊員 孫建新 趙麗平)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為更好推進省會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8日在濟南市民政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活動啟動儀式上,黨組書記、局長孫義洪再次強調,要真學習、深刻領會習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進一步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省會民政工作邁上新臺階。

堅持問題導向 強化督查整改

民生事業無小事。涉及民生工作,濟南市民政局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刀口向內,強化督察整改。近期,專題印發了《關於開展民政領域突出問題專題督查的通知》,採取“四不兩直”的形式,利用隨機突查、全面檢查、重點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圍繞5個方面進行“三輪問題巡診”。目前,11個專項工作督查組的第一輪督查已經完成,對督查中發現的86個突出問題,局長辦公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各區縣民政局和有關單位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進行深度整改,通過及時補短板,強弱項,切實破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民政綜合服務水平。

聚焦脫貧攻堅 強化兜底保障

市民政局始終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圍繞“兜底線””、“保基本”,全面落實提標任務,著力提升社會救助精準度,堅決守住脫貧攻堅底線。

圍繞“兜底線”,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對符合條件的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實現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規定及時納入社會救助範圍;圍繞“保基本”,完善低保對象認定條件,將支出型貧困家庭納入保障範圍;繼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自今年4月1日起,城市居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85元,農村居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480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12330元、7124元。

聚焦特殊群體 強化分類幫扶

濟南市民政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增進民生福祉上求突破,著力提升社會福利服務。繼續關注特殊群體權益保障,重點推進民政基礎設施建設。

持續推進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今年,計劃新建163處養老基礎設施,其中區縣養老服務中心3處,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30處,城市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53處,農村幸福院77家。啟動市救助管理站改造項目,投資6000萬元,打造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全國一級救助管理機構。落實殘疾人福利保障,對全市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按照殘疾等級實行分類補貼,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權益。深化孤困兒童和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提高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構建“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格局。

聚焦群眾關切 強化普惠服務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群眾關切,就是要回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民政服務對象從困難群體、特殊群體進一步拓展到社會大眾,努力滿足群眾所需所盼。

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年底力爭實現全市60%以上城市社區綜合服務用房達到1000平方米。繼續深化完善“四社聯動”,推行“全科社區工作者”服務模式,力爭85%以上社區實現全科服務;推行社區信息化建設,依託“愛城市網”大數據資源,為城市社區居委會配備服務終端設備,積極打造“智慧社區”,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群眾生活的美好家園,把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願者等打造成為增進民生幸福的重要力量,讓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分享改革紅利,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