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早的打黑警察徐強 終結橫霸一方的“黑老大”神話

都市快報 首席記者 楊麗 記者 程瀟龍

人生中的選擇,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

比如徐強,如果不是在18歲那年碰巧看了一部《英雄無悔》的電視劇,或許會依循家人的期望成為教師。

在青蔥歲月,英雄主義+正義,是燃料,點燃徐強的心,他報考了浙江公安專科學校(現浙江警察學院前身)。

若干年後,他主攻“打黑”,又與《英雄無悔》裡的情節不謀而合。

他成了浙江最早一批專業打黑的警察之一,至今一路奮戰在與對手較量的戰場上。

這場較量,是長期的。

砍刀在他胸口留下一塊刀疤

電影《黑社會》中,任達華說: “現在談的都是生意,不動腦子的古惑仔,永遠都是古惑仔”。

這也是如今涉黑案的特點。

但十多年前,那些涉黑涉惡,更多的是明目張膽的“打打殺殺”。

徐強辦的第一起涉惡案件,是2006年11月一天夜裡,老家縣城有人被一夥蒙面人砍了50多刀。

徐強被抽調到專案組,經過調查最終摸清了真相:事情追溯到兩幫開賭場的人爭奪地盤,一方被另一方砍傷後,砍人者被判入獄,被砍的咽不下這口氣,等砍人者出獄時,叫了人報復,結果僱來的人因為晚上光線暗,跟錯了對象……

這起案件,讓徐強職業生涯開始轉型:他從此和“打黑”掛上了鉤。

一天夜裡,一家KTV裡打架,徐強他們趕到,抓到人,準備帶走時,一輛出租車上跳下來五六個人,手持砍刀。

“我們是警察!”徐強亮明證件,幾個人分頭逃走。

夜色中的巷子幽深,沒有路燈,伸手不見五指,徐強往巷子裡抄小路追了過去,他聽到前方拐角有腳步聲。

“你過來,我就砍死你!”黑暗中,刀鋒在月光下閃著寒光。

搏鬥中,刀迎面而來,徐強順勢在地上滾了下,感到左胸口被什麼猛擊一下。

對方拔腿就跑,跑進一家賓館,徐強追到時,對方正準備進電梯。砍刀還在他的手上,電梯門正緩緩合上……徐強扯開門,徒手奪刀。

奪下的砍刀70釐米長,10釐米寬,刀口鋒利,上面沾著血。

那會兒,徐強是縣城警方大練兵時的“教頭”,擒拿格鬥、體能訓練,樣樣帶頭,對於一個訓練有術的“教頭”來說,這易如反掌。

其他隊員這時也趕到了,徐強才發現胸口被劃出一個大口子,身上兩件毛衣都豁開了,血正往外冒。

那次意外,給徐強左胸口留下了標記,在很多年以後,當女兒依偎在徐強懷裡,指著疤痕問,他會漫不經心地說起那段往事,而一直嗔怪爸爸不陪她的女兒會揚起小臉看著他,眼神裡充滿崇拜。

建築公司老闆為搶生意故意殺人

如今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打黑”民警來說,較量也開始向網絡深入。

蔓延最快的就是“套路貸”犯罪,一樁套路貸案件中,因為網絡,受害者眾多,有人被逼得背井離鄉,家破人亡。

而這對打黑民警來說,不是最難的。最膠著的較量是查找出黑惡勢力幕後真正的老大。去年12月12日,浙江省高院作出二審宣判,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等判處被告人徐某死刑。這也是浙江近年來第一起因涉黑判死刑的案例。

曾一度在寧波北侖橫霸一方的徐某“神話”終結,終結者之一就是徐強。

2014年10月,徐強接到線索後開始調查,他發現了“蹊蹺”,2005年和2010年,北侖曾先後發生兩起故意傷害致死案,這兩起案件兇手都已被判刑,表面上,與徐某並沒關聯,但隨著調查深入,他發現兩起案子發生時,徐某都沒有“不在場證明”。

“證據是案件的生命線”,這是徐強多年辦案的體會。

被抽調到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掃黑辦後,他希望有一個涉黑案件證據的取證規範和實際可用的操作守則,他用業餘時間琢磨出了一套辦法:《證據冊》。

針對每一起涉黑案件,他都要製作詳細的《證據冊》,以檢察訴訟的標準收集組織證據體系,從律師辯護的角度查找證據體系的不足,避免出現證據瑕疵。

“證據冊”在徐某的案子裡就用上了,徐強判斷,徐某與這兩起故意殺人案有關,隨後,警方成立了專案組,揭開徐某的“老底”:徐某是“三進宮”,出來後在北侖開酒吧開賭場等,招募了一大批“打手”保安,漸漸形成層級分明、結構嚴密的黑社會性質組織,2015年被抓時,他明面上是一家建築公司老闆,做土方生意,但為了搶奪生意,打人、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故意殺人……

“黑老大”手下一出獄就買了百萬豪車

去年年初,全國掀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序幕,徐強作為掃黑辦具體負責人,肩膀上的壓力自然不輕,每天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飯。

一天,他注意到一條信息並不十分清晰的線索。

當時,他也想不到這竟會牽出去年浙江警方第一個打掉的“涉黑”組織:以虞某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徐強發現,2012年發生在蕭山的一起故意傷害案裡,兩方因為土方工程起了爭執,一方被砍傷,另一方則涉及虞某某的公司,虞某某曾經的一個手下因此入獄。

任何犯罪,都會在時空中留下蛛絲馬跡。徐強發現:虞某某曾經的手下出獄後,花了一百多萬買了輛豪車,當地大多土方工程都是虞某某承接的,他還發現了虞某某串通投標、開設賭場等線索。

有問題!

他把研判分析的情況向總隊長彙報,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成立專案組。

從已結案的案子裡,尋找蛛絲馬跡,費心力,也是體力活。幾天熬夜後,徐強有天走在單位樓梯上,突然腿一軟,摔倒了。

徐強去醫院診斷髮現他的左膝半月板撕裂,髁骨軟骨剝脫,碎骨掉下卡在關節裡。

醫生讓他馬上動手術,做完手術,躺了沒幾天,他又拄著柺杖上班了。

打黑民警收到恐嚇信是常有的事

因為辦理涉黑案件,警方採取異地調查模式,為了辦案,常年在外對徐強來說是家常便飯,而涉黑案因為跨度長,案件多,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調查清晰的,近五年來,他平均每年出差200天以上,其中2016年多達300天。

打黑之路,並不總是血氣方剛、熱血沸騰,更多時候,要面對彷彿黑暗中蔓延開來的壓力,打黑民警累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

長期在外,漫長的審訊,有時讓徐強有種虛脫感,每當這個時候,他會在深夜加完班後,去暴走,直到身上出汗,才緩過勁來。

事實上,徐強的對手們,也開始“轉型”,躲在更隱秘的暗處,成了狡猾的“大魚”。

而那些 “大魚”都不是那麼好抓的,他們有著豐富的人脈、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

徐強在辦一起公安部督辦專案時,有人不停寫匿名信“舉報”他和專案組成員,甚至徐強的父母單位領導也收到了。

“在偵辦一起涉黑案時,一位辦案民警的家裡被人潑糞,還有的警察家裡,半夜有人用石頭砸窗戶”,民警收到恐嚇信也是常有的。

也許受母親影響,從警以來,徐強也是個常年不休的“勞模”,唯獨有一次,他請了年休假。

2017年,父親病情惡化,回到老家,他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坐大巴車趕到時,已經是晚上了,第二天清晨5點,徐強父親去世,“我見了他最後一面”,徐強有點說不下去,“要是我第二天動身,就……”

去年6月,妻子懷著二胎,已經7個月了,妻子騎電瓶車去接女兒,路上發生車禍,連車帶人摔倒在地,徐強接到電話時,他正在外地辦案,妻子一直在電話裡哭。

他跟領導請假心急火燎地往杭州趕,到了醫院,醫生說情況不太好,好在最後經過努力,胎兒穩定了,徐強想好好照顧妻子兩天,妻子讓他趕緊回專案組,她明白這個耿直丈夫的心思全在案子那……

“打黑民警都不容易,因為心懷正義,讓他們堅持走下來”。去年9月,省公安廳出臺了掃黑除惡民警權益保護機制,也是徐強起草的。

人物名片

徐強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科長,公安廳掃黑辦負責人。

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10多次受到嘉獎。2008年帶領的仙居縣公安局打黑隊被浙江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先後獲得“浙江省標杆派出所民警”、“台州市模範人民警察”、“台州市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