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轉自:書法字帖。我們尊重並支持原創,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王羲之(母親衛氏?)

王羲之的父親叫王曠,是宰相王導的弟弟。王家幾代皆善書,據說王羲之小時候讀父親《筆論》,又跟叔叔王廙習書,七歲即有善書之名。

年紀稍長,便由母親帶著,四處走親訪友,拜師學藝。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電視劇中王羲之母親形象

王羲之的母親是誰,至今沒有定論,有說姓夏侯的,有說姓諸葛的,還有說姓衛的。只有一處說她姓衛,算是孤證,但恰是這個孤證,也許最靠譜。因為我們知道,王羲之小時候還跟衛夫人學書法,而且學得十分密切和深入。這時候,王母也許就在旁邊陪著,聽“高山墜石”,看“萬歲枯藤”。她和衛夫人同出河東安邑(山西夏縣),是本家姐妹。請自家好姐妹來給兒子上書法課,自己放心,王家人也放心。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王羲之-姨母帖

這是王羲之著名的《姨母帖》,有人考證,帖中哀悼的姨母正是衛夫人。如果此論成立,那麼王羲之的母親姓衛就毫無疑問了。


二、王獻之(母親郗璇)

王獻之的奶奶不好考證,但他的媽媽卻板上釘釘,就是東晉太尉郗鑑的女兒郗璇。一切都源於他爸爸王羲之20歲那年,太尉郗鑑要來王家選女婿的事。聽說太尉要來,王導的子侄輩都興奮不已,一個個搔首弄姿,整裝待審,只有王羲之跟沒事人一樣,衣衫不整,側臥東屋的竹榻。郗鑑只看了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吊兒郎當的小夥子。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電視劇中的郗璇形象

王羲之做了東床快婿,郗璇就成了二王最親密的女人。郗璇在電視劇中必須是美女,但在歷史上,她只要是個才女就夠了。她也寫得一手好字,外號“女中筆仙”。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

當然在傳說中,郗璇以眼毒著稱:他兒子獻之為了追趕父親,用光了研墨的三缸水,然後寫了一個“大”,拿去給父親看,父親二話沒說,加了一筆,成了“太”,讓他拿給母親。母親看了半天,嘆了一句:我兒用盡三缸墨,唯有一點像羲之。這傳說一定不是真的,但是對於練字的人來說,很勵志。


三、蘇東坡(母親程氏)

蘇東坡的父親蘇洵27歲才發奮讀書,他一發奮,對兒子們也就照顧不周了。於是,培養兩個兒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夫人程氏的身上。蘇家兄弟天資是極高的。有一天王安石跟蘇洵吹牛,說自己的兒子特別聰明,過目不忘。結果蘇老泉回了一句:誰家的孩子背書還看兩遍啊?那麼根據遺傳學,程氏的天資倒推可知。她不僅聰慧,而且賢惠,蘇洵出門遊學趕考,她就在家裡,親自教兩個孩子讀書。在宋史蘇東坡的傳記,以及蘇轍為母親寫的碑文裡,都提到程氏教他們讀《後漢書》的情形。在讀到《範滂傳》,聽到這個英勇正直的青年慷慨赴死,而範滂的母親稱他死的光榮時,年幼的蘇東坡問媽媽:“如果我長大後做個範滂這樣的人,您願意嗎?”媽媽立刻回答:“如果你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蘇東坡《北遊帖》

這個故事,初看平平,越想越讓人感動。這其實才是真正的教育,看似不經意,但一問一答間,已經融入人間大義。試想,假如一個孩子問出那樣天真的話,而媽媽的回答是:“呸,烏鴉嘴,你給我好好活著!”


四、黃庭堅(母親李氏)

黃庭堅也是個苦命孩子。他十三歲那年,父親死在地方官任上,一家人頓時陷入窘境。他家兄妹十個,加上其餘人口,足有四十來人。母親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帶上這麼多人去投奔親戚。於是十三歲的黃庭堅面臨兩個選擇,要麼販賣草藥,養家餬口;要麼專心學業,遠走他鄉。

黃庭堅-花氣燻人帖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黃庭堅《花氣燻人帖》

我們知道,黃庭堅沒有進入醫藥界。因為母親為他請來了舅舅,這個舅舅比顏真卿的舅舅能量大得多——他有才,當官,還是蘇東坡的好朋友……舅舅叫李常,字公擇,蘇東坡被貶黃州第二年,李常前去看望,蘇東坡的《新歲展慶帖》,說的就是這件事。當然黃庭堅拜師蘇東坡,也是他的關係。帶黃庭堅走,這是母親李氏的決定。她是位大家閨秀,曾是聞名鄉里的美女,而且識文斷字,能詩善詞,她不想讓兒子毀於家庭瑣事,便忍痛將十三歲的黃庭堅推向了遠方。

黃庭堅 -自書松風閣詩卷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黃庭堅《松風閣詩》節選圖

據記載,母子臨別時,李氏將自作的一首《浣溪沙》抄下,放入黃庭堅的行囊。那詞寫得美極了:“無力薔薇帶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飛。流水飄香乳燕啼。南浦魂銷春不管,東陽衣減鏡仙知。小樓今夜月依依。”

五、米芾(母親閻氏)

在歷代大書家的母親當中,米芾的母親閻氏是最特別的。米芾的家庭也很特別,他的祖上世代都是武官,其父當過左武衛將軍。但不知何種關係,米芾的母親閻氏得以登堂入室,服侍宋英宗宣仁皇后,成了後來宋神宗的乳母。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米芾《來戲帖》

米芾十八歲那年,宋神宗念及乳母舊情,就讓和他吃過同樣的奶的米芾當了官,職務是秘書省校書郎。雖然官不大,但這對米芾本人和米家是個重大轉機,米芾進入官員隊伍,而米家也一掃武官的門風。米芾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但他走的是上層路線。他一方面沾了母親的光,一方面又對此耿耿於懷——雖然有了官當,但這官怎麼當的大家都清楚,於是他再有才華,也難逃“門子貨”的待遇,向上爬是沒戲了。

書法家的“造物者”--他們的媽

米芾《歲豐帖》

有人推斷,米芾的行為怪誕,與桀驁不馴,和他的出身以及經歷有著莫大關係。試想,假如沒有母親閻氏的“門路”,米芾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


感謝您的觀看和關注!如果您是書畫愛好者,小編邀請您搜索關注“hmyqart”微信公眾號。

每日發佈免費視頻資源:一筆一劃對照名帖視頻教學、真人模特現場繪畫、山水花鳥場外真實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