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實施4個重點項目 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南部實施4個重點項目 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八爾湖鎮純陽山村風貌。

為加快農業農村發展,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2019年,南部縣將重點實施脫貧摘帽全面小康工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現代農業項目和宜居鄉村建設項目4個重點項目,深入鞏固穩定脫貧,持續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培育壯大“1+3”特色產業體系,整治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完善治理體系,建設幸福美麗宜居鄉村,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實施脫貧摘帽全面小康工程

4月8日,幾聲雞啼唱破曉,興盛鄉二龍場村已脫貧戶高仕懷趕緊打開雞舍,把雞放到山上。隨後又步行百餘米,到自家豬場忙活一陣。再回到院子裡,把翻修後的房屋收拾得乾淨敞亮。

前兩年,高仕懷還是村裡的貧困戶。其父常年多病,失去勞動能力,其母雙目失明,癱瘓在家。一家五口全靠他打零工餬口。想搞點產業,卻缺資金、缺技術、缺門路。

“多虧有好政策。我免費參加了幫扶產業項目,用產業扶持金購買了10頭母豬,有專人提供技術指導,產出的豬崽還有幫扶幹部幫助找銷路。”高仕懷所說的好政策,是南部縣分戶規劃的“四小工程”。每戶通過產業扶持資金髮展小庭院、小養殖、小作坊、小買賣,實現“戶有增收門路”。2018年,高仕懷家養豬的純收入達到5萬餘元。

“2018年,全縣實現10.2萬貧困人口整體脫貧、198個貧困村整體退出的目標,意味著全縣脫貧攻堅已轉入遏制新貧、防止返貧、決戰全面小康的新階段。”南部縣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南部在抓好穩定增收“大產業”的同時,分戶發展短平快的“四小工程”2.8萬餘戶,實現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2019年,該縣將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緊盯“精準攻堅、防止返貧、同步小康”三大任務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計劃投資1億元實施脫貧摘帽全面小康工程,對198個已脫貧村和已脫貧戶進一步鞏固提升,對非貧困村和臨界困難戶進行鞏固扶持,發展脫貧奔康產業3500畝,做強產業支撐,增加群眾收入,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認同感、幸福感,全面實現2020年同步小康目標。

實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從坑窪難行的泥巴路到寬闊平坦的瀝青路,從曾經的撂荒地到點面連片的景區……走在八爾湖鎮純陽山村,仿若走進畫中。

“純陽山村曾經是個貧困村。”純陽山村黨支部書記塗正林說,道路、飲水等基礎條件不足,既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還嚴重製約了產業的發展。

“以前摩托車都不願意開進村。哪像現在,家家門前都有入戶路,還連通了自來水,安裝了汙水處理設施等。”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眼前的變化,個個笑容滿面。

“基礎設施落後,給老百姓帶來的不僅是生產生活的不便,更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八爾湖鎮黨委書記梁先輝的話道出了南部“想群眾之想、急群眾之急、解群眾之困”的決心。近年來,南部縣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做好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讓每一條鄉村公路成為一道旅遊風景線,讓自來水連通到家家戶戶,讓灌溉水延伸到田間地頭。

據介紹,2018年,南部縣共整合涉農資金4.4億餘元,以22個扶貧專項建設為推動,持續夯實縣域交通、水利、電力、網絡等基礎設施。通過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成通村路30.18公里、通組路297.28公里,並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覆蓋縣城及64個鄉鎮,輻射668個村。

2019年,該縣將持續聚焦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2.5億元,實施鄉村公路建設項目,建設“四好農村路”200公里;投資6000萬元,實施伏虎至大坪二級公路二期工程;投資4500萬元,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投資5000萬元,實施現代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

實施現代農業項目

清明之後,春光正好。沿著蜿蜒曲折的村道公路走進東壩鎮打鼓山村,只見千畝連片的晚熟柑橘基地裡,一株株柑橘樹綠意盎然,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樹下忙碌。

“一年之計在於春,當下正是果樹管護的黃金期。”種植大戶劉文凱一邊施肥一邊說。

劉文凱5年前回到家鄉,聯合另外兩名業主成立了南部縣國凱海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晚熟柑橘。如今,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打鼓山村整村發展晚熟柑橘,村民都變身為“職業農民”。

“過去種地,沒技術、收入低,只能外出打工。現在家鄉變化很大,在合作社種地,科學種植,收入穩定,年收入有1萬多元。”村民鮮秀菊滿臉喜悅。

在南部,像鮮秀菊一樣“忙碌而幸福著”的“職業農民”還有很多。近年來,南部縣堅持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以基地化、規模化促進農業轉型升級,並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經營”的模式,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經濟帶,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建基地、擴規模、帶農戶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全縣集中規模發展柑橘產業15.5萬畝,並形成3條100里長的柑橘產業帶。”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登記註冊農民合作社1290個、家庭農場1219家、專業大戶1842個,其中,省級、市級示範農場17家。

“把產業做大了,效益提高了,鄉村興才有了經濟基礎。”該負責人說,為提升農村產業發展質效,2019年,南部縣計劃投資7.4億元,推進20萬畝特色產業示範工程建設,新建火峰至長坪木本油料及晚熟柑橘產業基地3萬畝,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2個;投資5000萬元,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項目,建立農作物綠色防控示範區40萬畝,建設綠色農業高產高效示範區25萬畝;投資1.5億元,實施火車站物流倉儲中心建設項目。

實施宜居鄉村建設項目

走進保城鄉羅家街村,村子裡綠樹環繞、池塘點綴,白牆黛瓦的房屋錯落有致。

談起村裡的變化,村民楊光海深有感觸:“以前的環境髒亂差。經過人居環境整治後,村民的庭院實現了潔淨美。”楊光海對如今村裡的環境很滿意。

“感覺村裡的環境比城裡還安逸。”大坪鎮七一村村民何山榮對整治後的農房也滿心歡喜。筆者走進何山榮的農家小院,只見房屋寬敞明亮,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村裡還對生活垃圾進行統一處理,村民的居住環境和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何山榮高興地說。

近年來,為徹底改變農村人居環境,南部縣堅持抓好老舊房屋改造,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功能分區、完善合理”的思路,幫助群眾改危、改水、改廚、改廁、改圈,建院(小庭院)、建場(小養殖場)、建路(入戶路),並因地制宜進行公共空間打造和環境整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打好‘鄉村興’這場大會戰,生態宜居是關鍵。”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該縣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重點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衛生廁所改造,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在讓鄉村舊貌換新顏的同時,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今年,南部還將繼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新建公廁20座,改建公廁30座,新建化糞池300座,新建配套管網10公里,老舊危房改造約2000戶。

2019年4個重點項目實施計劃

脫貧摘帽全面小康工程

計劃投資1億元,對198個已脫貧村和已脫貧戶進一步鞏固提升,對非貧困村和臨界困難戶進行鞏固扶持,發展脫貧奔康產業3500畝;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計劃投資2.5億元,實施鄉村公路建設項目,建設“四好農村路”200公里;投資6000萬元,實施伏虎至大坪二級公路二期工程;投資4500萬元,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投資5000萬元,實施現代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

現代農業項目

計劃投資7.4億元,推進20萬畝特色產業示範工程建設,新建火峰至長坪木本油料及晚熟柑橘產業基地3萬畝,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2個;投資5000萬元,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項目,建立農作物綠色防控示範區40萬畝,建設綠色農業高產高效示範區25萬畝;投資1.5億元,實施火車站物流倉儲中心建設項目;

宜居鄉村建設項目

計劃投資3億元,新建公廁20座,改建公廁30座,新建化糞池300座,新建配套管網10公里,老舊危房改造戶約2000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