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一種事物或規律的出現,或者是因為有著強大的需求,或者是因為大面積滅絕後的倖存,或者是因為隨機的湧現,這些就是“起源”的主要三種方式。從這三個角度,不但可以看到生命的誕生,一樣可以體會物種的滅絕。

之前我們提到關於復活節島的那篇文章,一部濃縮的人類史。我們還記得有一個知識點,就是那個島上的居民和其他波里尼西亞的居民吃的東西不太一樣,那就是他們不太吃魚,魚肉只佔日常飲食10%都不到,而其他的島民吃魚肉超過80%,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復活節島周圍沒有珊瑚礁,而有珊瑚礁的地方才會有魚群聚集。

其實大海和沙漠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義詞,一望無際的沙漠和一望無際的海水都意味著死亡,沙漠中只有綠洲附近聚集著大量的生物,海洋中也是這樣的,只有珊瑚礁附近才能聚集大量的海生物。

統計數據是這樣的,擁有珊瑚礁的海域的面積佔整個海洋的千分之一,而僅僅這千分之一的面積,卻聚集了21%的海洋生物。所以,沒有珊瑚礁分佈也就沒有魚吃了。

現在世界上珊瑚礁的健康狀況是什麼樣的呢?咱們來看下面幾張圖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珊瑚礁白化

第一張照片,海水不是很深,左右兩張圖只隔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右邊的珊瑚全都變成雪白色的了。那它是不是意味著更純潔,更少受汙染了呢?其實不是,因為它被漂白了。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生物白化

第二張照片也是左右對比,兩張照片拍照的時間相隔了5年,都是同一個地點,可以看到,2005年的時候,珊瑚還是各種顏色都有,但到了2010年的時候,也是以白色為主了。

珊瑚礁=生命島

其實珊瑚是這樣的,它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主體是珊瑚蟲的大量聚集,每一個有幾毫米的直徑,長的有幾釐米,有水管一樣的身材,就像擺動的樹枝一樣,看上去又有點像植物,又有點像動物,它這一輩子就隨著生長,隨著分泌碳酸鈣的骨骼,所以會越長越長。分泌出來的東西沉積起來也是硬邦邦的。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珊瑚蟲

因為它們聚集起來往往是幾十億或者上百億的規模,最終能在海底形成一個島,所以也就不叫它珊瑚蟲了,而叫它珊瑚礁。很多海洋動物也是藉著這裡的縫隙躲避天敵,或者在這裡做窩、捕食、吃喝拉撒。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曾經研究過一個排球大小的珊瑚礁,就發現裡面生活著1400多隻多毛綱的蟲子,它們分別屬於103個物種。他們還仔細研究了一個面積是1平米的珊瑚礁,這裡生活著100種甲殼綱的動物,所以珊瑚礁是一種混合物,很多不同種類的生物跟它們的食物、糞便、卵還有微生物全都聚集在這裡,它是一個生態系統。

珊瑚蟲是活的,它每天過濾海水,吃進去浮游生物,淨化自己的身體,排洩廢物,它也是有免疫系統的。所以當珊瑚蟲還是活著的時候,珊瑚礁是一座有生命的島。

走向崩潰的珊瑚礁

但如果因為什麼事故,比如海底火山噴發了,把這部分珊瑚蟲毒死了,雖然它形成的那一大團硬邦邦的東西還在,但是由它主導的生態系統就會崩潰了。現在全球的珊瑚礁正在大跨步地往崩潰的方向奔跑,你剛剛看到的很多圖,都是珊瑚蟲從健康狀況走向白化狀態的樣子。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健康(左)-白化(中)-死亡(右)

我們再來看兩張照片,這張照片上側是一個珊瑚蟲從健康到白化,最後走向死亡這三個階段。

白化是因為海水變酸引起的,這個道理很好理解,比如說你把一個紅色的雞蛋殼泡在醋裡,過了3天,你就會發現雞蛋殼顏色發白了,而且還變軟了。

珊瑚蟲也是在酸化的環境裡發白變軟的,但變白還不意味著沒救了,它的生命力也是非常頑強的。如果這個時候,海水能夠恢復,只要繼續繁殖幾代,又能恢復到從前健康的狀態。但如果海水沒能緩解,一直就這麼泡在酸的環境裡,不久之後,珊瑚蟲就會死亡。這個時候,就是圖中最右邊這個狀態了,這塊珊瑚就徹底沒有生命了。

它這個時候,成分和岩石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活著的時候,裡面生活了大量的生物,也有微生物,珊瑚蟲死後它們也沒地方去,於是就只能在這兒繼續吃喝拉撒睡,整個環境裡的毒素積累得就越來越多,它們最終也得死掉,最後只有極少部分的細菌蠶食著這裡的屍體和殘渣。

我們注意看,最左邊這個是2014年12月的,中間這個是2015年2月,最右邊是2015年8月。

被重創的大堡礁

剛剛我放的珊瑚礁的圖都是來自大堡礁,它在澳大利亞的東北角,有2000多公里長,100多公里寬,是條帶狀。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大堡礁(紅色箭頭)

這個圖中,右上角畫陰影的部分就是大堡礁的分佈情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僅僅這一部分就佔了全世界所有珊瑚礁的41%。所以這裡的總體情況變化趨勢就足以代表全世界珊瑚礁的總體變化了。

但這裡的總體情況是非常不好的,2004年的時候的統計,說有一半的珊瑚礁受到威脅,但是到了2016年,12年過去之後,統計結果是2/3的珊瑚礁已經白化或已經死亡。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的大洪水,它實際上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從我們統計厄爾尼諾開始,它呈現出一個規律,就是每7年出現一次,每次大約持續8到10個月。但上次的厄爾尼諾是從2014年5月份持續到2016年2月份,還差3個月就到兩年了。而珊瑚礁也是在這次長時間的溫度異常中嚴重受損,到現在大半已經成了死亡的石頭了。

再下面這張圖是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對大堡礁健康情況的統計。

起源:海洋越來越酸,生物越變越白 上

大堡礁珊瑚白化統計

紅色的是已經發生白化的,這些不出意外將在5到10年內全部死亡。綠色的是還活著的,可以看到大堡礁從整體情況上看已經受到重創了。關於海水的酸化和動物的變白我們暫且舉這麼多例子,它的形成原因,我放在下一課裡繼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