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來玩一個心理測試,下面這個圖,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有人說是高貴的美麗少婦,有人說是蒼老的醜陋老婦。

這幅圖不是動態的,它這成型的線條,安安靜靜地呈現在這裡。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認知思維,看到就是不一樣。

很多時候,對於同一件事/物,你選擇用怎樣心態和眼光去看待,決定了你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當年購買屬於我自己的第一部車,上車牌號的時候,我選擇了“320”這個數字。

回家老爸第一反應就是:“你一個剛剛做生意(開店)的人,弄這麼個‘生意零’的號碼,你是想倒閉嗎?”

我一時間氣得快要吐血!

為了強有力地掰回這個局,我立刻讓自己冷靜了幾分鐘。

突然,我靈感一來,說:“什麼生意零?難道就不可以是‘生意靈’、‘生意靚’嗎?”

這把漂亮的反擊,從此再也沒有人說我車牌號碼兆頭不好了,哪怕後來我把店關了,很開心地去做了我更喜歡的事情。

有時候一件事情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看待這個事情的人賦予它好壞的意義。

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我以前一同事小A,膽大心細,又很有個性,特別受領導喜歡。

後來他的領導高升了,集團空降了一個經理成為他的領導,據說這個領導雖然能力超強,但是要求超高,脾氣也特大。

作為經理助理的小A,經常要跟被經理得罪的橫向部門溝通協作,一方面既要處理人際問題,一方面也得把事情都處理好。

很多人都覺得小A肯定要走了,這樣的領導誰伺候得了,天天處在水深火熱中,得多崩潰啊。

但是沒想到磨合了一段時間之後,小A竟然把工作捋得順順當當的,不但各個橫向部門跟小A的合作很順利,這個難纏的經理還對小A讚賞有加。

我問小A究竟有啥秘訣,他說:“我要是把困難當困難,把經理當敵人,那我肯定掉坑裡過不去了。工作不就是解決問題的嗎?困難就是問題,領導就是貴人,這樣想,解決問題的動力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自然想得到。”

一念之別,天差地別。

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有人說我總說孩子好帶,是因為我的孩子很乖。

其實養育一個男孩子,真的不太可能有那種乖到讓你高枕無憂的時刻。

有一回我同學說:“我兒子真的超級淘氣,特別好動,我擔心他將來不愛學習,特別搗蛋。你兒子是怎麼教的?“

我說:“你去看看我家那個準備換掉的真皮沙發,看看我家準備重新油漆的白牆,你就知道我兒子跟你兒子比其實差不了太多。“

她說:“可是我看你經常發朋友圈,你兒子都是超級暖的,很乖巧那種啊。“

我說:“因為我總是在發現他表現地好時那一面,忽略他搗亂的畫面啊,所以我沒有你那麼多的憂慮。也正因為我看到他很多優點,所以相信他將來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我同學說:“你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孩子太調皮,以後上小學,會專注力不夠,會被老師批評嗎?“

我:“如果我發現他專注力不好,那我現在就去幹預,去做一些努力來影響他改變這個問題。而不是去擔心將來會怎樣,因為將來是未知的,擔心也是多餘的。做好現在,何懼將來?“

你要知道,你的憂慮和擔憂只會“綁架”孩子的成長,只有你積極的心態,去發掘孩子亮點,並且做到以身作則去影響孩子,才有可能讓孩子變得優秀。

做一個樂觀的媽媽,哪怕養不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但起碼孩子能學會積極樂觀地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有很多媽媽跟我吐槽過夫妻關係,說老公總是不這樣,不那樣,該怎麼辦?怎樣讓老公“聽話”。

其實我以前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讓我那個工作狂老公學會關心我,學會陪伴孩子。

我覺得作為一位丈夫、父親,就應該經常掛念著妻子,孩子;有個溫暖的家,就應該放棄一些工作,多回家陪伴。

但這個難題簡直就是一條溝通的鴻溝。

直到我放棄以上念頭,這個難題才解決。

我是這樣說服自己放棄的:陪孩子這麼好玩的事情,他不享受就我獨享吧。反正他想要努力賺錢,我跟孩子是受益的。等以後孩子長大,最愛的還是陪伴他最多的媽媽,這不是一舉三得的事麼?

在我這麼想之後,我便不再在意他是否符合我之前給他定的要求了。我只管我自己是不是過得很開心,我和孩子的陪伴是不是很高質量。

當我忘記要求他之後,我覺得整個人輕鬆了,開心了。因為我只關注自己的內心,而不需要費盡心思去改變他的行為。

同樣的,我不再強硬要求他做他不樂意做的事情之後,他反倒會根據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來安排時間,他對於自己能夠抽出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也會更加用心和珍惜了。

所謂好的“關係”就是關係兩者之間的平衡,包括各自的心理平衡。解決各種關係的矛盾,其實最關鍵是先解決自己的內心是否平衡。

放棄對老公提要求,是種什麼體驗?

越是內心不夠富裕的人,越覺得這個世界不可控,越希望去掌控他人。

試想想,如果一個連自己的內心都無法掌控的人,想要去改變他人,是何其困難的事情呢?

如今,越來越多人重視自己的內心需求,不再一味的為了付出去索求回報,也不再一味的期待他人賜予的愛。

因為真正強大的人知道,只有自己內心富裕,充滿了愛和溫暖,你才會接納這個世界帶來的不完美,才會影響身邊的人和事物向好發展。

不需要去改變世界對我們產生的影響,而是要改變自己去影響我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