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為什麼沒滅絕

貓為什麼沒滅絕

地球上曾先後有大約5億種生物生存過,而如今地球上只有2000多萬種生物生存,其中包括150萬種動物。可以看出,大多數物種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那麼生物絕種的原因是什麼呢?人們把動物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瀕臨滅絕的動物,另一類則不是。瀕臨滅絕和未遭此威脅的動物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是公共財產,後者是私有財產。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狼:1933年滅絕!

巴釐虎:1937年滅絕!

巴基斯坦沙貓:1940年滅絕!

亞洲獵豹:1948年滅絕!

中國豚鹿:1960年滅絕!

墨西哥灰熊:1964年滅絕!

從35億年前第一次出現生命至今,地球上已有5億種生物生存過。但是,其中大多數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滅絕。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物種滅絕是地球上一種自然的現象。例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25億年前的三葉蟲如今都早已銷聲匿跡了,與此類似的生物還有很多。

1500年,葡萄牙人首次登上毛里求斯島,當時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美麗的海鳥,早已滅絕的渡渡鳥也是其中一種。渡渡鳥,又名愚鳩。此鳥貌似火雞,體態圓胖,頭大嘴鉤,但是翅膀卻很小。最大的渡渡鳥體重可達20公斤,是毛里求斯島上一種奇異的海鳥。不幸的是,美麗奇特且善良的渡渡鳥卻遭到了葡萄牙人殘酷的捕殺。

更糟糕的是,1599年,荷蘭探險家也發現了毛里求斯島,從此代替了葡萄牙人繼續對渡渡鳥進行殘害。這些殖民者給毛里求斯帶來了大量的外來物種,如貓、豬、鼠等,破壞了渡渡鳥平靜的生活。到了1680年,渡渡鳥消失在了毛里求斯島上,也消失在了地球上。

難道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嗎?當然不是,世界上原本沒有家貓,它像其他家養動物一樣,是由野貓長期餵養馴化過來的。

大約在1萬年以前,家貓才逐漸從野貓演變過來。此後,家貓沒有遭受像渡渡鳥那樣的命運,而是備受人類的寵愛與呵護。如今,很多地方還專門設立了流浪貓收養機構,即使是流浪的貓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生存,它們在這些機構裡得到了人類為其提供的食物,耐心地等待人類的再次領養。

渡渡鳥慘遭滅絕,而家貓卻永世繁衍,為什麼同樣是動物,卻會遭受如此不同的命運呢?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如果人們為這兩類動物列個清單,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這是兩種動物的財產所有制不同。渡渡鳥被整個毛里求斯島擁有,如果把渡渡鳥看做一份財產,這份財產是屬於整個毛里求斯島人的,是公共財產;家貓則不同,它們只屬於某個人或者某個家庭,是私有化的財產,因此受到了主人的保護和愛惜。

隨著此類公共財產的不斷滅絕,其種類日漸減少,直接危害到了生態平衡,這也引起了各國的重視,許多國家的政府制定了法律對其加以保護。為了拯救這些人類共有的珍稀物種,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被建立起來,成為這些珍稀物種較為安全的家。這也是財產私有化的一種表現。各種生物作為珍貴的財產是屬於全人類的,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像保護私人財產那樣去保護它們,那麼生物的滅絕速度可能就會減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