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在農村時興嗎?

皖北的一老農


以前倒很少,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會過母親節。一件小禮物,一個問候的電話,或者是一束康乃馨。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事物,現在農村發展的很好,再也不是以前的土坯牆,泥濘路。現在也是機械化,緊跟時代進步。人們日子好過了,生活的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節日,也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居住在農村的人們。雖然身在農村,但是心中卻有一片廣闊天地。也許是經歷了以前的苦日子,更多的人們也是期盼著熱熱鬧鬧的節日。所以,母親節也不例外。哪怕是一個問候的電話,作為母親的也是很開心的,這也正是物質生活所不等替代的。


魯青小馬


母親節在農村也不是說農村人家家都過,我家有二個寶寶,大的女兒讀六年級了,每年讀書老師都會提醒孩子,過幾天母親節了,媽媽幸苦不幸苦呀!媽媽累不累呀!你們有給媽媽做過家務嗎,比如拖地掃地,有誰燒飯給媽媽吃過,這個星期最重要的作業就是幫媽媽做家務,發視頻拍照發給老師,寶寶回家說了,我說嗯,我想都沒有想過第二天早上她會去燒早飯,燒麵條,說真的燒的好吃,第一次吃到女兒做的飯,她那時候才9歲,厲害了,母親節那我沒有空去學校接她,我放學,就去花店買了花回來,說媽媽送給你,母親節快樂,我隔壁鄰居在路上碰到送她回來,問她花給誰她說給媽媽,母親節的禮物,我那隔壁鄰居都羨慕的哭了,她是兒子從來沒有過,羨慕有女兒的我,我接到花也高興的哭了,真的感動不已,女兒真好,問她,這麼漂亮的花多少錢她說六十塊,有玫瑰🌹有康乃馨有星星,漂亮,感動,生女兒真好,祝天下母親節快樂


花花農家菜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老齡化的加重,重視老年人節日的青年也越來越多,對於母親節在農村時興嗎?我個人覺得,還沒有城市那麼注重,不過已經在不斷的進步,相信今後幾年會越來越多注重。

平時不太關注母親節的朋友和粉絲們,應該時常關注父母的健康飲食,適當的帶著父母到附近景區轉,緩解老年壓力,舒緩老年心情!

我國目前針對老年人的節日好像只有兩個,母親節父親節,這兩個節日也是相離很近,之前很少有人提及,現代隨著時代正一步一步進入人民的生活中!也相信今後這兩大節日可以給老年人帶來福利!






小貓追影


因為母親節和傳統節日不同,中國的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的由來都是經過悠久的歷史的洗滌,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而母親節在中國就沒有這麼長的歷史,它的覆蓋面就肯定沒有那麼廣。

一般這種新興的事物的傳播,首先的接收者得是有文化的人,幾十年前母親節這種新節日傳入中國,被當然最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接受,經過這十多年傳播以及母親節在中國的正式建立,大家才慢慢的意識並接受這個節日。

其實這也是個文化程度和傳統觀念的問題,現在一代的農村老百姓,大多是無學歷或者低學歷的一個階段,一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節日,二是他們知道,但他們覺得這是個洋節日,就和美國人的聖誕節一樣,是年輕人的小打小鬧,並不用過。而且農村百姓都是普普通通的過日子,他們不但不過母親節,也不過什麼聖誕節啊,光棍節啊愚人節之類的,因為不是本土文化,而且感覺沒什麼意義。

但這些並不意味著現在的農村孩子不給媽媽過母親節,雖然現在農村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努力的給孩子提供教育的機會,下一代農村百姓就是比較高教育的了,他們知道母親節並帶動上一代人,而他們的下一代又能接受更高好的教育,那麼母親節的接受度也變得越來越廣。所以呢,過不過母親節其實和是否是農村人沒有太大的聯繫,而是低教育水平的地方不過母親節。


大臉貓涵妹


母親節在農村是不時興的,只是一些年輕人知道有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真正給自己的母親張羅著過這個節日。你要是給母親正兒八經地過母親節,弄不好還會挨母親的一頓呵斥,反倒會惹老人不高興,何必呢!

母親節是洋節,起源於美國,由安娜·賈維斯發起。安娜的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又極具同情心的女性,她提出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奉獻的母親們,可是這個美好的願望還沒實現她就去世了。安娜十分悲痛,她組織了一場追思母親的紀念活動,並號召設立母親節,獲得了大家的熱烈響應。1913年,美國國會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定為母親節,並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人們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和愛。

我國並沒有把母親節作為官方的法定慶祝日,只是從1980年改革開放以來,也逐漸在5月第二個星期天慶祝母親節,但未波及到農村。

農村時興的節日是傳統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和除夕等。這些古老的傳統節日,涵蓋了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富的文化內涵。


秀峰觀世界


母親節在農村是不時興的,如果問家裡的老母親哪天是母親節,她們多數是答不出來的。但是,現在網絡發達,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家裡上了點年紀的人基本都有一部智能手機,也都基本學會上網,聊天,視頻,關注新聞…所以多多少少她們都會了解一點,就算說在我們農村知道母親節的節日,她們也當成是平常的日子,唯有看重這日子就是有部分子女們會在網絡上表達對母親節的到來,對她們的愛,可是母親節們能直接聽到嗎,看到嗎?父母所要求的是,不需要給他們買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就是希望子女們能好好的,有空了多回家陪陪他們吃個飯,聊下天,這個才是真正的節日。


鄉鎮阿玉


農村過母親節比較少,我們老家這邊基本上沒有人過母親節,我們工作在外有時候會給家裡打個電話,說聲節日快樂,會叫母親買點好吃的,慶祝一下,但是往往他們不會真的去買什麼吃的,但是他們心裡很高興,所以我每隔段時間就會給家裡打上一個電話。他們在慢慢變老,作為子女應該多多關心她們,祝全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


八零後窮小子


母親節在農村的話,其實是不怎麼過的,農村一般過的都是傳統的節氣。

但隨著現在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慢慢的部分農村人會過母親節和父親節的。

我每年母親節或者父親節的話,我都是給爸媽買一套衣服,表示心意,禮物不在大小,有心就可以了,父母也會很開心的。


麥包抱


不實行,母親節是洋節日,農村人基本不過洋節日,怎麼說,重孝道的,隨時都是節日。


豫上


反正我這裡是不興的。不知道你們那裡怎麼樣。我這裡除了清明,端午節,八月十五。過年,其它節很少過。座標廣西賀州信都這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