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控制,那麼日本能不能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呢?為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美國絕不可能從日本撤軍,美軍在日本的軍事基地是亞太地區的橋頭堡,美軍從這裡撤守或被日本擺脫唯一的理由就是美國已經無力繼續稱霸世界,由於國際或自身的種種原因開始倒下。那麼如果美國倒下之後能很快接手美國“世界警察”工作的國家顯然還沒有出現,從德國的處境不難發現如果美軍撤退其實日本的日子反而不會好過了。雖然德國現在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而且還是北約重要的成員,歷史也成為過去,但是英法等國絕對不想在同一個大坑裡跌倒第三次,尤其是沒有美國後,他們“群龍無首”的狀態會怎樣,誰也不敢保證!所以只能相互制約。

美軍在沖繩已經部署了世界最強的F-22戰鬥機。

那麼從現實來講,美軍在日本它還可以“狐假虎威”,美軍一撤日本還有什麼能力?俄羅斯會不會第一個搶著下口去吃肉,日本的軍事實力目前可以排在世界前十這不假,也有巨大的戰爭潛力,但是這根真正的軍事大國和強國比起來顯然不夠一壺下酒菜。這就像美國與俄羅斯的比較一樣,雖是排名一二,但這一名次之差便是天壤之別。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美軍徹底無能力過問的情況下,如果美軍只是撤出日本任其發展又違背了文章開頭美國已經無力干預的前提,但凡是美軍“一息尚存”就一定會紮在那裡。

實際上同駐守在德國的美軍一樣,戰敗國就乖乖聽話行了,什麼民眾不滿的都不是事。

簡單來說現在拋開美國不談,那麼日本失去可就不單單是北方四島了,搞不好整個日本連人帶槍都得姓“俄”。並且依據日本的種種行為勢必會得到周邊國家的地市和警戒,沒有美國照顧搞不好真的能被分著吃了也說不準,俄羅斯雖然現在沒有航母(僅有的恐怕已經保不住),但是航母不夠導彈湊,一波次打的日本通信指揮系統全部癱瘓,二波次打爛軍事基地和港口,第三步派遣核潛艇和水面艦隊過去巡邏就可以,加上每天去日本海巡邏的戰略轟炸機相信日本只能乖乖就範,不對稱作戰的時代就是這麼無奈。那時候可以和俄羅斯商量一下我們的地盤有沒有必要在擴充兩個省。(不可否認,如果美國徹底倒下,俄羅斯那時必將是最危險的敵人)

戰鬥民族對世界領土一直有極高的渴求

相信到今天對於治安戰來說哪個國家也不是那麼好打,所以對待日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根本上執行當年對我們的“三光”政策,或者乾脆點也不要那破地方,用核彈炸平拉倒。所以本人以為日本掙脫美國的控制是不明智的選擇,那時候周邊大國完全可以不用玩虛的過去控制它,還讓它有時間去發展先進武器?別開玩笑了,還不如直接打一仗來的痛快,打的它滿地找牙,炸的它倒退100年,除了農具禁止在日本存在任何其他金屬物品,你看它還有脾氣沒。

自衛隊女兵全是“間諜”,必須引渡到國內挨個“嚴刑拷問”。

所以從根本上講,日本如果要“單打獨鬥”日子肯定不會比現在好,所以日本還是抱住美國的大腿就行,繼續做個乖孩子,至於超級大國的夢想還是算了,以後仰望他的鄰居就好。

親們認為該如何呢?歡迎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我是軍武奇兵,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軍武奇兵



日本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因為日本先天不足,光靠後天努力是不夠的,美國雖然控制著日本,但是也幫助了日本,美國撤出之後,日本的發展速度很可能會降下來。


日本領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1.27億,而超級大國必須要有對應的人口數量以及領土面積,因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資源。以美國為例,美國領土面積963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3.24億,所以美國的發展上限遠超過日本,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控制日本,但是基本上是政治和軍事上,經濟上只要不對美國造成威脅,美國是鼓勵日本經濟發展的,二戰結束之後,日本經濟飛速發展,到了1995年,日本經濟高達美國的70%,此時感到威脅的美國才開始對日本經濟限速。

但是此後日本經濟20多年都沒有實質性增長,日本人稱之為“失去的20年”,日本在經濟上已經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如果日本還要提高經濟水平,必須要繼續提高科技水平,但是科技在短時間內不會有重大和快速突破,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仍然在美國,光是從諾貝爾獎的角度來看,根本不可能與美國相提並論。


由於日本的人口問題,日本經濟很難獲得快速增長,因為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嚴重,老年人比例不斷升高,青少年兒童數量和比例日趨減少,能夠創造財富的人也越來越少,日本經濟有一個上限。

除了經濟,日本的軍事實力一直是弱項,多年來日本的安全一直由美國保障,美軍撤走之後,日本只能自己肩負起保衛自己的責任,其他大國也不會任由日本成為超級大國。


視野新觀


從綜合實力上日本不會成為超級大國,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具備以下的要素?

人口

科技是社會的第一生產力,人是社會的操縱者。

若想成為超級大口,需要大量的人口。人口的眾多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充足的兵源。

日本擁有人口1.27億、美國人口3億、中國人口14億、印度人口13億。

人口是成為超級大國的一道門檻,在這一方面,日本缺乏自己的優勢。現在日本處於人口老齡會社會,在日本存在著很多“丁克”家庭。由於,日本發達城市的消費壓力,使的一些家庭不想生育子女。

人是國家發展的第一要素,沒有充足勞動力的國家,無法滿足國內快速發展的需要。

國土面積

日本國土面積37萬平方千米,在世界上排在第62位。

在以後的世界裡,要想成為超級帝國必須擁有廣大的領土。

廣大的領土意味著多樣化的文明、巨大的市場、充足的自然資源、大面積事宜人口生存的土地面積。

在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兩個超級大國(蘇聯、美國),在這一方面蘇聯、美國,一個排名世界第一,另一個排名世界第三。

國土面積排名世界前六的國家,蘇聯、加拿大、美國、中國、巴西、澳大利亞。

最有資格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有中國、印度。

科技

科技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日本無論是工業還是新能源、智能機器人,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亞戰場爆發了“朝鮮戰爭”,這為日本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在這時美國給日本帶來了許多訂單,日本利用這些訂單所產生的利潤,完善了國內的工業體系。

在“冷戰期間”,美國為了對抗中蘇,大力度的扶持日本、韓國,日本在這個歷史性機遇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在20世界60年代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的第二大經濟體系,在20世界70年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

現在日本作為少有的科技大國,經濟結構完善,在科技發展規模上鮮有國家能夠匹敵。

經濟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0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6萬億美元。

中國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3萬億美元,人均gdp不到一萬美元。

日本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0706億美元,人均gap為4萬美元

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為15764億美元,人均gdp為1.1萬美元。

總這裡來看,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美國的四分之一,人均gap是美國的三分之二。

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的七分之二,人均gdp是中國的四倍。

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俄羅斯的3.6倍,人均gdp是俄羅斯的3.8倍。

在這裡看出,日本與中國、美國綜合國力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也可以看到俄羅斯距離超級大國的道路越來越遠。

軍事

日本作為東亞地區的軍事大國,在政治上受制於美國。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日本沒有擁有研發核武器,製造航空母艦的權利,日本軍隊的只能保持維護自衛的能力,不能無限度擴充軍備。

在軍事規模上,日本遜色於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

日本雖擁有先進的戰鬥機、艦艇,而受到制約的日本沒有過度發展軍事領域的權利。

從理論上將,日本有能力製造航空母艦、原子彈等,但是日本作為政治上的矮子,永遠不可能在軍事領土成為超級強國的存在,即使這樣,美國、俄羅斯、中國也不會答應。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發現日本想成為超級大國,幾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


沒可能!即使日本完全擺脫了美國的控制、全世界都不限制日本的發展,日本最多也就是稱為一個大國,要想成為類似美國或“前蘇聯”一樣的超級大國,個人認為沒有可能。

浩浩蕩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編隊,“腳盆雞”的“大國夢”從未斷過

成為超級大國,至少要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自然資源、人才儲備、戰略縱深(不單純是國土面積)等多個方面具備絕對的優勢,美國作為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在上述方面無一不是世界最強。



這才是“超級大國”該有的氣勢

目前的日本,其經濟、科技方面確實已經位於世界的最前列,尤其是在微電子、精密機械、高端製造工藝以及節能降耗方面,處於世界領先位置。此外,日本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除陸上自衛隊實力略差一些外,其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的裝備水平和綜合能力均相當強悍。如果美國完全放開限制,日本利用自身基礎及外部資源,完全可以成為具有龐大經濟實力和高端科技水平的強國!

日本在機器人技術(上)和精美機床)下)方面具有極高的水平

但是,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自然資源極其有限、且戰略縱深狹窄。這樣的情況,使得日本的發展必須以來大量自然資源輸入,一旦戰爭,現代的高科技武器面前日本可以說事情毫無戰略縱深可言,也就是說必須受制於其他資源大國和具有大戰略縱深/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大國,這一點註定了日本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其他大國也完全不會給日本這個機會!

狹長的國土及外向型的經濟特性,註定了日本無法成為“一枝獨秀”的超級大國

“只有死亡的敵人才是好敵人”雖然有點極端,但是用在“腳盆雞”身上任何言論都不為過,還想成為“超級大國”?嗯,這個夢可以不用醒來了!
必要時可以用來叫醒“做夢的”!😂


威吶解析


如果日本擺脫了美國的軍事控制,實現完全的獨立自主,那日本一定會發展成為超級大國的,日本的經濟實力雄厚是日本成為超級大國的硬件條件,日本的軟實力,大和民族精神也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必備條件。

如果日本擺脫美國的軍事控制,日本會以強大的經濟實力為依託,快速堅決的發展軍事力量,日本的軍事力量短期內就可以達到軍事強國的水平,日本的軍事力量強大了,日本在全球政治訴求上就會要求更多。

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強大了,必然會要求增加在全球事物中的話語權,那時的日本就是真正的一個正常國家了,這是日本二戰結束後幾代人的夢想,是日本軍國主的義夢想,日本軍國主義的夢想就是讓日本成為一個全球經濟軍事政治大國。

日本擺脫美國的軍事控制,日本的超級大國夢想就會實現,但日本的超級大國夢也必然是曇花一現,日本的超級大國夢實現的快,結束的更快。

日本的超級大國夢,是伴隨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崛起而崛起的,只要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復辟,那隨之而來的就是戰爭,不是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就是日俄的戰爭,中日的戰爭,不管是那一場戰爭,都必然會發生,只是日本選擇那一場戰爭的問題,而不管發生那一場戰爭,結果只有一個,日本舉國覆滅,日本整個國家的歸宿就是海葬。


松間山水畫


從個人看法:拋開其他任何因素,日本是可以成為超級大國,因為日本民族主義,國家榮譽,以及軍國主義極具備有超級大國的資質!但日本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回有很多難以挑戰的困難,第一美國,日本是美國用來牽制中國和俄羅斯鷹爪犬牙,日本想要脫離美國管控,只有中國和俄國才能幫其脫離,但至少目前中俄兩國不可能,加上日本當前國內當政的黨派對待中國的態度,就更加不可能幫助日本脫離美國管控。第二俄羅斯,中國是以儒家,道家,等思想綜合融合為主的中庸之道國家,對於俄羅斯來說,既防又助,暫不列為威脅,在亞洲唯一能威脅俄國的只有日本,所以俄國不僅不幫反而還要遏制。第三中國,面對倆個世紀的侵略,侮辱和踐踏,日本不僅沒有深刻的反省,反而還要不認舊賬,雖然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唯一給予中國幫助的國家(在美國極力威脅下),但也不能抹去上倆個世紀日本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肉體上的傷害。加之目前中日關係以及日本當政的政府對待歷史的態度,中國對日本肯定是壓制甚至是縫日必反。最後一個可提可不提,亞洲有一個沒有血性的國家就是韓國,這個國家,自獨立以來,除了有奶便是娘,有錢就得瑟,有美國就不知道自己是黃種人甚至姓啥都不知道了。雖然朝鮮貧窮落後,但至少比韓國有骨氣,韓國學習日本文化,仿效歐美傳統,自以為世界大國,往往越沒有什麼就越想證明什麼的人或國家,就越什麼什麼的,不解釋了,為什麼提韓國,首先韓日兩國作為美國放在亞洲的兩條犬,韓日是穿一條褲子的,但韓國人,為了顯示自己是歷史和文化經濟的大國,就翻閱歷史,這一翻發現過去幾個世紀韓國一直被日本侵略侮辱踐踏甚至殖民,韓國內心屈辱民族主義膨脹了,恨日本對曾經那麼的欺辱韓國,甚至連中國都恨上了,因為作為附屬國過去沒少看中國曆代王朝的臉色。而且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中,有不少韓國人,朝鮮人甚至臺灣人,參與了慘無人道的侵略。韓國人嘴上罵著日本,心裡卻想著日本,嘴上說中韓友誼,內心鄙視中國人下賤,老跑韓國購物,旅遊美容,明星崇拜,人傻錢多。言歸正傳,雖然倆僕共侍一主,但韓日非一條心,想要幫助日本脫離美國,韓國不落井下石就燒高香了。


O形血50694795


即使擺脫了美國的控制,日本也根本成為不了超級大國。第一,日本先天不足,缺乏足夠的領土面積與人口支撐,自然資源更是嚴重依賴進口;第二,失去了美國的控制,也就意味著失去美國軍事保護,會加大日本的國防支出、減少經濟投入;第三,未來的超級大國是東方大國,日本最好的出路是擺脫美國,重歸東方。

日本先天不足

人類歷史上公認的超級大國有三個,即美國、蘇聯與英國。這三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掌握了足夠的領土、人口與自然資源。可能有人問,英國的人口與領土沒有日本多?那是現在已經衰落的英國!在最巔峰時期,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領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超過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美國領土面積 937萬平方公里,人口達3.24億;蘇聯領土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曾經超過2億。此外,“日不落帝國”時期的英國、蘇聯與美國,自然資源都極為豐富,重要資源,如石油、煤炭、鐵等,都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反觀日本,是一個領土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的島國,石油、媒體、天然氣、鐵礦等重要資源全都沒有。更為重要的是,日本人口已經進入負增長時期,經濟發展潛力殆盡,很難再邁上一個臺階。所以,日本先天不足,在這一點上,就難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

擺脫美國控制對日本未必是好事

1995年,日本經濟泡沫崩裂,導致日本經濟一蹶不振。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超過5萬億美元,到了2017年只有4.84萬億美元。當然,日本GDP總量以美元計算下降與匯率有關。不過,日本經濟停滯發展超過20年,這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認為,日本經濟停滯與“廣場協議”有關。但是,要知道在“廣場協議”中,德國貨幣升值超過了日元,為何德國經濟沒有停滯呢?日本經濟出現問題當然與“廣場協議”有關,不過主要原因還是自身問題。

事實上,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控制並不是十分嚴密。相反,日本經濟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迅猛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強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的幫助。

如果日本擺脫美國的控制會發生什麼呢?短時間內,日本可能會受益,重新建立軍隊,軍事工業迅速發展,可能會製造出核武器。但是,擺脫了美國的控制,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與美國的盟友關係,真的對日本有利嗎?以日本的民族性格,沒有了美國人的控制,很可能再次走上“窮兵黷武”的老路,恐怕對日本弊大於利。到時候,不要說成為超級大國,恐怕日本會再次淪為三流小國!

安倍晉三與特朗普

未來的超級大國不是日本

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是東亞大國,一個地區不可能出現兩個超級大國。與東亞大國相比,日本各個方面全都沒有優勢。那麼,未來的日本路在何方?只有重新迴歸東方,與東亞大國、韓國組成自貿區,加強一體化聯繫,才是王道!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日本能夠擺脫美國的控制嗎?


美國觀察室


開門見山,不能!什麼是美國對日本的控制呢?1945年被美國扔了原子彈後,日本終於戰敗投降,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日軍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和傷亡,這給“惜命如金”的美國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面積。隨後40萬美軍進駐日本,日本帝國的軍隊被解散,為了防止日本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美國獨霸和控制了當時的日本,美國開始了對日本一系列的“改造”,但是由於當時國際格局的變化,美蘇爭霸初露端倪,美國對日本的改造的並不徹底。1951年,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簽訂,此條約成為了確立日本從屬於美國的法律依據,並且依據該條約,美國幾乎可以在日本幾乎無限制地設立、擴大和使用軍事基地。之後大部分美軍都撤離了日本,美國在日本建立了多處陸海空基地,同時保持一定數量的駐日美軍。其實美國對日本的“控制”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控制日本,防止日本的軍國主義死灰復燃,1947年,日本通過了《日本國憲法》,該憲法第九條規定:“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因此該憲法又被稱為“和平憲法”,這部憲法規定了日本軍事力量在數量、裝備、武器等方面的限制,日本在發展軍備方面受美國的嚴格控制,同時該憲法規定日本天皇僅為國家象徵,無任何實權,日本現在的政治運行機制被確立下來了。另一方面是“扶植”,隨著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美國要把日本變成對抗當時蘇聯的“東方橋頭堡”,1954年,在美國的“默許”下,日本自衛隊得以建立,可以這麼說日本在二戰後得以迅速發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日美的同盟關係。

好了說正題,如果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控制,日本能不能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呢?不能!2017年日本的GDP為4.872萬億美元,而在該年,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的GDP為3.677萬億美元,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相比於德國對外貿的依存度更低,在2017年,日本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3694萬億美元,德國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為2.623萬億美元。在2017年,日本的人口約1.268億,在世界人口排名中是11位,也算是人口大國。日本的國土面積雖然只有約38萬平方公里,並且資源匱乏,但是日本這個島國南北狹長,所控制的水域的面積廣大,日本人具有“精細”的性格,在精密儀器等科技領域發達,發展到今天,日本的自衛隊的實力在全球也是不容小覷。那麼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一旦美國不再“控制”它,給它“鬆綁”後,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是應該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和實力,由於國土面積不夠巨大,至少可以成為“微型超級大國”。

但是日本是成不了超級大國的,有兩個原因。第一,日本不具備做“老大”的“國家性格”。超級大國是全球的領導者或者是領導者之一,而日本卻缺乏胸懷和大度,就是到現在,日本在對待二戰中的侵略歷史時依然遮遮掩掩,不能做到徹底的承認和反思,日本右翼勢力甚至不斷美化其過去的侵略歷史。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它的島嶼狹窄,資源匱乏,日本國民性格存在狹隘心理,同時又具有勤勞和精細的性格,同時日本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小國,崇拜強者,善於吸收別國的制度和文化。公元645年,日本向周邊大國學習,進行了大化改新,對周邊大國的制度、語言文字文化等等領域進行了極大的吸收和改良。當世界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後,在1868年,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並一躍成為了亞洲的列強,日本的吸收和改良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但日本文化體系中真正屬於自己原創的本土文化佔的比例並不大,加上日本的島嶼狹窄資源匱乏,又使得日本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就會對強者崇拜,自卑心理的另一面就是自負,就會排外,日本對外國移民上限制比較嚴格,大和民族在日本具有絕對主體地位。你強大時,它崇拜你,你落後,它欺負你,這就是這種雙重國家性格的體現。

第二,日本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趨勢日趨明顯,如果沒有合理的應對措施,在半個世紀內,日本的人口將會嚴重下降。從1872年以來,日本人口是一直增長的,1872年日本的人口數量是0.3311億,到2010年,其人口就達到了峰值,人口是1.2807億,此後人口就逐年降低。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日本年輕人對結婚和生育的意願越來越低,“獨身主義”已經成為了日本朝野最為頭疼的事情。日本的老齡化趨勢也日漸嚴重,並且日本人也比較長壽,平均壽命預期在80歲以上。面對嚴峻的人口問題,日本又不太願意大規模地吸收移民。倘若日本政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辦法,那麼按照現在的趨勢,在半個世紀內,日本人口將會出現嚴重的下降。無論是超級大國還是一般大國,人都是最重要和最活躍的因素,沒有了人就沒有了一切,在未來,一個老態龍鍾人口稀少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歡迎指正


十三叔看歷史


有可能。一方面超級大國的含義或指標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種相對概念

,另一方面日本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的發展優勢其實是被低估的。

“超級大國”(Superpower)一詞是較為晚近出現的一個國際政治詞彙,並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大體上指的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特別強大,有能力在世界上任何區域投送支配性力量,從而可以左右世界事務的全球性霸權。“超級大國”的概念源於較早的“列強”(powers)和“大國”(great power),簡單講就是列強當中實力特別強的那一個(或幾個),因此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不同的時期有不一樣的具體標準。

這個概念首次在國際上應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國和蘇聯是公認的三個超級大國。其中,英國倚仗遍佈全球的日不落帝國遺產,美國有全球過半的工業產能和領先科技,蘇聯憑藉鋼鐵洪流和佔領區的工業潛力。僅僅過了十年,經歷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後的英國正式就退出了超級大國的行列。

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超級大國的標準變成了延續至今的超大核武庫、常規軍力優勢、意識形態領導力、人口、國土面積、工業和科技實力等。所謂的兩極格局指的就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導全球局勢的狀態,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蘇聯解體。而後美國開始領導單極世界,直至今日。

也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觀點認為,超級大國並不單指現代國家,歷史上能夠統治和控制廣大地域、對人類文明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帝國都是超級大國,比如波斯帝國、羅馬帝國、蒙古帝國、漢唐帝國等。

將上述的幾個標準提煉一下,或許可以將“超級大國”定義為,在特定的科技發展水平下,能夠在相應地理空間和歷史時段內具備支配性地位國家。相應的,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上面提到的歷史上著名的這些大帝國就是當時的超級大國;在大航海時代之後,超級大國則必須是全球性的;而將來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後,超級大國至少也應該是跨行星的。

有點扯遠了,回到題目本身。如果日本不受限制的發展經濟、軍事、科技、工業、核武器等,實際上補足的是其目前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短板,而軍事取決於政治和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成為超級大國的主要障礙就是經濟(規模和質量)。

日本的科技水平居於世界前列,目前其經濟總量主要受限於人口規模。由於人口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強,再加上人口增長率的差距(日本已經連續數年人口負增長),剔除匯率影響日本很難達到與美國旗鼓相當的規模。這種思路也是中國和印度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的主要依據。

也正因為日本的科技領先,其依靠科技紅利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又增加了幾分。歷史上幾次科技革命的引領國家都獲得了生產效率的

爆發式提升和與之相對應的國力優勢,而使人口數量的重要性讓位於人口素質。最典型例子的就是日不落帝國,而且英國本土的面積和人口規模都不如日本,所以單純從這兩個方面否定日本的發展潛力是站不住腳的。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其他主要國家的絕對實力出現重大衰退,而日本的絕對實力保持穩定,其相對實力就會大幅提升,進而成為超級大國。主要的可能性有大規模戰爭、傳染病和自然災害等,當然也可能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跟高達關係好。

另外,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日本的人口構成中有一個隱藏優勢,那就是族群和宗教單一。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這個特點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優勢。具體的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用戶52240472254


日本與超級大國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這個問題連想都不要去想它。


日本擺脫美國的控制也是一個偽命題,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要知道,表面上日美是同盟關係,但實際上美國害怕日本比害怕蘇聯或害怕中國更甚,只不過是美國表面的強大及暫時對日本的有效控制而使這種害怕得到了掩蓋而已。拿一個形象的比喻,要是捱了你兩刀並留下明顯的傷痕,你見到這個人表面上看是蹬高氣傲的,其實心裡肯定會發毛。日本可是被美國打殘的,而且捱了兩顆原子彈,這筆賬只要人類存在,就永遠消彌不了。


日本最終會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大兵最終肯定會退出日本,但與其說是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控制,倒不如說是中國擺脫美國的鉗制。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中國當然不可能會讓美國在自己家門口揚武耀威,最終美國肯定會與中國談妥,從而使自己能夠體面地退出西太平洋。不過這種情況的出現前提條件是中國在西太與東亞地區有絕對的權威和控制力,能夠完全填補美國退出後在西太與東亞的權力真空。也就是說美國退出日本,中國會進行權力管控,或許中國不會在日本駐軍,但日本肯定會受到中國絕對的震懾。因而這不能視為日本擺脫了美國的控制,而更應該認為是美國借中國的勢間接控制日本。當然,中國聯合日本對抗美國、或者縱容日本對抗美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相當長的時間,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及安全防衛也很難受到挑釁,在這個時間裡,日本依然會無時不刻地感受到了美國的存在。

也就是說日本脫離美國的實際控制,卻會面臨中國的現實震懾,而且在可以預判的時間裡,日本很難擺脫這種命運。

那麼,日本與中國修好了,並且中國和美國給予日本足夠的支持和幫助,日本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呢?這顯然是不能的,歷史上日本的所謂強大隻不過是一種狂妄與無知,並且最終的結局也很難看。比如發起對中國的侵略和狂瘋的二戰,結局是差一點被肢解。還有經濟的崛起信誓旦旦要超越美國,但美國來一場經濟革命,日本就陷進了二十多年的經濟沉淪。不管從經濟、面積、人口、創新、軍事等,日本都缺乏成為超級大國的基本支撐,所以說日本與超級大國沒有任何關聯,最好連想都不要去想,這還能夠創造一個有利於日本發展的國際環境。

其實,日本的經濟能力並不可怕、軍國主義也不可怕。日本在世界上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是她的天皇,究竟一個有著兩千年曆史的皇族還是能夠讓世人敬重的,我隱隱覺得日本的皇族至少還能存活幾千年,不過最終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文化權威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