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成名作是哪一首?最能代表李白詩歌藝術又是哪首詩?

窗外的白楊


李白真正的成名作,當從其“謫仙人”稱號的起源說起。“謫仙人”的稱號和一首詩、一個人有關。這首詩是《蜀道難》,這個人是“賀知章” ,這裡有一個金龜換酒的典故。



被低估的初盛唐名人——賀知章

提到賀知章,很多人對他的瞭解也就是一首《詠柳》、兩首《回鄉偶書》那麼簡單,現在來看很多詩人的詩也不比他差勁。但是我們來看看賀知章在李白那個時代的地位:

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並稱“飲中八仙”;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王維等並稱“仙宗十友”。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和他並列的人就知道,賀知章在初盛唐文壇的地位,雖說達不到文壇泰斗的程度,但也絕對是吆五喝六的存在。


初出茅廬的謫仙人——李白

李白一生幾次入長安,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一入、二入、三入都有人堅持,從現狀來看,還是二入長安說比較被人接受。故事就發生在李白從蜀地剛剛出來進入長安的時候。

李白是有粉絲的,追星族不少,也會傳播他的詩作,但是隻是小有名氣而已,並翻不起什麼大浪花,這也和古代傳播速度實在太慢有關。只是在一片區域流傳,還沒有達到天下皆知的程度。

小有名氣的李白到長安來,一說是他干謁當時的達官顯貴賀知章(就是想走後門),一說是賀知章讀過李白的作品,去見這個年輕人,不管怎麼說兩個人見到了。賀知章就向李白要新作品,李白就給了他一篇近日寫出來還沒有流傳的《蜀道難》。結果賀知章“讀未竟,稱讚者數四,號為‘謫仙人’”,兩人“解金龜換酒”,痛飲大醉。

這在當時就不得了了,文壇上頂尖的人物說李白的作品好,並且還冠上了“謫仙人”這一稱號,李白自然聲名大振,作品傳播速度陡然劇增,天下聞名只是時間長短罷了。後來李白被稱為“詩仙”也與此有關。

由此可見,《蜀道難》實為李白的成名作。

一首作品不如八字評語

至於說哪一首最能代表其藝術成就,我認為沒有一首詩可以完全代表得了李白。他雖然古風樂府最佳,但絕句也在古今詩壇排得上名號,律詩雖少但質量也都不錯。有人說他絕句、律詩寫得一般,那是因為和他自己的古風樂府比較而言的,這要是放在別的詩人作品裡都足以流傳千古的。黃金混在一堆寶石裡面,自然就顯得沒有那麼值錢了。



李白給我們的驚訝就在於傳世名作的量產,彷彿提筆就來。要是李白寫詩還要苦思冥想許久,那就不是我們心中的李白了。

所以,我認為與其用一首具體的作品來代表其藝術成就,還真不如文壇上公認的八字評語:“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待曉兒


李白成名作,因為咱也沒在盛唐待過,所以不知道李大仙在他那個時候的成名作是啥

但你要問的是李白在當代人心中的成名作是啥那就好回答了。咱一年級時領到語文課本,打開嘩的一看,只見得一首《靜夜思》赫然在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媽耶,床前有月光還好懂,可能是沒拉窗簾唄!咋滴這還地上打了霜?然後也不知道他怎麼想要抬頭看月亮,可能是要數綿羊吧!結果人家低頭就思故鄉,那時候咱也不明白為啥古代人看完月亮就非得思故鄉。


後來語文老師講課文講到這一篇,先是在黑板上進行板書寫下了這首詩,然後又寫什麼這首《靜夜思》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讓我們抄在書上。至於這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反正在我和我的同齡人心中,一個叫李白的唐朝詩人就這麼出道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只是他和我們發生過的第一次交集而已。

後來這位李大仙到處遊玩,又寫了什麼: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就在咱還沒搞明白為啥香爐裡面冒的是紫煙,還沒理解這銀河怎麼就撲通一下從天上掉下來了,李白又說有一個叫汪倫的朋友給他送行: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這麼一寫還順便把汪倫給捧火了,桃花潭水那麼深,我們當時都以為李白淹死了,為這麼一位詩壇巨星的英年早逝感到深深惋惜。



結果李大仙又出現在了初中課本里: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那時候咱也還是不曉得尼瑪的啥意思,只記得老師和我們說這個第二句裡“隨”字、“入”字用的好,什麼由靜變動,什麼突出了宏偉的氣勢,反正你背下來就完事。

再後來李白的作品就更多了,什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蜀道難,難如上青天”……

至於題主問的李白最具代表作是哪首,這個就眾口難調了,個人最喜歡這首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個人感覺這首詩裡每一句都厲害的不行,李白的詩學過的沒學過的我也背過不少,但還真挑不出哪首最具代表性,畢竟人家的詩幾乎都是經典,各位覺得哪首最有代表性呢?在下方留言討論吧!

【我是歷史中簡堂觀點君,歡迎關注我】


歷史中簡堂觀點君


李白的成名作品應該屬於樂府詩《蜀道難》。

李白出生於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初到長安城去拜訪賀知章,就把此詩給賀知章看,賀知章看5後不禁感嘆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其為‘謫仙’,並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

李白的思想深受黃老列莊的影響,著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大多是醉酒時所寫,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

廣泛採用誇張、比喻、擬人、象徵等手法,又藉助幻想或神仙傳說構成浪漫主義雄奇的藝術境界,在讀李白的詩歌時候,我都會感到他的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杜甫都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正是因為李白詩歌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

在筆者看來,最能代表李白詩歌藝術成就的還是《蜀道難》,其詩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開創意義。





維克托AE


成名詩還真不知,詩仙好詩佳作太多,覺得最豪氣的是《將進酒》中幾句寫的大氣。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何等豪氣,視錢財為浮雲,現代的人難做到。有的人活著希望錢來越多,能掙錢卻很看重錢,慾望多一分都不算富人。

有的人為錢挖空心思,掙不到多錢卻看重錢。

慾望大於能力,為錢奔走所累。

能掙到一定的錢,低物慾,心向上,常感恩,慾望少一分都不算窮人。

詩中意境有指引,有深遠的指引性。





書漫007


李白,字太白,諡號"詩仙",唐代著名詩人,與"詩聖"杜甫齊名,並稱"李杜"。史載"其詩失之八九",而現存後世收錄之詩近千首,可見其平生所作,逾萬首之多,其人好酒善交,其詩浪漫豪放,若說成名之作,難以考證,但最廣為人知句,應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前句寫景氣勢磅礴,後句抒情孤傲凜然,在此不作贅述。

本人認為,其文學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當屬《將進酒》一首,開篇奮筆疾書,起承轉折如訴,抑揚頓挫有聲,把人生易逝之曠世悲情,書寫表達得淋漓盡致,婉嘆而不沉淪,篇幅洋洋灑灑,詩文節律變幻,令人心潮起伏,血脈憤張,如酒之甘烈,似鍾之迴旋,可以肯定地說,全詩是李白自身生世追求的表述,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有著懷才不遇而玩世不恭的心理暗示。



騰達意根木藝苑


筆者認為李白的成名作是《蜀道難》,最能代表李白詩歌藝術的是《夢遊天姥吟留別》。


一、李白最早比較有名的詩歌是《大鵬賦》。這首詩是李白第一次出蜀遠遊時寫成的,詩人託物詠志,以大鵬自比,表達了要“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遠大抱負和豪邁氣概。雖然在此之前,詩人還寫過有名的《峨眉山月歌》《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靜夜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烏棲曲》等,但較之《大鵬賦》所蘊涵的深刻意義和鮮明的個性色彩,這些詩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不過,《大鵬賦》還不是成名之作,因為遠在長安文化中心的那些文化大老還不知道李白是何許人也。

二、李白的成名作是《蜀道難》。李白自負有經天緯地之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出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便是李白的自我寫照。詩人胸懷偉大的政治抱負,始刻準備躋身長安的政治中心。第一次到達長安後,就去拜謁了大詩人賀知章,並把他的得意之作《蜀道難》呈給賀知章看。賀知章驚呼李白不是凡人胎骨,是天上的太白星精,於是戲稱他為“謫仙人”。此時的賀知章已經八十多歲,仍然是朝廷重臣,深得皇上厚愛,他對李白的讚賞,讓李白一夜成名。從此,長安城內無人不曉“謫仙人”和《蜀道難》。


三、李白的代表作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以獨特的成就將中國詩歌藝術推上了巔峰,開啟了盛唐詩歌時代。他的傳世之作有1100首,主要以樂府詩著稱,《夢遊天姥吟留別》便是其中的名篇,最能代表李白的風格。這首詩激情噴湧,想象豐富,文筆恣肆,或驟起驟落,或行雲流水,或雷霆萬鈞,或朗月清風,集中體現了詩人的天才氣質和個性魅力以及嚮往仙境,對抗權貴的思想。因其代表性和重要性,被選入了我國的中學課本。


傍花前川


李白的成名作我覺得應該是《靜夜思》,因為這首詩很簡單、通俗易懂,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搖頭晃腦地大聲朗誦,大人們就更不用說了,誰不知道這首思鄉曲啊?夠有名了吧?所以成名作是——《靜夜思》。


李白是我們大唐著名大詩人。

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有《將進酒》《靜夜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望天門山》、《月下獨酌》、《關山月》、《夜宿山寺》、《早發白帝城》、《秋浦歌》、《長相思》等等





若要那麼多的好詩裡選出一首最能代表李白詩歌藝術的,我選他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香爐就是廬山香爐峰,山峰尖圓,李白把香爐峰比作香爐,把太陽曬著的紫霞雲霧比作紫煙,把香爐峰寫得很美,浪漫吧?再看看瀑布,用了個“掛”字,擬人的寫法,瀑布飛出徑直而下,寫出山峰又高又陡,好象是銀河從天上直落到地面,真是很神奇。




夢190234205


李白,江湖人稱“詩仙”,可想而知他的作品影響深遠。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隨口吟詩幾句。

其中有一首杜甫稱讚李白的詩,名曰《飲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不僅杜甫欣賞他,還有白居易、辛棄疾、鄭谷、齊己等也從內心敬佩他。

言而總之,我覺得李白最有名的一首詩是這首《將進酒》其中有幾句我非常喜歡“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青年作者一道


這個我認為是《蜀道難》。

大家都知道一個問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李白為詩仙。其實這個“仙”的稱號,應該是當時人給的,這個人是賀知章,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

《新唐書.李白傳》:“李白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

這個是李白傳的記載,可以看出是賀知章稱其“仙人”。

這件事在孟棨的《本事詩·高逸》中記載的更詳細一些:“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聲譽光赫。賀又見其《烏棲曲》,歎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

既然題主問了成名詩,那麼我認為這首詩應該算,既成李白之名,又封李白仙號,實至名歸。


語文老師28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