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对三年后的自己有什么要求

这句话同样可以引申为3年后将成为怎样的自己。同样是3年后,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不同生长状态。今天主要分享一个思维方式,如果掌握并受用3年后的你会变得与众不同。

你想对三年后的自己有什么要求


工作中1对1服务过上千位学员,在我的教学案例中,有50%的学员是工作在6年以上,有50%的学员是工作1-3年,年龄跨度从17岁的高中生到43岁+的中年砥柱,从工作属性上处于不同的行业,从年龄上都处于不同的时代,工作中也处于不同的角色,职业发展中也因不同的问题而感到人生发展的困惑,但几百位案例,让我从这些“有不同成长困惑”的学员中发现了一些“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是我们在未来三年需要刻意学习和改变的。

提升思维的格局:线性思维与指数级思维

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类比为局部思维和全局思维。比如有很多同学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在目前所在公司发展遇到瓶颈”,而所谓的瓶颈很多是岗位没有价值、领导关系处理不好、公司太小、领导不安排给自己重要的工作、或主观上“我觉得公司没有发展”等等,解决的办法就是离职换一个新公司。这是典型的通过“线性思维或局部思维”解决问题的模式。

自己与岗位之间、自己与领导之间、自己与那份重要的工作之间,只是单一的直线,并且是“可视”的范围内评判眼前这份工作的利弊,就进入了一个误区,正如曾经有位80年学员,他来找到我时,已经工作15年左右,目前面临“有市无价”的窘境,甚至接到的offer已经低于之前的薪酬的工作,职业困惑的原因自己也清楚,就是在过去的工作选择标准中,一直是以薪水为衡量目标,哪家工资给的高是其选择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就是明显的线性思维或局部思维。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入任何一家公司,我们都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做判断,首先是能够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从未来3-5年的角度看行业的短期趋势,行业的趋势决定了这个公司3-5年的发展情况,从而决定了我们所在岗位的成长机会和成长动力。

一个人的发展不是取决于单一的岗位,而是从行业发展纵深到公司发展,再到我们被赋予的岗位上,而同样的岗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拉开人与人的差距。

工作3-5年的年轻职场人觉得自己在做一份没有竞争力的工作,和工作8年以上的职场人觉得已经失去了职场核心竞争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恰恰是只从“岗位本身”这一局部的线性思维出发。

罗嗦半天我们该讲干货了,在职场中如何把自己置身于有发展的“境地”,只需要把一张图植入大脑。

组织架构图

这是在任何公司任何岗位都不难获取的一张图,但有多少人会善于利用呢?一张组织架构图传递了诸多重要信息,我先从4各方面做个阐述。

1、我所在的部门(局部)

入职第一个讯息,是我知道自己所在的部门和岗位,很多人到这里就停止了思考,我做好本职工作,这份工作本身能为自己带来哪些提升,重心都会停留在本岗位上。这时候如果纵深的去考虑,我所在部门处于公司整体板块的什么位置呢?未来三年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对人才有哪些特殊要求?想到这里就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2、公司整体业务结构(整体)

在新员工培训会上我们就会接触到公司较全面的信息,比如组织的架构构成情况,各业务板块发展布局,及板块之间的业务关系,这些有关公司发展的公众和表面信息,加入公司3个月内,我们有必要以“透视”的视角穿透性的去观察公司的全貌,因为大型集团存在更多的发展机会,即便是初创期的小公司,了解下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也是提前让自己有所准备。

比如一个财务部门的经理,了解到公司三年后即将上市,在上市前后公司需要储备在资本领域的财务方面的人才,那现在的你就可以的进行远期规划,为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储备库人才而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实现在一个公司内部螺旋式的成长晋升。

3、公司核心业务的布局(主要矛盾)

每个公司某一个阶段都会重心业务和辅助业务,一般的时间周期是1-3年,这个周期内,人才需求、业务扩张相对会集中在本板块,如果恰好在这个板块,我们直接受益,如果恰好在关联部门或辅助部门,当我们了解企业核心动态后,自己主观上就能够善于接收相关的讯息,至少能够做到知晓了重要信息,虽然不是重要参与人,但会触发自己新的思考,我将来是不是也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发展,起码避免了自己不满足于当下又不知道新的目标在哪里的困惑,这样的思维能够建立自己寻找新目标、更了解业务规则的思考能力。

4、组织架构改变背后的秘密(矛盾的主要方面)

每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都蕴含着公司业务的变化和人才的重新布局,更是公司发展的趋势变化的呈现。哪个部门负责人走了、谁又被调到新的部门、公司新聘用的高管是谁,大多数人觉得这个细节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实际上背后有可能蕴含着新的行业趋势、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可以给我们自我提升和寻找新目标的信号。或者及早的看出公司发展困难程度,来决策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有多少是有效工作,为减少时间的荒废,是不是需要跨部门轮岗,在内部寻找新的机会,如果能预测到这只是短期受政策影响而导致业务进展缓慢,同行业公司均受到影响呢?即便是离开,当了解公司发展的全貌后再决定离开也能避免“盲目”。

以上主要强调避免用局部的线性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掌握了这个思考模型,自然就是掌握了全局性指数级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型下,影响我们不同的决策,从而每一次选择的叠加构成了不同的人生。

如果说3年后你想对自己提出要求,现在就可以从提升思维格局开始。

本次内容如果对您有益,请轻轻的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