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輩子都用不上函數、微積分等知識,學習它們是浪費時間嗎?

一葦3950


看到一個質疑數學的了。

答過很多不願意學英語的題目,現在來答一個不願意學數學的題目。

之前說如果學英語沒用就不用學了,我們也說過,那數學也不用學,因為你真的只懂加減就行,而且這些技能不用在學校學,在社會上學就行了。

然後這些人又說,數學和物理是一切什麼科學的基礎。很老實說,如果他們這樣說都成立的話,那隻要你學科學,學到一個新高度,英語也成為必須學的了。最可笑的是,他們這樣說就好像是讓人家覺得他們的數學和物理很厲害了。多少人一說起英語就很痛苦,說英語誤了自己,原來自己可以成為人才,這就可笑了,國家真的不需要偏科的人呀 ,而且不偏科,全科優秀的人現在正享受著各科優秀帶來的好處,而那些說英語誤了他們的人卻還沉浸在痛苦當中,天天做夢都想著自己原來是人才,就是因為英語結果去搬磚了。

好了, 現在終於有個數學學得不好的說不想學微積分了,不過,我們也不是人人都學過微積分,起碼70-80後就很多人才沒讀高中的。這些知識真的不深造的人是沒必要學,學了也等於沒學的。現在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國家給你過獨木橋的機會,但不是人人都過得了,你過不了也不用死,就乖乖地回去從事一些層次較低的工作,這沒毛病。


教你孩子學英語


說句實話,事實就是沒用。

數學應用到工程上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最基礎的。這個話我不能說死,不能說絕對沒用,但是90%甚至更多是沒用的。高等數學我們學了,微積分,函數,極限,後面又學了矩陣,概率論,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等一系列高大上的課程,然後在工作中能真正應用多少我想只有自己心裡清楚。

我不能說學這些東西完全沒用,任何學習都是有用的,只是這樣性價比太低了。工作中可能會用到高等數學的一般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向人的工作一般不怎麼用這些工具。而工程師也不會用到太多的高等數學,因為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把理論知識變成設備,專注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理論基礎都是由教授級的專家提供的。即便是這些專業更多的也是拿數學現成的結論來用,雖然我們不願意這樣說,但這是個事實。

就說做設備的吧,理論上設計到了很多數學知識,包括矩陣,各種時域頻域的變換,還設計到傳遞函數,響應曲線,但是實際上呢這些都由專家在基礎方案中解決了。工程師要做的是如何選擇器件,如果實現這個方案,如何去做好設備的保護,如何去應對突發情況,如何滿足國家的行業標準。說到最後玩的還是加減乘除,其他的內容真的沒那麼重要。也許我這個說法讓人感覺到消極,可是這是事實啊,做理論這一塊兒工程師做的比教授好的概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另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工程師把這個方案理解到世界前沿水平,那估計這款方案早就被市場淘汰了。

數學應該學,但花這麼大的精力確實很浪費,術業有專攻,我們學的太多看起來是想精益求精,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理工科的人應該更多的專注於本專業的學習,然後偶爾學學人文科學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學數學個人認為真沒那個必要。


雲淡風輕267976116


我先說下國外的數學課本:有一年去美國在朋友那裡看了他們公立學校大概是相當於國內初二年級,他們才學習簡單三角形的一些知識非常簡單相當於我們四五年級的難度,而且幾乎沒有作業。但是不妨礙美國科技還有其他很多地方都比中國要先進,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教育真的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高等數學還有化學不知道多個人可以在工作當中用到?至少高等數學應該刪除,化學掌握簡單的就可以了。我們的學生是萬金油什麼都學,大多什麼都不精,不注重對孩子獨立能力、創造能力、想象力的培養,為考試而學,大學多數是混畢業證高分低能比比皆是,這也是很多家長讓孩子出國學習的重要原因,中小學10年足夠,大學專業知識可以多上五年都可以。


我man我run


很多人不是用不上,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從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職業,都能用到數學,只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連數學都不懂,怎麼談得上數學意識呢?數學幾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絕非誇大其詞。

一個開小賣店的老闆,可以通過各品類商品的銷售數據計算商品週轉週期,並結合自己的現金流,建立最優庫存;也可以通過顧客的數量、類型、消費金額、消費商品品類分佈、毛利貢獻、消費頻次這些數據,來建立最優的貨品組合,也可以制訂合理的促銷策略;還可以觀察、收集附近同類競爭商家的人流量、商品品類、進貨頻率,制訂競爭策略。這些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能夠解決的,需要用到微積分、概率和統計。

既然說得這麼牛逼,那為什麼小賣店的老闆不這麼做呢?一是可能因為絕大多數人不懂數學,只會靠豐富的經驗來經營;二是即使懂數學,也未必值得這麼做,因為一個小賣店算計得再精明,它的盈利受區域限制也是有天花板的。多得的利益未必與如此精密計算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相匹配。

同理,一個遊戲玩家,可以記錄下多組攻擊力數值、攻擊對象的護甲值數據、實際傷害數值,計算出攻擊轉化為傷害的公式;一個賭徒可以根據賭博規則計算自己贏錢的概率和期望收益。

哪怕是一個研究歷史的純文科的研究人員,也可以根據歷史上多場戰爭雙方在經濟、人力、科技等因素的數據,來建立數學模型,以找到戰爭勝負結果與這些因素的數量關係。

所以你看,數學無處不在,在理論上它對所有人都是有用的。


HR洞察


一、買菜用不到函數,用不到微積分,那你就不想學了嗎?

工地搬磚用不到歷史,打醬油不需要生物化學。

這種說法就像我們吃饅頭,吃了前面三個覺得還欠一點,吃到第四個終於飽了,然後一拍腦袋:早知道我就吃這第四個饅頭就好了,前面那三個都白吃了。

如果你想做個混吃等死之輩,就會發現這世上的一切對你來說都沒用!

二、勳哥認為:

1、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我們的思維。

學習諸般晦澀知識,目的是讓你捕捉到極為抽象的原理,開發你的大腦,

讓我們走出下愚的死循環,步入到上智的境界!

其實學東西沒必要去質疑什麼,學會了就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

數學鍛鍊人的邏輯能力,物理鍛鍊人的創造能力,

化學則可以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讓你看清事物的本質。

2、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說: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

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3、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訓練,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數學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

買菜是隻用到加減乘除,

一斤韭菜三塊五,兩斤七塊錢。妥妥的,沒毛病! 用不到二次函數,

沒錯。學會了加減乘除的你已經可以去買菜了,

但是你除了需要會買菜,難道不想會點別的什麼嗎?

學習高等數學,是為了鍛鍊邏輯思維能力,讓你將來可以成為優秀的法官,工程師,醫生,教師。

4、學習,讓我們成長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時,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被自己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內化為我們的骨骼和血肉。


學習最終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除了“信息”“知識”,可能更多是一種做事習慣、思考方式的養成,並不是為了今天就能產出或用到,而是為了積累出將來的複利效應。

難道你希望今後自己成為只會買菜的人嗎?


志願填報找勳哥


這就好比,一個人每天都要吃三頓飯一樣,有一天忽然不吃了,你就會餓。

同樣的,如果你沒有學習微積分,不瞭解微積分,甚至聞所未聞,那麼你在知識領域,就缺少了重要的一塊內容。

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知識上重要的內容,沒有學習微積分,你就進不了許多先進科學的大門。你掌握了它,許多工程應用、數理化理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現在許多大學的課程中,一般除了藝術課等特殊的專業,在大一階段,甚至一些地區,高中就有微積分教學。

因為微積分太重要了。數學因為微積分的誕生,產生了重要的變化,現代數學才得以迎來新的發展;接著,物理學上的許多重要內容,都是依據微積分的內容,才得以發展,所以大家常說物理和數學是不分家的。

(牛頓)

如,大家現在最熟悉的萬有引力定律,直線運動,電磁波的一些規律,都是牛頓、麥克斯韋依據微積分的思想、數學方法得出的結論,因而後來的科學家們,才得以構建了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新事物,如無線通訊、人造衛星衛星、太空飛船等等。

這是微積分在科學上的用途,如果不做科學之類的研究,生活中的微積分還有什麼用呢?

答案是,微積分依然有用。

微積分給了大家一個思考問題的新角度,那就是化曲為直,從局部理解、到整體變化的思維轉變。這是一種做事、思考的新方法、新思路。

<strong>

在微積分看來,一段無論如何彎曲的線條,當你把它無限縮小時,它就是直線了,你就能找到對應的函數公式來計算、這一條條微小直線所包圍的面積、體積,或者這一條條微小直線所形成的曲線長度。

這就是一種理解事物的思想轉變,本來表面是彎曲的、凌亂的東西,當我們從細小處出發,就能找到這凌亂事物的最小單元的特徵、脈絡,然後順著這最小單元出發,你就看發現所有凌亂事物的本質。

具體來說,你在生活中面對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情,弄得你也是頭昏腦漲,這時,你不妨就從最初的一件小事來思考、總結,找到方法、規律,最後再慢慢延展到其它事情來。

這時,你可能就會明白了。知識上的東西,雖然許多時候並不能給你生活上太多的使用價值,但它會給你許多新的見解、思路,讓你面對許多東西的時候,能夠更好的處理。而微積分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這樣。


歲七夸父


函數,微積分,都是高等數學的內容,一般的理工科學生都要學習,它是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預算的基本工具。

如果你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碩,讀博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高等數學是必須的課程,如果你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那高等數學基本沒用。

但是,中國的本科教育氾濫,過分的擴招本科生,導致很多本科生最終走向社會都是基本的一線工人,其實,當一個普通工人根本不需要本科,直接讀專科,技術,職業學院學習一種技能更實用。

所以說,大幅度擴招本科,這是人才的浪費,也是孩子青春的浪費。


紅茶邸


唉,人就是這樣:不讓你學,你會高呼教育的平等性,甚至想方設法花錢學;讓你學,有的說難、有的說累、反問學了一整有什麼用?

教育就是購買將未來的可能性,注意,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學微積分只是增加了職業選擇的寬度,你當然可以選不需要微積分的那條路,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的選擇讓微積分無用,不是微積分沒有用。這就相當於,你購買了一張去往微積分應用花園的門票,卻在花園門口撂了地攤,沒有使用這張門票。但門票還在,如果保存完好,你也許還可以進花園。

微積分(包括 函數 等)不是集合論、範疇論、拓撲、數論,這些抽象的數學,它不僅是科技的基礎,也是統計的基礎,後者有滲透到金融、管理、檢測、醫療、生物、AI 等各種行業。微積分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所以微積分很有用。

另外,學數學還可以提供一些理性的思維方式,當你碰到人生難題時,多些思考方式,就多些克服困難的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學數學就像,學哲學、學國學,一樣。

最後,真的是很多人都學過微積分嗎?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不好下這個結論。


思考思考的動物


這個問題的描述中談到人人都學過微積分,這就有些誇張了,連歐美髮達國家也實現不了。就是大學生,也不是人人都會學微積分的,很多人專業都不用去學高等數學的。

何況中國的本科生才占人口的4%,裡面理工,經濟金融管理等需要高數的專業又只部分比例,所以能學習微積分的人也算是很少數一部分了。

所以即使是大學生, 也是部分專業才會學習微積分。特別對於理工科大學生,高等數學當然就是必修課程,屬於專業的基本工具,如果不學習數學,基本很難深入的學習。微積分這樣的基礎,在理科生今後日常的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本人物理專業,我想說的得是大學物理課本,打開來看都是公式好嗎,大部分時間是拿著物理書,學著數學課,從微積分到複變函數數理方程,數學不好,念得會很痛苦的。

所以大多數人學到高中數學就夠了,已經可以起到鍛鍊思維,提高邏輯分析能力的作用。但對於大部分理工科學生,數學是門工具,不學習就掛科,走面的路很難走下去。


量子實驗室


函數肯定是要學的啊,在數學中可以說是非常基礎的了,y=f(x),我不相信你平時用不到。

微積分是高等數學中的,但平時有時候會用到求最小值、最大值的問題,對不,還是有應用的。

不過,這些應用都是非常淺顯的,所以,我覺得吧,題主說的有那麼一些的道理,除了以後從事科研,或者是搞程序算法的,或者是搞工程的,這些會用到,之外的話,就大概率用不到了,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遺忘。

數學本身就是抽象的,而且還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而來,這就決定了數學在日常平民百姓生活中應用較少,買菜做生意,有計算器會個簡單的加減乘除即可。

但數學是基礎,邏輯思維的培養對以後發展也有諸多好處,再者來說,誰都不能確定你以後從事什麼工作,會不會用到,況且,現在數學已經發展到很高的層次了,高數並不高,還有比它更高的,我們總不能上了大學還溫習高中、初中的數學知識吧,換個比喻吧,300年後的高中數學教材,現在的大學生肯定太多看不懂。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