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董卿分享了自己原生態家庭對自己的傷害,即使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小成就,但是還是會存在自卑,不自信,過於嚴格要求孩子,看似是讓孩子更優秀的教育方式實際上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大的。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同樣的事例用在企業的管理中也是一樣,過於嚴格或者是過度管理,也是極大地限制員工的發展,企業和家庭對員工來說是不一樣的,也就是即使是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孩子是很少會離開家庭,他們之間是血源的連接,而企業和員工之間是僱傭關係,隨時可以解除關係。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很多企業都在感嘆環境不好,競爭力強,生意很難做,但是企業最容易忽略的問題是管理問題,大多數企業倒閉歸為市場不行,競爭力太強,但是很少會看到自己內部存在什麼問題,不斷從外部尋找原因,對於企業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把內部管理的問題解決好,戰略和團隊。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平時很常見的管理模式,“家長式”“霸道總裁式”這是典型的過度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對員工的不信任,覺得員工沒有能力做好事情,典型過度管理是什麼?

遲到早退扣錢,把任務交代下去,員工不按照流程走,將面臨嚴厲處罰等等,員工只是去完成這件事情,並沒有發揮出自己能力,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導致員工失去信心,不敢嘗試新的工作方式,員工能力得不到提升,公司怎麼發展?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但是並不是說企業不管理是最好的方式,不管理的公司比過度管理死得還要快,原因是員工把工作做好了或者是工作做得不好,沒有一個標準,員工始終最在意的就是錢,當在分配錢的時候沒有標準和依據,員工心裡不舒服,有好的選擇肯定是會選擇跳槽,所以說管理是一門藝術,把度拿捏好才是精髓,只要你的管理方式能夠提升員工積極性、讓公司有錢賺,員工也做得開心,那麼這才好的。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想要員工做得開心無非就是錢到位了,工作開心了,就夠了,滿足這點就可以了,看上去很簡單,操作起來和困難,首先錢到位,實際上大多數老闆是願意拿錢出來,苦於不知道怎麼給,因為除了工資之外,其他福利對於員工是起到一種激勵的作用,大多數老闆發現錢給出去,激勵沒起到,反而是抱怨多,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不知道怎麼分錢最大的根源是沒有依據。

想要做到依據做到有據可依,這個“據”是指我們在量化員工工作之後,根據員工崗位職責制定關鍵目標和關鍵事件,以積分來衡量事件的權重,如下圖: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以2000為平衡點,做得好超出2000,做得不好,低於2000,積分量化的優勢在於知道員工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向還需要努力,這對提升員工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積分制管理在運用上很能提升員工的執行力,因為這種一種激勵機制,員工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在行為上,只要是有利於公司的行為均可以得到獎分,擺脫以懲罰為主的傳統管理模式,比如說員工工作任務提前完成+100分, 得到客戶好評+10分,主動留下來加班+20分,主動幫助同事+20分等,這些行為規則導入軟件,管理者可根據選擇積分事件進行獎分,員工也可以自己申請積分。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家長式”的管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把你的員工變成“庸才”

這些數據如果依靠人工去記錄,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最省事的辦法是依靠軟件,員工可以申請積分,管理者審批積分,時時查看員工工作情況,員工也可以查看自己的積分排名,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軟件真正做到工作提醒、工作分配以及工作獎扣分事件申請記錄、積分排名等,軟件讓工作更加透明化,更便利!

軟件瞭解體驗:點擊 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