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所大學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很難考上的,現在怎麼樣了?

野渡204777437


曾經有所大學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很難考上的,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這個學校在中國可以說是人才輩出的學校,他裡面畢業的好多學子,最後都當上了一些國家幹部,是一所出官職人員的紅色學校。這麼好的福利,誰不想去上呢?可是這所學校以上很難考上的,不是你想上,就可以去上的,要靠自己的成績,經過好多人的競爭,才能夠進去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你別看它只是一個學院,想要考入這個大學,你沒有超過一本線幾十分,想都不要想啊。它每年招收的學生分數有的比211還高,你可以想到它是有多難考,因為它的前面還有中國兩個字,就註定了這所學校有著不一般的教育水平。裡面有很多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們中有很多在國務院任職,瞭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在這樣有權威的領導下,你想不優秀就很難。所以想要進入這所優秀的學校,你只能好好學習了,只有通過激烈的競爭,才有可能走在那個學校裡面,聆聽教授的授課。

不過最近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收本科生了,它把很多的本科生都轉移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後也不會對本科招生了,所以想到考入這所大學的學子們,還是在大學多學習一些知識,好好上黨課,考研究生的時候,才有機會進入這所學校。這所學校裡面的老師有很高的級別,他們裡面的平均水平能夠達到博士學位,你想想,這是一所師資多麼強大的學校,現在想要考入這所學校還是要費一些力氣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是為了國家培養人才的,它受到中央的一致領導,最近有政策出臺,它將不會再招手本科生,以後的本科生的名額大多都就給中國社會科技大學,平均一下人才的分佈。不過他們還是招收研究生,對於想要當官的學生們,中國政治青年學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這個學校裡面,你只要表現的足夠優秀,那你將來很可能就是某個地方的行政人員,這個是有很大幾率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以前很難考上,現在通過研究生考試,你可以減少一部分的壓力,因為有很多人他們不考研,這樣就減少了競爭對手,自己考入這所學校的機會就會變大,有夢想的孩子們,千萬不要氣餒呀,只要你肯努力,這所學校也不是那麼難考,希望你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吧。


美麗的口袋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是一所冠以國字頭的大學,大家都知道,能夠冠以國字頭的大學,全國沒有幾所,所以都是很厲害的。但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有點特殊雖然被冠以國字頭,但是現在卻不招收本科生了。

之前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是提前批次,提前批次是不分幾本的。它的實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一本的。雖然被冠以青年政治學院名頭的院校很多,但公認最正宗和高檔次的還是坐落於首都北京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這所高校是共青團中央直屬、教育部與共青團中央共建的唯一一所重點高等院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最高學府,首都特色行業院校。以青年和政法為特色及優勢,涵蓋文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門類,被譽為”卓越青年人才的搖籃。

在以前本科招生階段,放棄985/211大學選擇中青院的學生數不勝數,在當時可以是最難考的雙非高校之一。學校的學習氛圍極其濃厚,由於本身就是吸納高分數高素質人才,學生們大都有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嚴謹認真的學習精神,很多該校畢業的學生也正在努力為全國人民服務中。而師資條件方面,基本主要以人大博士為主。部分院系,如法律,有非常濃重的人大痕跡。課程設置、教學和考試是比較嚴格,想有好成績,是需要花許多心思好好學習的,以至於馬列毛思中特,乃至計算機、體育課都要求甚嚴。在考研方面,也是北京考研重鎮,號稱人大、北大研究生預科班。



總的來說,是一所非常優秀的高等院校。

然而,這樣一所優質的社會人才教育基地據團中央所公佈“停辦本專科教育 轉至社科院大學。”學校時至今日還在論證深化改革的方案。現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在經過漫長的發展之後,實力也在不斷的增強,碩士點也在不斷的增多。這所以政法為主的院校,相信以後會辦的越來越好的。可以說不再招收本科生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依然是非常強大的。


大三老學長


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另一個學校。

河北青年幹部管理學院

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在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立,從1999年開始,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招收普通高職專科學生。學院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黃金商圈內的裕華區東南高教區。

單從名字來看,只是一個普通的專科學校,甚至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傳。但是,它的級別可不低。尤其是院長,不次於河北的重點大學。這些都源於它的另外一個身份:省團校。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再來說說,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為什麼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因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同樣有另一個身份,是中央團校。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處北京四三環北路,距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都不遠,地理位置絕佳。這所學校的起源就是中央團校,在之前很多年,都是大學和團校,一套人馬,兩塊牌子。2017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再舉辦本科教育,但是他團校的職責還在,地址也依然沒有變動,還在原地西三環北路。

同樣的,每個省都有相應的省團校,每年的優秀畢業生是可以直接考到中央團校的,這也是它之前本科生的一個重要來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現狀

2017年之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本科和部分研究生,都轉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今後不會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名頭再招本科生,它的本科招生名額,平行給到了社科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會使用一部分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師資,但是絕大多數的師資,還都是社科院自己的,你可以理解成,這是兩所完全不同的大學,只是社科大接受了中青政的本科名額。

在2018年全國大學綜合排名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最新全國排名第389名,北京排名第35名。

我認識一個從省團校考到中央團校的學姐,還見過一個最近剛畢業的省團校的學生,聽聞現在這個學校還是不錯的,只是每個省考到中央團校的名額,還是有限,沒有一點組織領導能力,單單靠學習成績,基本是考不進去的。


鏽的鋼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位於我們的首都北京,成立於1985年12月,學校是在中央團校基礎上成立的。是共青團中央直屬、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共建的唯一一所重點高等院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最高學府,首都特色行業院校。



主要以“青年”和“政法”為特色及優勢,涵蓋文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人們將他譽為“卓越青年人才的搖籃”。那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他現在狀況如何了呢?


1、院系設置:現如今學校設有16個教學院系部,開辦14個本科專業,主要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門類。其中有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

2、師資力量:學校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56.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62.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6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名師6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15人等等。



3、學科建設:學校現如今有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涵蓋學術型碩士學位點19個,專業型碩士學位點5個。其中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學科。最為重點的學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工作。

4、學校排名:在2018年全國大學綜合排名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最新全國排名第389名,北京排名第35名。


由此可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在經過漫長的發展之後,他的實力也在不斷的增強,碩士點也在不斷的增多。這所以政法為主的院校,相信以後會辦的越來越好的!


優學優考策略


在國內高校圈內,可能多數人都會關注到985工程、211工程大學,甚至到近年來的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大家對這類高校的關注度非常高,畢竟這類高校代表著國內高校最頂尖的水平,他們無論是學校實力,還是學校的知名度方面都非常的高,在國內的認可度也相當不錯。

其實,除了這類高校之外,還有不少平時受關注比較低,在社會領域內的討論熱度也不高,但是他們在招生錄取中的分數卻不低,而且報考難度甚至超過了部分985工程大學,當然這類高校往往在畢業後的就業質量或者畢業生髮展前途比較好。比如:上海海事學院、外交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所關注度不高,但報考難度堪比985工程大學的高校,他就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這所高校雖然在國內高校圈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他身後的背景卻不俗,是團中央直屬管理的唯一一所高校,同時成為團中央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高等院校。

說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他的歷史卻如此輝煌,其校長基本上都是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兼任,而且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創建中央團校之初,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開啟了其發展的步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進入八十年代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正式批准設立,從此踏上了改革開放的新徵程,可以說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學校成為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卓越青年人才的搖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主要以青年和政法為特色,是團組織領導下的最高學府。學校目前的特色專業主要是以政法類專業為主,涵蓋了幾乎所有的文科類專業,主要開設了人文社科類專業,為國內政法界、經濟界等經濟社會領域培養了眾多人才。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歷來被譽為比較難考的“學院”之一,由於其每年的招生數量比較少,基本採用的是提前批招生,因此每年的招生錄取分數都比較高。他不單單招生規模比較小,而且並不會在所有省份都有招生計劃,在多數省份都沒有招生計劃,以2016年為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在全國的招生名額僅為1067,而且基本為提前批招生。在其自身實力與其所在地城市的特色魅力,而使得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招生錄取分數甚至高於部分211工程大學,這種不知名的學院派大學竟然能有這樣的成績,在國內高校圈內實在屬於少見。在考研方面,也是北京考研重鎮,號稱人大、北大研究生預科班。

在專業建設和師資力量方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實力也還算可以。擁有四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分別為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擁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師資力量方面,專任教師中具有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56.3%,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6人,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

在2017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本科專業和部分研究生專業併入中國社會學院大學,組成了國內人文社會實力最強的科研類大學。自此之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再招收本科教育,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組成部分,同時部分教師也隨之劃轉,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實力得到了擴充,也使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得到了延續。


東愛雨小公


生在中國,相信很多國人的官本位的思想比較濃重的,所以當出現“政治”這二字的時候,很自然的會聯想到官僚階級和政府領導層方面。那麼一所大學的名字如果是以“青年+政治”所命名,相信很多群眾和學生都會自然的聯想到其背後的政治意義和紅色色彩,也正是這樣的習慣性意識讓很多以後想走向仕途,為社會主義做出貢獻,為人民服務,一展家國抱負的學子對這類學校寄予厚望


那麼在我國以“青年政治”命名的大學一共是有3所的,其中在北京有兩所,分別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還有一所是在山東,叫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只有中青院是隸屬於團中央,也是所有大學中唯一隸屬於團中央的大學,所以它的地位是在這三所大學中最高的,那麼今天就來介紹下它吧

首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沒有太多的頭銜,既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大學,甚至省重點也不是。但是因為也是唯一共青團直屬,也是共青團和教育部唯一共建高校。更加是作為中國共青團的最高學府,前身是中央團校。因為依靠於背後共青團的背景,所以是享有比較高的學界和政治地位的。在以前本科招生階段,放棄985/211大學選擇中青院的學生數不勝數,在當時可以是最難考的雙非高校。


那麼在近十年以來,中青院這所大學的發展變化是怎樣的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在2017年中青院不在進行本專科招生,將原鄉的本科和研究生轉移至中國社科大,所以下面的內容還是以本科教育作為參考)

NO.1 學校地位基本上沒有大的波動

雖然說現在中青院已經將原先的研究生教育劃分入中國社科大,但是並不能說中青院合併至中國社科大,依舊是保留著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牌子,再者因為其創建基礎為1948年的中央團校(至今仍然沿用著兩個牌子,實行一套機構),是團中央幹部的主培訓基地,肩負著為黨和國家事業提供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承擔著高校教育和培養共青團幹部的雙重任務。由中青院的歷任校長就可以看出,一般都是由共青團第一書記處書記兼任(比如說胡錦濤、李克強等),所以其地位是沒有大變化的。

NO.2 生源質量相較於以前有明顯的下滑

舉起一個例子來說明在以前中青院招生的巔峰吧,在1994年7月,根據8個省市的招生統計,能夠達到中青院分數線的學生共計有5000人,但是招生名額只有50個,相當於1:100。其中湖南省上線277人,但是隻招6人,在中青院湖南招生辦的老師遭到學生和家長的“圍攻”說情.<strong>

中青院因為其背後共青團的紅色背景和提前批招生,讓不少考生以為中青院的辦學性質會類似於軍校那樣奉獻國家的關榮使命,對自己以後進入仕途有幫助。在以前信息比較不發達,互聯網發展處於萌芽的時期

,很多關於中青院的信息都是不全面和不準確的,所以在當時所招收的學生基本上都是985、211級別的學生,特別是對於山東和河南這兩個高考大省(省內的優質高校資源比較匱乏),所以中青院在這兩個省份的招生質量簡直不要太好,它的社科和人文類專業錄取分數曾一度逼近北大。身邊的同學不少是市級狀元,縣級狀元更加多,當然還有很多學生是以清北的分數選擇了中青院。

但是現在隨著互聯網信息的普及,越來越來關於中青院準確的信息流出,加之中青院的就業質量並沒有像考生想象中的那樣完美,除了首屆學生得到老教授的提攜,得到一定的地位。後面的應屆畢業生因為自身專業的侷限性往往不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所以發展至今,在生源質量上可以說是有一些下降了,沒有當年的那種狀元光景,大不如十年以前了。但是即便是這樣,中青院在前幾年的本科招生分數依然還可以保證在一本分數水平上。但是現在已經不在本科招生啦。

NO.3 師資力量水平也有所下降

在以前,中青院的人文社科類學科的任教老師都是以博士學歷為主,還有一些部分法律專業學科是可以和人大一決高下的。在三十年前,人大稱為“中青第二”,現在的話中青院在總體實力上已經不能和人大進行比較了。現在的中青院被稱為“小人大”,除了說明中青院的學科實力上的下降,也反映了中青院和人大之間的深厚聯繫。

中青院的師資隨著原先的一批老教授的退休特別是社工系專業實力大損,已經不再具備以前那種問鼎第一的實力和底氣了。還有就是隨著培養模式上的變換,新聞系專業的實力也有所下降。中青院因為自身的級別並不高,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工程大學,在吸收年輕的教師上顯得比較的乏力,特別是在優秀的青年學者上比較的欠缺,並未能及時的彌補老教授退休留下的師資缺口。所以目前中青院總體在教學領域相較於二十年前是有下降的,但是目前還是屬於高水平的,在學術領域表現的還是比較弱勢些。


雖然中青院的政治色彩是比較濃厚,但是中青院本身的檔次和級別是比較一般的。並沒有985/211大學的雄厚平臺和資源優勢。中青院所招收的學生是屬於一流水平,生源質量全國排15.師資配置也是比較強,但是中青院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學生水平與學校資源之間的不匹配,很多985/211分數的學生選擇中青院到就業時並沒有得到所應得的待遇和優勢。

總的來說,中青院的學生素質一流,學習氛圍濃厚,但是學校本身是比較中等的。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團校大學兩塊牌,校園嬌小位置佳,如今本科停招生,接手名額社科大。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地處北京四三環北路,距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都不遠,地理位置絕佳。這所學校的起源就是中央團校,在之前很多年,都是大學和團校,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上圖由繆老師拍攝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017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不再舉辦本科教育,但是他團校的職責還在,地址也依然沒有變動,還在原地西三環北路。

曾經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因為是中字頭高校,地處北京,又跟共青團團校一體,所以招生生源質量比較高,一般都是提前批招生。

(關注繆老師獲取一手教育資訊)

這個校園並不大,走走路,10分鐘就可以逛的完,圖書館也不大,考慮到北京寸土寸金,此前學校招生體量也並不大,完全能夠理解。

(上圖由繆老師拍攝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017年之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本科和部分研究生,都轉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今後不會用中青政的名頭再招本科生,他的本科招生名額,平行給到了社科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會使用一部分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師資,但是絕大多數的師資,還都是社科院自己的,你可以理解成,這是兩所完全不同的大學,只是社科大接收了中青政的本科名額。

從社科大這兩年的招生情況來看,生源質量非常高,在多數省份可以超過大多數985大學,這一點與中科院下屬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有相似之處,畢竟中科院和社科院都是正部級單位。

(上圖由繆老師拍攝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未來的中青政,會繼續鞏固團校的職能,專心做好團中央下的教育工作。


繆老師妙筆生花


說一點對中青政的觀察吧。1,學校定位。中青政是團中央下屬的唯一高校,就像中華女子學校是全國婦聯下屬的高校,國際關係學院是國安部下屬的高校,當時建國以後急需各方向對口的緊缺人才,各部委辦學是常態,不是像現在,基本只認教育部下屬高校。共青團的國家和省級系統很強大,所以中央團校下面還有各省團校,這就是會有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原因,省以下不會有了。中青政和中央團校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一開始來這個學校培訓的對象必須從縣團委書記以上,85年胡耀邦提出青年工作需要專業的接班人培養,所以才開始設立本科,到現在剛30年多一點。2,為什麼中青以前那麼難考?本科招生的定位是青年工作的高端人才,對學生在中學是不是省優幹,省三好都很重視,包分配以前很多學生直接去中央部委和省級的團委工作,打破分配以後中青的學生必須和所有進公務員系統的學生競爭,分配優勢沒有了,只有實習優勢,在2017年前,學生畢業實習去中央各部委和省市縣各單位的還是很多,想走仕途的學生得先擠進來公務員系統,以後發展的優勢還是有,老百姓的誤解不是沒有依據的。3,團中央不是教育部的下屬,所以中青政沒有辦法參與教育部的資源體系,什麼985,211,這些教育部給高校的大餅它都撈不著,發展受團中央資源限制,近10年和綜合性大學的差距拉大,很多人看著很爽,因為擱他高考那會兒肯定考不上。4,受發展狀態限制,生源質量從上上落到中上,在大多數省高於一本線。5,學生特別團結,因為學校小,社團活動多,加上實習單位裡面國家機關多,實踐能力強,校園氛圍其實很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考分高的學生沒退學的原因。6,最後說一下學校特點。一直有一群人在這裡保持著培養青年幹部的老傳統,教師之間人情味重,整體氛圍非常重視教學和學工這兩塊,相對輕科研,漸漸地變成了中國少有的教學型高校(挺悲哀啊),總體科研成績被教育部下屬的很多二本學校趕超。很多不瞭解這個學校的社會群眾,一方面罵高校老師只管科研不重視課堂,只顧自己搞項目不培養學生,一方面站在唯科研光環的立場上嘲笑沒落的中青政,也只能說不了解這個學校的傳統和特點吧。現在,改革團中央,要求切割本科教學,社科院一直想辦大學但沒資質沒經驗,正好藉助中青政的本科院系,合併成立新大學。……至於中青政的往事,當然也一切俱往矣。


愛在微光明昧時


這所曾經招分比肩北大清華的大學,教學和科研水平基本上屬於普通一二本,只所以招分高是因為畢業生可以直接分配到各級團組織領導機關。共青團組織比較特殊,內部工作人員有的算公務員,有的不算,但專職領導全部都是公務員,團組織機關基本都是年青人,加上有幾屆國家領導人和總理都出自共青團,對團組織比較重視,提拔比較快,提拔後自動轉為公務員,不需公務員選拔考試流程,很多人從共青團共青團轉任黨和國家機關任職。

這所大學畢業生因為有一條無需公務員選拔考試就可以進入黨和國家重要機關的特殊渠道,而被河南,甘肅等地考生追捧。

非公務員共青團幹部–共青團領導幹部(自動轉公務員)–調任黨和國家重要機關任職。

這條路徑現在好像很難了,中青政治學院在2018年停止本科招生。


hangkw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以下簡稱中青院)是於1985年12月命名組建的,是共青團中央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學校,由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共建。

中青院是團中央唯一直屬的提前批次單獨招生的高校,學校很小,不過地處海淀區,旁邊就是北外、北理,地理位置不錯,至於專業,社工、青少是特色專業,不過法學、新聞等專業也還不錯 的 。其中政治學與行政學是和校名最相符的專業,中青院最好的專業應該是社工,青少,法律,新聞,政治學與行政學等專業。至於中青院今後怎麼樣,據我所知,共青團中央已經決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停招本科生,今後只保留研究生教育,以便培養共青團各省、市委的領導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