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究竟算幾線城市,能算一線嗎?

程文順


不管武漢現在是幾線城市,成為一線城市是必然的。正如同其東方芝加哥的綽號一樣,中國政府的目的不光是促進中西部開發,也是為了效仿美國擁有沿海大西洋,五大湖經濟工業區這樣全面均衡的模式。儘管以美國海軍的能力,暫時根本不需要擔心有人能夠打到他們的沿海。但中國客觀來講是沒有這種能力的。






因此,武漢的發展既是基於其本身雄厚的工商業實力,也是基於國家總的發展目標。武漢本身的定位就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是華中地區的經濟領航力量。這種身份就註定其經濟網絡是非常有發散力的,以我的親身經驗來看,武漢務工人員中尤其是湖北其他城市,湖南,江西,河南為多的。也是長江經濟帶中游城市群的核心。


從房價來看。武漢暫時還沒達到北上廣深那樣瘋狂的地步,甚至可以說離杭州都有一點差距。但看武漢搞基建的速度和公共交通以及人工景點的日益完善,武漢的房價永遠只會比大多人的工資漲得更快。除了房子的話,武漢的物價基本都還在可以接受的地步。


但是武漢的工資水平是不算高的,可能是由於大學生多如狗,勞動力根本不缺乏的緣故。而且信託公司,皮包公司,打擦邊球賺灰色收入的公司相當之多,還是得小心為上,這年頭,騙子太多了。


普魯士之魂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官方從未給城市劃分一、二、三、四線城市,也沒有出臺過相關的定義標準,因此,所謂的一線城市也好,二線城市也罷,只不過是民間機構的劃分,久而久之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一種叫法。

就目前而言,大家公認的一線城市只有四個,也就是北上廣深,這樣看來,武漢應該算是二線城市。但近年來卻又有“新一線城市”這麼個說法,它的衡量標準包括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以及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以下就是2018年中國商業魅力排行榜榜單,我們可以發現,武漢以80.73的綜合得分位居15個新一線第四名。關於這個“新一線城市”,我的理解是它與傳統的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仍有差距,但比其它普通的二線城市又強上不少,因此算得上是1.5線城市吧!

當然了,不管武漢是新一線城市也好,二線城市也罷,武漢都是國家重要的城市,在我國城市格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湖北的省會,武漢是我國中部地區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長三角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之一,其整體實力還是非常的強的。2018年武漢GDP達到了14847億元,位居全國第九。未來武漢也可能會像北上廣深那樣被公認為“一線城市”,成為大家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也未可知呢?


錦繡中源


首先,對於那些對“一二三四線”城市質疑其合理性和權威性的朋友說一句:你們的質疑沒毛病!

因為我國主管城市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的所有國有部門,均未對我國城市進行過“一二三四”這樣的數字劃分。

官方的評定為:首都、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以及縣級市。

那麼一二三四線城市是從何而來呢?

這主要由一些從事經濟研、商業等的研究機構,根據不同的數據進行的排名。

舉個例子很好理解:例如《水滸傳》中的108將,就是民間的排序,而非官方認定。

目前關於我國一線城市的機構認定比較統一,那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座城市,任何非官方排名中,一線城市只有這四座,幾乎沒有看到過第五座城市的名字,當然也就不會是武漢了。

那麼武漢屬於幾線城市呢?

上面提到了,對於幾線城市的評定都是一些其他機構的評定。

例如: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根據品牌商業數據、互聯網公司用戶行為數據以及其他數據綜合評定出我國的“新一線城市”。(認不認可在於個人,我只是分享數據)

其中在2018年的評選中,在全國共選出15座城市為“新一線城市”。

分別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以上是國內!

另外還有Gawc世界城市名冊的評選(較為權威),其將世界城市劃分為Alpha(一線)、Beta(二線)、Gamma(三線)和Sufficiency(四線)四個等級。

在2018年最新的Gawc排名中:香港、北京和上海被評選為Alpha+、廣州為Alpha、深圳為Alpha-,基本與國內一致。

成都和杭州被評選為Beta+、天津、南京和武漢被評為Beta(其他城市省略)。

由此可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武漢均不屬於一線城市。

但這並不影響武漢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的事實。

尤其是2019年一季度,武漢市GDP由取得了開門紅,增速8.4%,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武漢加油!


西一安鮮


首先回答問題,武漢不是一線城市,只能算一箇中等二線城市。也不要吹牛喊什麼北上武廣深了,武漢和一線的差距就像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只要前者不到倒退,差距總是巨大的,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彌補的。為什麼現在武漢總是出現在各種排名和比較中,大概是武漢近十年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城建還是經濟,相比之前沒落的二十年,真的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地鐵和高架帶來了交通的便利,市政綠化工程增添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正是由於這些變化,讓武漢慢慢更多的受到大家的關注,自然也少不了比較和排序。作為一個見證武漢成長的武漢人,我為武漢的變化高興,也希望武漢越來越好,畢竟城市的發展最終收益的肯定是居住其中的老百姓。不過,我也很清楚的明白武漢的差距,不光是和一線的差距,還有和其他二線的差距。作為一個曾經被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大武漢,醫療教育發達,確沒有多少本土發展起來的大公司大企業,足以說明經濟環境和創新環境還有很大的提升改善空間,畢竟優渥的土壤才能培養出參天大樹。其次,武漢的基建狂補多年欠下的舊賬,規模起來了,細節還是相當欠缺。相比我去過較多的西安和南京,武漢的人車分流做的很差,人,自行車,電動車,機動車走一條道太常見了,不進危險,而且影響通行效率。還有就是人行道路,我不懂為什麼永遠都用這種大塊地磚,這次軍運會的翻修,還是用的這種磚,不僅看上去就髒,而且太容易破損,一到下雨走路就會被濺起一身泥巴水。哪怕重新翻新的道路,人行道過渡依然粗暴,直接一個坎子,極少數地方會做到下坡無縫過渡。至於霧霾和灰塵,相信這種滿城工地的狀態之後會有所改善,問題很多,希望市政規劃能多從細節入手,充滿人性化的細節才是老百姓感知最明顯的地方,也是城市強大的競爭力,畢竟,高樓大廈再多也沒有我整天走的一條馬路乾淨整潔安全讓我覺得舒服。一句話,任道重遠,我們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武漢會越來越好。


走不動了又要抱


大武漢與北上廣齊名,現在是北上廣深武,十年後中國城市實力的排名應該是北上武廣深,大武漢中國一線城市確定無疑,實至名歸,諸如成都之類的城市應該向大武漢全面學習!


手機用戶51139144327


三線城市啊!可武漢人認為是一線城市。


一指定江訕


武漢是三線城市吧! 鄭州,貴陽,重慶是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是二線城市!


794646611334644


不必要幾線,也沒必要去爭,沒意思,老百姓的要求簡單的很,房價底,好就業,上學易,國泰民安!就行了!


張生8617


自己看18年城市排行啊!武漢二線靠後!


小進哥13


武漢人心中中國第一。其他人覺得不如成都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