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白宇主演的《绅探》上映好一阵了。

作为他在《镇魂》之后交出的首部作品,飘飘感觉,白宇这仗打得有点失败。

《绅探》的播放量和口碑,都未达到预期效果,反倒招致不少“收视注水”“抄袭”的质疑。

无论是主角登场的BGM,还是案件的犯罪动机和作案手法,都被扒出了一些借鉴痕迹。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还被人民网点名为“模仿”。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粉丝一阵狂欢,借此稿反击抄袭论。

但飘飘可笑不出来,虽然不能完全实锤抄袭,但拙劣地模仿,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不过,白宇本人可能来不及关心这些(主要责任也不在他),他已经投入到下一部作品《蓬莱间》的拍摄工作。

这部剧号称“浪漫奇幻爱情剧”……说实话,也挺耽误他的。

自去年夏天《镇魂》播出火速蹿红后,白宇一直保持稳定的出镜率。但仔细捋捋,又想不出他新拿出了什么新作品。

他的走红,或许是意料之外,是胜利。

但他却没有乘胜追击,团队也需要更理智冷静地判断发力方向。

《我和我的经纪人》里,杨天真指出,白宇的宣传经纪琪仔,没能跟上白宇成长的速度。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但说实话,在飘飘看来,磕绊的不止经纪人。

白宇的成长速度,也没有跟上他的走红速度。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判断一个明星够不够红,代言和综艺,是可以参照的硬性指标。

从这方面来说,白宇无疑是红的。

《镇魂》爆火,他一跃成为准一线的流量担当,代言、商演、综艺都没落下。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虽然他表示过,不希望频繁上综艺节目,担心自己被观众定位为综艺咖,看戏出戏。

我对综艺不是多么接受

看到演员上了综艺之后

再看他演戏的时候

感觉入不了戏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这种担心,其实不无道理。

以邓超打磨多年的演技,很多观众还“无法直视正经的他”,何况白宇。

而且,说归说。

现实是这大半年,他综艺真没少上。

《锋味》《我和我的经纪人》《奔跑吧》《青春环游记》,每档节目都会附带他的热搜。

而这热搜话题,也是迷之尴尬:

#谢霆锋不相信白宇是90后#

#黄旭熙说白宇43岁#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话题内容,平平无奇。

无非就是炒胡子梗、长得像老干部梗。

与白宇在综艺中的表现几乎毫无关联。

归根结底,还是咎于这个事实:白宇没什么综艺感。

他性格低调,不擅长在镜头前过于表现——

在《青春环游记》答题,他连连得胜,主持人夸他:快赶上第一名了。

于是他赶紧放水,输掉比赛。因为觉得“人吧,不要太冒头”。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低调是低调,可竞技比赛的意义是什么?

综艺需要的反超看点,也白白没了。

第一次上《奔跑吧》,也默默做个小透明。其他成员跟着老师搜查垃圾的时候,嘻嘻哈哈互相调侃。他站在最远处,隔出一段距离,不插话、不抢镜。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他的礼貌、少言,在闹腾嘈杂的场合,就很容易被忽略。

当然,说他“没有综艺感”,也并非贬义。

对他来说,综艺感太强,不是件特别好的事。

毕竟,他的目标是做演员。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白宇一直被粉丝誉为“剧抛脸”(演一部剧就像换一个人)。

但飘飘觉得,与其说他因为塑造不同角色而“剧抛”,外形的变化,反倒加成更多。

他长得有点韩系,身材高大板正。

有气场,但没有过于锐利的棱角,是可塑性高的一张脸。

碰到形象气质相投的角色,他能驾驭得得心应手。

比如《建军大业》里的蔡晴川。这个悲情角色的坚毅、英勇、血性,他演得很到位。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他自己也说,这是他比较满意的角色。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但有些角色,他诠释起来,则少了几分说服力。

不是说他演技不行,而是角色本身不对路。

他其实不适合演量感过轻的角色,至多是痞帅一些的男生,不宜再活泼。

比如《忽而今夏》的章远。27岁的他,扮演十几岁的高中生。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观众能察觉到,他努力地从细枝末节去还原高中生的少年气。

但这方向错了。

少年气不应该靠演技呈现,也不应该要观众去察觉。那种张扬和稚气,是需要刻在演员的骨子里,才能随意挥洒。

白宇调动的是技巧,但他缺少本能。他站在那,从气场眼神骨骼,就写着:我是成年人。

他演不了轻巧高中生,就像现在的刘昊然,还演不了大人。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如果说形象不搭,演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救,那么完全考验演技的场合,白宇也并非游刃有余。

《2018最美表演》,10位演员,一人演一条短片。

白宇那部短片,剧情非常简单:急救医生(白宇 饰)在事发现场对一名吸毒女做CPR,用尽全力抢救,病人转危为安。这时吸毒女的手机响了,白宇拿起手机,发现她妈妈已经打了20个未接来电,他陷入了沉思……剧终。

片长很短,不到两分钟。导演前面花了不少篇幅呈现救人场景,戏眼就落在了白宇看到手机之后那几秒的情感变化。

开头,他对吸毒女糟蹋身体的行为怒其不争,和她的同伴对话,口气凌厉严肃。结尾,他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和辛酸,心底生出柔软和悲悯。

但这个情绪转折,白宇完成得不够到位。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他先是对着手机盯了两秒,然后抬头,若有所思,叹气。

此时他的眼神和表情,本应夹杂着无奈、遗憾和同情,但从成片效果来看,观众只能读取到——“他是不开心的”。

再复杂一点的层次,他没能完整输出。

这多少有点泄气。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虽然《最美表演》的完成度不算高,但不可否认,白宇是有实力的。

《镇魂》能火,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和朱一龙的演技。

白宇这份实力,如果好好打磨,假以时日,兴许会成为90后男演员扛把子。

毕竟他有演戏天赋——

高三准备艺考,本来学的是播音主持,学了一个多月,老师建议他改学表演。经老师一劝,他就这么转行了,然后一下考上中戏。

天赋和实力兼具,但两样俱不是上上乘。

想要冲出重围,只有接高质量的戏,磨炼演技。

可是看看他已播和待映的作品,离这个方向好像越来越远。

由于没有持续的高质作品,白宇的人气已比去年下滑。粉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手撕团队不给力。

但其实,白宇,才是那个问题的核心。

他是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这本也优点,但他有些过分,且不分轻重。

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他竭力做到最好。

一旦超出自己的范围,他不会主动争取,更不愿做那个“坏人”。

录制第一首单曲的时候,录了快4个小时,效果都很一般。

这是属于自己的第一首歌

得严格要求一下自己

想按照自己心里所想的去呈现

但呈现得确实是一般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情绪上来了,他有点懊恼。

经纪和制作人感到气场不对,委婉地安慰他“唱得可以了”,他直截了当地说“不好”。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公司为他举办生日会,在他独唱的环节,状况百出。要么伴奏带放错,要么提词器故障。

每次问题出现,白宇都当场要求暂停、重唱。他希望给粉丝呈现一场无瑕疵的演出。

就这样,直到第四次,他才完整地唱完了这首歌。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你看,对自己该完成的工作,他敬业认真、容不得一点错误。

但对别人的工作,他又格外、甚至是无底线地宽容。

杨天真从专业能力考虑,建议他换掉琪仔。

他拒绝了,说“相信她下次能做好”。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而生日会出现事故级的状况,他本来有权问责的,但见琪仔伤心自责,他就说“会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大家工作压力很大,都可以理解”。

不可能什么事都弄得非常完美

把我们的诚意给大家看到就好了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在他看来,“真诚”比实力更重要。哪怕我唱歌不好,但我坚决不会假唱;哪怕琪仔工作失误,但她真的为此付出了很多。

这可能因为他家境优渥,一路成长顺遂,没吃过苦没受过骗,所以对世界报以温柔。

但这种准则,在残酷的娱乐圈,并不合适。

不管是在综艺、影视、音乐,任何一个圈子,都不合适。

因为这个圈子没有独好独秀,本就是需要大家齐心合力造成才能成事的。

上综艺要此消彼长,不能只有人家说话的份,你缩在一边;拍戏也要演员间彼此拉力、成全。

但白宇,一直在妥协,一直不追究,无所谓。

说好的不上综艺,结果接了这么多综艺,是他人设崩塌吗?

似乎并不像,只能说,他太惯于妥协。

对于不好的事,他会强行让自己看淡。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开头飘飘说,白宇的成长速度,没有跟上他的蹿红速度。他其实不是“没有跟上”,他可能是“没有跟”。

《镇魂》把他一下子推到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来不及停下思考,就继续被团队推着向前。团队帮他接了什么任务,他就老老实实地去完成。接了什么戏,就按部就班地去拍。

不是说团队不给力,壹心的营销能力很厉害,给他争取了不少代言和活动,但在影视资源上,表现平平。

而白宇自己,也没什么长远规划,演好手上每一个角色就好了。


白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迟早要拖累死他


说好听点,是佛系。

说难听点,是逃避。

逃避你尚未开发的领域,逃避你可能会承担的风险。

白宇屡次在采访中说过,演戏是他热爱的事业,他很幸运从事这一行。他或许真的想停下来,稳扎稳打,专心演戏,做个实力派演员;但另一方面,团队又舍不得割弃这暴涨的流量和裹挟的名利,所以必须维持热度,像割韭菜一样,不停追着短而快的利益。

一旦你陷入流量这个怪圈,你就会自觉围着它走。

白宇不争不抢,大家索性越走越偏。结果就是,当审美风向转变,新的偶像一茬茬出现,他的领地就会一点点失守。

《我和我的经纪人》第一期,杨天真和几个总监们开会,讨论白宇的人设——

都市精英、年轻的绅士感、一点点痞气、classical。

听听是很好啦,可作为演员的白宇,真的需要这些人设吗?

真的,只限于这些人设吗?

还请细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