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作為跟英國對抗的一方,它的軍事工業、國防工業無法和這些老牌的軍事強國相比。阿根廷在重型的軍事工業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它的海空軍的主戰裝備完全是依靠進口的。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從法國引進的達索公司生產的“超級軍旗”攻擊機,並掛上法國宇航公司生產的飛魚空對艦反艦導彈。

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馬島戰爭中的超軍旗和“飛魚”導彈

“超級軍旗”戰鬥機加上“飛魚”導彈這種經典的組合,在1982年5月4號,對英國的“謝菲爾德”級導彈驅逐艦的首艦“謝菲爾德”號這驚天一擊的過程中,它的效果、實戰能力,一下震驚了世界。法制戰機、法制導彈的名聲從此名揚天下。

“飛魚”導彈一戰成名,原先20萬美元的單價也由此翻了幾番,賣到100萬美元,而且供不應求。時至今日,世界上還有超過15個國家在繼續裝備使用“飛魚”導彈。

法國戰機也憑藉在馬島戰爭中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雖然價格不菲,但法國製造的“幻影F1”和“幻影2000”型戰機仍然暢銷到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數超過700架。各型號的“幻影”戰機不僅是法國航空兵的主力戰鬥機,而且已成為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主力機種。它的改進型迅速而繁多,形成了一個“幻影”飛機系列。國外有人用“幻影時代”來形容“幻影”系列戰鬥機發展的盛況。目前“幻影2000”已成為世界上最好、分佈最廣泛的戰鬥機之一。

“謝菲爾德”級導彈驅逐艦作為20世紀80年代最先進的艦隊防空驅逐艦,擁有中程防空導彈,在剛下水服役的時候,名聲很好,已經有些國家都準備簽訂單了,但是驚天一擊完成之後,所有的客戶放棄了。無論這種艦性能是否優越,但它被擊沉了,英國的船就很難銷售了。本來法國在海軍發展上是無法和英美相比的,但是英國的“謝非爾德”級無法銷售之後,法國的“拉菲爾特”級護衛艦反倒大銷。

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印度空軍裝備的幻影2000戰鬥機

這就是法國的軍火工業為什麼能以一個國家的國力實現這樣一種良性循環滾動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抓住突然爆發的局部戰爭這種最有利於做活廣告的契機。在實戰的條件下,以對方,甚至是事不關己的盟友的損失作為代價,拍出一部最鮮活的戰爭廣告來。這種廣告的效果,是任何廣告公司,甚至連好萊塢都拍不出來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法國的“幻影”戰鬥機系列,從當時的“幻影3”、“幻影F1”,一直髮展到“幻影5”,最終發展到“幻影2000”,甚至是“幻影4000”。“幻影2000”就已經到了三代戰鬥機的標準了,再到目前先進的“陣風”三代半戰鬥機。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幾個國家聯合只能研發出EF-2000“颱風”,法國一個國家可以研發到三代半的“陣風”,它們號稱歐洲“兩風”戰機。

也正因為如此,法國每當遇到戰火的時候,一旦出現這種可以打廣告的最好契機,它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如“戴高樂”號航空母艦2001年剛剛下水服役,“9·11”恐怖襲擊發生。美國擺開架勢要打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所謂的反恐戰爭,法國在此之前多次對美國的各種行動進行牽制、反對,但是戰爭真正發生了,剛剛下水服役的“戴高樂”號馬上派到印度洋,參加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這個所謂的“持久自由”行動,在實戰中去展示最先進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包括艦載機的技術。當然它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在實戰條件下檢驗武器裝備的設計思想是否對,性能指標是否符合實戰的要求,不符合要求就繼續改進。

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時隔十年之後,當2011年利比亞剛剛出現危機,全世界還來不及對局勢作出更多的反應,更不要說是軍事反應的時候,2011年3月19日,在美國還沒有直接出兵的情況下,法國率先拉著英國一起打響了“3·19”對利比亞戰爭的第一槍。

聽到這個消息的卡扎菲說:“我的朋友薩科齊一定是瘋了!”為什麼卡扎菲這麼稱呼薩科齊呢?這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2007年12月10日,受法國總統薩科齊邀請,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抵達法國,開始了為期5天的正式訪問。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此次出訪繼續保持了他個人的生活習慣——住帳篷。此外,他此行還帶了400人,其中近40人是隨身的美女保鏢。

這是卡扎菲三十四年來首次訪問法國,薩科齊在愛麗捨宮中親切接見了身穿傳統貝多因人長袍的卡扎菲。當初受到了熱情的接待,三年後,法國卻成了第一個承認利反對派組織“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國家,如今更成了出兵利比亞的急先鋒。

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戴高樂”號航母

對於薩科齊的反覆無常,卡扎菲只能這麼形容了。

2011年3月20日,法國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從法國土倫軍港出發,參與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行動。

當地時間13時10分許,航母在拖船牽引下離開停泊港口,預計需要36到48小時抵達目的地。編隊由航母和3艘軍艦、1艘補給艦和1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航母上載有“陣風”戰鬥機、“超級軍旗”攻擊機、反潛直升機和“鷹眼”預警機等20餘架飛機。

曾經把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奉為座上賓,簽訂大量商業協定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為什麼突然用當年極力推銷的“陣風”戰機去轟炸看好卻沒下單的買家呢?

事實上,利比亞在1986年遭受到美國的軍事打擊之後,海空軍力量已經不值一提。它又被封鎖、制裁了許多年,已經不具備對西方國家有效的反制能力了。然而,法國政府卻在此時派出了“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開赴利比亞投入戰鬥,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檢驗裝備、給自己的軍工產品打廣告。

……

法國軍工業為何生機勃勃?利用局部戰爭給自己的武器打廣告

摘自《大國航母(第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