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有“快”,有“慢”。電視綜藝類型變化的背後是平臺從“互相借鑑”到“各走各路”的選擇。

“你知道嗎?五一期間的這期《奔跑吧3》讓我哭得不行,看完節目還給我爸打了個電話……”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小美在午飯時跟同事阿紫聊起了五一期間看的這檔綜藝。浙江衛視這檔戶外競技綜藝曾令小美捧腹不已,但卻在它更名後的第三季讓小美在歡笑之外擁有了更多的情緒和思考。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與《奔跑吧3》這檔“快”綜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慢”綜藝:《嚮往的生活3》,這是小美同事們的最愛。從事新媒體行業的他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午飯期間能看一檔讓身心都得以放鬆的節目,《嚮往的生活3》滿足了他們這個需求。

隨著《奔跑吧3》《嚮往的生活3》這樣兩檔節奏差異大、特色鮮明的綜藝的開播,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在電視綜藝方面目前也呈現出“快”“慢”pk之勢。

1“快”中有“慢”&“慢”中有“快”

在經歷更換部分常駐MC後,《奔跑吧3》開播前一直被外界“好奇”:節目是否能一如既往地好看?還能超越前者嗎?從目前播出的兩期來看,《奔跑吧3》在新加入王彥霖、朱亞文等嘉賓後, “笑”果並沒有受太大影響,同時節目立意開始深入,前兩期的主題聚焦:環保、珍惜糧食,鞍鋼精神、父子情。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在各種賽制、遊戲之下,節目時長仍保持在1個多小時,情節緊湊、層層遞進,笑點密集,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戲劇性的內容也會有所放大。但這些形式與節目主題相結合後,熱鬧之餘卻帶給嘉賓和觀眾冷靜的思考:比如通過分揀垃圾的工作,讓觀眾和“跑男團”的成員們知道了,不同類型的垃圾降解所花費的時間各有不同但都很長,同時也自我批評日常的浪費行為,在看過鞍鋼廠工人父子們的競技比賽後,無論是嘉賓還是觀眾,都被節目所渲染出來的父子情所感動,從而聯想到自己的父親……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這是“快”綜藝的“慢”表現,反之,“慢”綜藝也有“快”表現。

《嚮往的生活3》雖然沒有《奔跑吧3》情節緊湊、競技性強,並且整體調性較慢,但節目仍不乏快節奏的內容和刺激觀眾笑神經的點來均衡節目效果。

奔著遠離城市喧囂,去用心體會生活樂趣的《嚮往的生活3》,到了節目裡,享受成為次要,快節奏的勞作則成了節目的日常。同時,每期節目嘉賓來往所停留的時間也較為有限,一般只有一天,在時長上給觀眾“快”的感覺。雖然節目主打“慢綜藝”,但卻有著“快頻”的元素。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與《嚮往的生活3》同期播出的還有觀察類的“慢”綜藝《我家那小子2》。

沒有緊張刺激的遊戲,也沒有勞作的辛苦,有的只是對於生活日常的觀察,但是這種觀察是有選擇性和節奏性的展示。第一期裡陳學冬跟好友們到重慶玻璃棧道遊玩,並且進行攀巖、高空走鋼絲等挑戰自我的運動項目,這些內容並非完整呈現而是截取幾個片段播出。另外,演播室裡家長們的談話內容,也並非全程連貫展現,而是片段式有針對性地展現。

如果將節目模式和組成元素作為評判標準,《我家那小子2》屬於慢綜藝的範疇,但節目編排上屬於“慢”中有“快”型。畢竟時間有限,嘉賓數量較多,節目要出彩只能選取精華部分,難免給觀眾每位嘉賓出場時間“短”,紀實故事切換較“快”的視覺感受和心理體驗。

2從同一賽道漸漸跑“散”

有別於以往的創作情形,“快”“慢”綜藝pk的也是平臺間開始差異化競爭的表現。

時間倒回7年前。2012年7月,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聲音》,對於綜藝節目“領頭羊”的湖南衛視而言有著一定的衝擊。有了“危機感”後,湖南衛視快速回擊,在2013年初推出《我是歌手》。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就這樣,一輪歌唱“攻擂賽”開始。

隨後,湖南衛視又在2013年10月推出戶外親子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新穎的節目形式和關注度超高的親子關係讓節目迅速成為綜藝節目焦點。面對湖南衛視的反擊,浙江衛視又在2014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別推出戶外競技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現名《奔跑吧》)和親子綜藝《爸爸回來了》,以示對抗競爭。

就這樣,一輪戶外綜藝“攻擂賽”也開始了。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儘管平臺之間的競爭為電視綜藝行業帶來不少形式新穎、內容精彩的節目,但因“危機感”而出現的同類型綜藝,難免陷入同質化的泥潭。直到近年,平臺間綜藝節目相互“借鑑”的趨勢改變,開始在不同賽道奔跑。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湖南衛視從以《爸爸去哪兒》為代表戶外綜藝逐漸轉變為目前以《嚮往的生活》《中餐廳》《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親愛的客棧》等為主的慢綜藝。浙江衛視早期主打音樂節目,從《我愛猜歌詞》到《中國好聲音》,現在專注於《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等競技性較強的“快”綜藝。平臺間的差異化漸漸形成,也使得這兩個平臺的綜藝迎來了新的洗牌,彼此形成鮮明的“快”“慢”特色。

但無論是“跑”了七年的“跑男”,還是“悠閒”了三季的《嚮往的生活》,抑或是“被催婚”了兩季的《我家那小子》......屬於綜N代範疇的它們,“快”也好,“慢”也罷,都已經有了自己獨有的樣子。

-END-

作者 | 圓子彈

浙江的“快綜藝”和湖南的“慢綜藝”,咱們放一起看看

以常識看懂文娛

以見識看清文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