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有人認為這次裁員的背後並不單純,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政治性裁員,“創始人埃裡森之前在美國發表過對中美競爭的看法”。


早在4月,就有零星的消息顯示,老牌IT巨頭,全球排名曾僅次於微軟的第二大軟件公司甲骨文,要在中國區進行大規模裁員。

5月7日,這一消息終於得到確認,在當天上午的中國員工大會上,甲骨文宣佈將對中國區研發中心(CDC)進行裁員。據瞭解,整個CDC約1600人,首批確認裁員約900餘人,其中超過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目前銷售等崗位依然保留,據傳,7月還將執行第二批裁員。

一位瞭解甲骨文裁員情況的人士向媒體透露,整個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都要關閉,並稱這是甲骨文美國總部的決定。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儘管此次甲骨文對離職員工的補償方案還算厚道,最高可以達到N(工作年限)+6(個月薪酬)的賠償。並且,根據籤解約合同的時間,分為三個等級。解約合同簽得越早,補償越多。“5月22號之前籤解約合同,是N+6的賠償,一個月後,即6月7號籤是N+1,再往後就只有N了。”

但一些級別高、年齡大的員工對此賠償方案並不滿意,因為甲骨文將月工資上限只定到2.5萬元,但很多資深員工工資遠超這個數字。還有老員工擔心短時間內可能找不到工作。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還有人認為公司產品線還在盈利。“正常情況下,如果公司財報連續三年盈利,是不允許裁員的。”

有中國員工打起橫幅表示抗議,“把工作機會留在中國”,“High Profit,Why Layoff(高利潤為何裁員)”,“反對甲骨文只要中國市場,不要中國員工”。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資料顯示,甲骨文公司提供數據庫、工具和應用軟件以及相關的諮詢、培訓和支持服務。其2018年財報顯示,甲骨文實現收入398.31億美元,美國為220.88億美元,業績貢獻達55%;亞太區(包含日本)僅63.33億美元,佔比約16%,且這是包含了日本收入的表現。隨著雲服務的普及,甲骨文近年來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但業績並不突出。

甲骨文今年3月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6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7億美元相比增長僅1%。該季度甲骨文的雲許可和內部部署許可銷售額下滑了4%至12.5億美元。

專業人士稱,甲骨文在北京運營研發中心的成本太大,又無法對甲骨文的業務進行有效支撐,因此短期看來關閉研發中心對甲骨文會有部分影響,但長期來看對企業的轉型是有好處的。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次裁員的背後並不單純,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政治性裁員,“創始人埃裡森之前在美國發表過對中美競爭的看法”。

去年10月埃裡森接受FOX採訪時,曾表示中國是美國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的威脅/競爭對手,不能任由中國培養出比美國還多的工程師。“美國與中國的激烈競爭中,我站美國隊。如果我們讓中國的經濟超過我們,如果我們讓中國比我們培養了更多的工程師,如果我們讓中國的科技公司打敗我們的科技公司,不用太久,我們的軍隊就也會被打敗。”

FOX的視頻中還透露,埃裡森是2016年選舉的大金主,支持的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是共和黨派系右派民粹主義運動“茶黨運動”的政治新星,曾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過面,還有個“反華急先鋒”的綽號。

在隨後的採訪中,埃裡森還說中國“挪用”美國知識產權,為其帶來巨大優勢。而且中國有非常出色的工程師,他們也開發自己的技術。“我們不希望看到自己成了第二名。”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對此,有評論認為這是華盛頓決策圈內某種焦慮情緒的極端反應:為了應對認知中的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已經可以到完全無視“政治正確”,徹底說出心裡話。

此外,據媒體報道,2017年初,甲骨文北京研發中心員工收到的美國總部郵件稱,由於市場變化,公司開始整合各研發中心資源,公司將在雲計算方向發力,而中國公司將會進行裁員。

當時的裁員正好發生在當時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與硅谷科技大佬的峰會之後一個月,員工們猜測,這是不是與特朗普要求製造業和高科技企業將業務轉移回美國的政策有關。

事實上,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強調“美國優先”,並且在推特大罵那些在中國加大業務的公司。中國美國商會最新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受美中關係不確定性增加以及中國經濟放緩影響,計劃在中國擴大業務的美國公司比例觸及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

調查顯示,314家受訪美國公司中約有32%表示,2019年沒有在華擴大投資的計劃,或是準備降低擴張速度,相比之下,2018年的這一比例為26%。一些公司已將產能遷出中國,還有一些公司正考慮這樣做,中國美國商會主席Tim Stratford表示,如果現在必須投資,最好投資第三國。

近年來,除了裁員進行中的甲骨文,包括麥當勞、惠普公司在內的一些美國大企業也削減了在中國業務中的持股。媒體巨頭維亞康姆正洽談出售部分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

不過,儘管特朗普屢下狠手,也仍有美國公司鐵了心要逃離美國。

去年6月,哈雷摩托宣佈將把部分生產線轉移至海外,並預計關閉其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工廠。為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威脅稱,如果它真的這麼做,他將對該公司徵收“前所未有的重稅”。而在2017年,特朗普還對媒體強調,哈雷是“美國製造”的榜樣,稱其將受益於他的政策。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儘管特朗普屢發推特大罵哈雷,然而同年10月,哈雷摩托的第四家海外組裝廠在泰國羅勇開業。外媒分析稱,哈雷是首家為了應對關稅而縮減國內產量的美國製造商,哈雷的計劃表明,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最終會傷害依賴海外市場的美國企業。


甲骨文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是因為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哈雷摩托並非個案,此前美國的《滾石》雜誌曾細數十幾家被特朗普“關稅大棒”殃及的美國公司,受創嚴重的製造業中“出逃”的企業不在少數,比如前往中國建廠的特斯拉。

事實上,就在最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佈聲明宣佈,美方將於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很快,中方發佈回應表示升級貿易摩擦不符合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如果美方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對此,新華社刊文指出,和則兩利,鬥則俱傷,升級貿易戰,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但是既然又要來了,我們也不能退縮。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


海上客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