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看出一個人是裝傻還是真傻?

存在即合理即存在


你問他問題,他卻總是答非所問;當兩人意見相左時,他就是“摻和不進來”;這麼做明明不好,他卻偏偏不覺得...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哭笑不得的人。

而我一般都特別想打死Ta。

“裝”本身意為在人前展現自己並非常態的舉動,所謂“裝傻”,本身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從浪貓個人的生活閱歷來看,最直觀的判斷是裝傻的人總喜歡把話說一半並帶有一定邏輯性與引導性。比如當你和朋友產生矛盾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時,裝傻的人往往會在話語間隱藏自己的觀點——“你說的真難懂,我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啦,反正我現在是挺開心的,開心就好啦。”這一點是真傻的人裝不出來的。

但說到要判斷一個人真傻還是假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對方的“反差”。

1、肢體語言可能才是一個人內心真實的寫照

美國有一名為《別對我說謊》的系列電視劇,該劇的靈感來源於行為學專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實研究以及暢銷書《Telling Lies》,每集劇情為一個簡短的故事,圍繞由蒂姆·羅斯主演的卡爾.萊特曼通過對人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的觀察,來探測人們是否在撒謊來還原事件真相。

根據該劇理論,一個人的肢體語言才是反應其內心的真實寫照。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測謊儀,也沒有放大鏡等專業工具以供我們分析這個人究竟是裝傻還是真傻,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來判斷這個人的表現是否符合他的內心。

(1)對同一件事前後行為習慣的反差

當對方突然在你面前對同一件事、同一件景物的看法或者反應發生了短暫的改變,即與你對對方反應的預期不符,這時對方在接下來的接觸中,裝傻幾率會大大提高。例如原本你知道他特別喜歡吃西瓜,但在你面前他卻表現出對西瓜沒有興趣。

(2)常見的肢體語言信息

假笑眼角沒有皺紋;不認同的笑嘴角會向下;左顧右盼、雙手環抱等屬於掩飾內心的外在表現;刻意模仿你的表情(比如你笑對方才笑)、動作只是為了附和你;就你的觀點展開贊同發言時肢體動作過大其實屬於不贊同等,這些常見的肢體語言信息都有助於你瞭解對方此刻的狀態。

2、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當一個人裝傻時,其眼神大多是相對冷靜而蘊含較少情緒的。因為就算外表裝的再像,內心的融入感也是很低的,自然也就很難通過眼神表達出太多情緒了。

而此時這種人普遍的做法是,要麼默不作聲顧影自憐甚至哈欠連天,要麼則會從自身的經歷尋找代入感——當你發現你們倆聊天本意是為了解決你的問題,最後卻是其中一人手舞足蹈的訴說自身經歷及其聯想時,很有可能對方就是在裝傻。

有人會說,真傻的人不也會如此嗎。確實,真傻與裝傻的人在情緒的表現上往往都不符合交流氛圍——比如你本來是說一件傷心事,他說著說著卻能笑出聲來。

但其實兩種人還是有區別的:真傻的人往往在訴說自己時與話題本身關聯性較弱甚至沒有——比如你說去年陪你喝龍井的那個人如今已經杳無音訊了,他卻就茶這個領域展開了話題。而裝傻的人則更會就著這個“杳無音訊的人”展開聯想——這種代入感就像一層窗戶紙,在竭力阻礙別人窺探到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3、劃重點——找到人設上的反差

(1)裝傻的人具有相對突兀的兩面性,但當巨大的利益吸引或自身情緒波動出現時,他們往往便會忽略掩飾自己。

比如平時說話辦事很不在線,但卻突然可以把一件對他自己有利的事情辦得漂漂亮亮。

浪貓有個朋友平時沒事兒就喜歡裝傻,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都不在意,嘻嘻哈哈而又活蹦亂跳,大家都美其名曰“單純”、“傻白甜”,起初我也這樣認為,直到有一次她因為憤怒而在我面前面無表情的抽著煙,同時很自然的說出一些飽含對某人母親的動詞,我在她不小心露出的後腰上發現了一串字母文身。

當時我就在想,一個有故事的人,又怎麼會做到如此的“單純”呢。

(2)裝傻的人也許更懂得人情世故,當他們真正願意幫助你時,會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陪伴者。

真傻的人不懂人情世故,在你需要陪伴時經常會手足無措、“詞不達意”甚至不知該做些什麼、說些什麼。而裝傻的人通常敏感並注重細節——當你需要毛巾的時候,他即使嘴上說著不著邊際的話,但你會發現一條浸過溫水並擰好的毛巾已經放在了你的面前——他們一旦真心,往往要比那些平時自詡聰明的人更加貼心。

4、不要去試圖捅破一個裝傻者的窗戶紙

首先浪貓不反對裝傻,但也提倡裝傻有度。就像《肖申克的救贖》裡針對監獄圍牆的那句經典臺詞“起初你憎恨它,後來你適應它,最後你離不開它”一樣,裝傻裝多了,就容易混淆自己,很有可能就變得真傻了。

而一般意義上,裝傻的原因通常有三:

(1)不願凡是想的太明白

(2)有自己的算盤:小到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大到渾水摸魚以達到某種目的

(3)逃避自己難以接受的結果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裝傻的人並會與之產生長時間的接觸,請不要試圖揭露對方喜歡裝傻——如果對方裝傻的原因是(2),那麼你會受到來自對方的攻擊性;可如果是因為(1)和(3),那麼請給裝傻者一個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護膜,而尊重是相互的,我們尊重別人的隱私,才會得到別人對我們自己隱私的尊重。貿然拉近彼此的距離,誰都不會舒服。

更何況,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裝傻過。

領導層內鬥的時候,近親吵架的時候,情侶質問的時候,同事爭執的時候...

在冷暖自知的洪流中選擇一種無法左右又不願薄情的自我保護

願你幸福,願你溫柔。


流浪與貓


建議瞭解一下藥水哥這個人,一位現代行為藝術創作大師,在我最開始的時候認為藥水哥就是個譁眾取寵的小丑,只知道裝瘋賣傻,在之後看過一些水友發的他的一些雞湯視頻之後,卻是莫名的有一些喜歡他了。


在最近大火之後才知道他原來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的,而且還讀了三年的碩士,這是真的讓我有些驚訝了,怎麼評價呢,大智若愚?

藥水哥最著名的事件可謂是“您配嗎”,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為藥水哥說自己是啥啥啥第一卡牌(英雄聯盟裡的一名遊戲角色),有人就不服了,問他配嗎,然後兩人就在直播間開始了長達七個多小時的“互噴”,期間臺詞只有“您配嗎”這樣的對話,把簡簡單單三個字說出了各種情感,到最後水友支撐不住,無奈離場,藥水哥獲得了勝利,從這件事來看,或許會覺得他蠢,無聊,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但是在這一層無聊的表面之下,誰能看到他的意志力所在呢?鐵汁萌,點個贊嗷。


在下童某


如果能分得清一個人裝傻還是真傻,那就證明這個人本身也蠻厲害的。

如果是長期接觸一個人的話,我想,日久見人心,還是不難分辨出來的吧?裝傻充愣,也只會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和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如果還裝傻,那不就是真傻麼。

當然,短期的相處,對於一個人是否裝傻,確實不太好判斷,如果不是太有必要判斷這個人的話,比如說與自身的關係沒有親近到必須要關懷他,或者從利益衝突角度來看沒有必要提防他之類的,那就稀裡糊塗的相處吧~

別人裝不在意,那我們也不在意就好了。沒準傻人有傻福呢~


大世界小小人


真傻是指人笨吃虧的意思嗎?那我覺得沒什麼好說的,有些人先天不足很容易盲從吃虧,那麼他吃虧是不可避免的,同樣這個世界也是公平的,傻人有傻福,總會有他得到福報的一天,雖然他可能還是最終吃虧的。

裝傻是指甘願吃虧的意思嗎?也就是這些人寧願看起來吃虧給人一些小恩惠,小便宜,最終能得到最大實惠,是這種情況嗎?

其實這個問題要反過來問更有趣些,針對一些問題,問問自己是真傻還是表現的傻。

比如本來自己在等紅燈,結果看到有人闖紅燈,自己也跟著闖,結果自己被撞了。那是傻嗎?四周一個車都沒有,大晚上一個人在等紅燈,算傻嗎?

再比如兩個同事在吵架,自己勸架卻跟兩個人都吵起來了,算是傻嗎?

傻或者不傻,主要還是在為人處世上表現出來。從心理學上來看,不妨把事事盲從,遇事強出頭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傻的表現。


無觀時間


我想你說的裝傻和真傻應該不是智商領悟,而是情商的部分吧!

那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問,為什麼一個情商很高的人選擇裝傻以及怎麼知道他裝傻。

一般來說,裝傻可能是不想麻煩,不想花精力去處理複雜的關係,所以裝傻。但如果一個情商高的人,對比他一慣的行為,你還是能看到區別的


師太萬歲


這個由雙方的能力而定,裝的人強過看的人就看不出來,看的人強過裝的人就看的出來。


半個明白人一斑熊


親,別人是真傻還是裝傻其實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

有這樣一種說法: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傻子和瘋子,有的時候是瘋子在演戲,傻子在看戲;有的時候是瘋子在看傻子演戲!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是不是是傻,因為我們無法確切的瞭解對方


禕言禕行禕世界


真傻和裝傻是兩個概念,拋開人的身體疾患的傻,真傻或是人的善良和樸實,是一個人的厚道。裝傻則不同於真傻的是裝傻而不傻,是一個人內在的表現;裝傻有聰明的一面,也有詭異的一面。裝傻不存在普遍性,裝傻存在對人而言;裝傻對於親人是可愛和幽默,對同事或領導或藏有詭異。

裝傻和真傻不能因人的某一狀態去判定人,也不能一概而論的持有肯定和否定。


理性思維999


真傻和裝傻從一個人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來的,眼睛是人心靈的一扇窗,同樣眼睛也能透露出一些心靈本質的內容,真傻跟裝傻眼睛是欺騙不了人的。


迷茫的時候有我


真傻 假傻 如今的社會,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去解釋這個問題的。而是在於你個人的閱歷,去識人,閱人。。。 時間吧,時間會給你很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