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大家怎麼理解,大家又怎麼解決的?

ws寵辱不驚


不是這樣的,悲劇一旦發生了,就沒有辦法挽回,或者說錯過了補救的機會,使人很痛心,很悲痛,但,生活還得繼續。

我聽別人講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到灣裡洗手,掉下去,撈起來送到醫院就沒氣,她爸爸媽媽當時就昏過去了,幾年無精打彩的,後來慢慢地緩過來了,去年又生下了一個兒子,沒有法子啊,活著要向前行,總不能跟著去吧,化悲痛為力量,就是人生價值啊!

有一個就是新聞報道,一場車禍毀了一個年輕的爸爸,接孩子放學時出事故,把他的兩條腿當場碾壓斷了,媳婦接受不了,出去打工,和別人好上了,他沒有因此事倒下,買了一輛三輛車給郵局送快遞,養活自己和孩子,從傷痛痛苦中重新站起來,堅強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眼前發生的事,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悲劇己經發生了,不是悲劇毀滅價值,而是從悲劇中找回自我,自信,信心,重新活一回,戰勝自己,挑戰生活,沒有沒打倒,證明自己活著的人生價值!





生如夏花1312


這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悲劇同樣感動人心!越是現實主義的作家越再他的文學作品裡,人物的悲劇命運不可避免,讓人讀了既符合現實有由於性格的原因,成了不可逆轉的人生悲劇,悲劇之美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多少讓我們作為讀者不可接受,總感覺很同情人物的不幸,有時候還會從心裡埋怨作家,你怎麼能這樣寫呢?把我的偶像寫成悲劇!當我們靜下心來,褪去主觀情緒,再重新認識文學作品的人物,可能就觀點不一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們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悲劇之美更能震撼人心,更能引起讀者的深沉思考,從對故事人物的發展脈絡與走向,有人思己,踹別人生,從而更好的從文化作品裡汲取營養,來擴展人生的認識和高度,從而更利於社會進步!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給人看的悲劇是虛構、表演的悲劇,虛構或表演的悲劇並不能說明什麼,怎麼解釋都可以的。

悲劇還有真實的,比如這兩天看到的小孩溺水、年輕媽媽帶孩子跳河、殺害醫生被判死刑,都是真實悲劇,也正如題主所說,都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而且毀滅的是生命,但不是給人看的。

觀看或者思考、理解悲劇,不是為了把悲劇認識分析清楚,而是為了在自己的人生過程中避免悲劇,防範悲劇。在悲劇發生後,儘可能減低對人的情感和意識造成的傷害,這才是認識悲劇的實際意義。

因為生活中發生了悲劇而對生活失去動力,在文明社會里,會有許多力量給予安慰和幫助。在不夠文明的社會里,靠親人朋友的安慰和幫助,並主要靠自己進行理性修復,最糟糕的則是靠時間,那很容易導致新的悲劇發生。


胡氏口語文



松竹118


回答:悲劇是對人生,社會生活,產生了厭惡情緒,以及失望的一種絕決。往往是強者強過了頭的一種最後的懦弱;也是弱者絕望的一種喪心病狂。在一種極端的毀滅之中,給社會籠罩上了一層心理上的陰影,使人以悲哀的心情、對活著的人也是一種無形的心理傷害。


開心71972637


悲劇就是美好的人、事、物被破壞、毀滅,永久性消失,並且是不能更改的固定答案,它所給人造成的絕望、無奈、悲涼、悲傷、悲痛欲絕,從而喪失了面對生活的信心。

要擺脫這種狀態,首先要讓自身脫離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目標,創造和去發現新的興趣,慢慢就會走出情緒的陷阱。


馥郁75716347


我喜歡吃交頭,特別是用辣椒糊醃製的。因為交頭咬了一層又一層,而每層味道相近又不同,辣的程度鹹的程度都不一樣,喝稀粥,吃交頭,我認為是早餐的一種享受。一失足成千古恨。是理解不到位,給別人看,是吃了交頭最後,毫無玄念。直白至多是嘆息一聲。生活是剝交頭,要慢慢剝,剝到交頭心時,我們不知道其味,沒有人告訴我死去時的滋味。佛學中的萬劫不復,對那種人就是這樣評說的。觀點過激,請涼解。如果是我,我想,真幸運,比咋天離去的人多看了一天的太陽,美之至矣!


厚德載物12261


失去了、失敗了、毀壞了對於人來說都是"悲劇"。沒有人要故意去毀滅美好的東西,你這是什麼邏輯,我很笨不能理解。

一個小孩,因過餘興奮,忘孚所以,或顯示自已能耐,結果一挍下去頭破血流,我們說"悲劇了"這叫樂極生悲;螳螂捕蠶,黃鶴在後,對於螳螂來說顧前不顧後是悲劇,對黃鶴來說卻是"喜劇"!


資料完善度低


悲劇就是隔著電視玩魔術,結果看到了託!


一朵白雲286691575


就是棄絕真理,否認神,褻瀆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