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四川90後女孩彭雪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如今,她每接一個電話,總會下意識地打開錄音,確認對方的身份,然後才出聲。如此防備,是因為她每天都要接到上百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和電話,多數都是催著她還錢的。

2018年底,彭雪剛剛從一家公司離職,手裡急需用錢,她接到一個自稱“XX銀行”的中介打來的電話,可以給她辦理貸款,當天就放款。彭雪想的很簡單,既然自己有需求,何不試試?

就這樣,她辦理了一筆網貸,借款5萬元,當天實際到手3萬多,分3年還清。

而後,貸款公司的人給她的手機下載了幾十個APP,而且有各種砍頭息、滯納金、手續費等形式。她慢慢才發現,自己有了大麻煩。以自己的收入,根本還不上這筆錢。

她只好又聽從中介的建議“以貸養貸”,結果到了今年4月,連本帶利她需要還款,居然接近令她咋舌的30多萬元!

逾期不還,還會有人打來電話催收,更恐怖的是,電話還很“準確”地打到她的親戚和朋友手機上,甚至出現一些侮辱、威脅性語句。

彭雪崩潰了,曾經一度想過自殺,但被朋友和家人攔住了。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借5萬還30萬

網貸“無底洞”捲土重來

初見彭雪,她的面色枯黃,沒有一絲生氣,臉上濃重的黑眼圈,顯得意志十分消沉。

大概就在一個月前,她決定,不再向網貸平臺還款,而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騷擾電話和侮辱性短信,就不斷地發到她朋友和家人手機上。

2019年5月9日,坐在一間比較空閒的咖啡館裡,她依然很警惕,直到今天出門之前,她都還收到一條威脅短信“家庭住址成都市xxxx,麻煩通知一下家裡人,讓這兩天內不要外出,否則後果自負。”

每天她都會打開手機,看看今天又騷擾攔截了多少陌生電話、短信,雖然知道數量只會多不會少,但在彭雪心中,還是希望某一天自己能夠逃離魔掌。

這一切都要從2018年底的那次網貸說起。那時,彭雪剛剛從一家公司離職,加上自己當時又想報名一個美妝培訓班,急需用錢。彭雪想著,有沒有一種放款更快、程序相對簡單的貸款方式?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一次偶然出現的網貸廣告彈窗,她便用自己的手機號碼註冊了一個賬號,“當時我並沒有貸款,只是註冊了一個賬號而已。”

不料,自從註冊之後,就不斷有陌生電話給她打過來,稱可以辦理貸款,也不需要審核。某天早上,一個自稱“XX銀行工作人員”的人給她打來電話,詢問她現在是否需要辦理貸款?“我想著,反正網貸和其它貸款都差不多嘛,我借的又不多,應該能還得上。”

抱著這種想法,彭雪聯絡好了一箇中介,並在中介帶領下,迅速到一家公司辦理貸款業務,“當時工作人員和我面前隔著一個擋板,他拿著我的手機在操作,只說這是正常的貸款流程,屬於商業機密。”她告訴記者,當時與她同樣正在辦理貸款的,周圍不下一百人,“有些還是一個家庭組團來的。”

短暫操作過後,工作人員跟她說業務已經辦好了。彭雪拿到手機,發現莫名多了幾十個APP,“包括一些拍x貸、小x合眾、x站等”,彭雪詢問怎麼回事,工作人員只讓她不用多慮,平時只要在這些APP按時還款就行。

據彭雪描述,她當時的目標貸款金額為5萬元,但是,在放款的第一天就會被扣掉保證金、手續費等費用,真正到她手上的,就只有3萬多元。而這3萬多,實際分為多個平臺還款,且不同平臺具有不同還款利率。比如,在一個網貸平臺上,彭雪的使用額度為17500元,還款計劃為3年36期,每個月她需要還1011.05元,如果連本帶利,3年之後,她需要還將近3萬多元。

而這樣的平臺,在彭雪手機上還有3個。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以貸養貸

她接觸了“714高炮”

大約兩個月前,一年一度的“3.15晚會”才剛剛落下帷幕,其中“714高炮”的高息現金貸以及背後的暴力催收等,引起大眾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各大ios及安卓應用商店下架了不少涉及“714高炮”的貸款平臺APP。

從那個時候開始,似乎很多人以為,“714高炮”早已絕跡,可現實是,那些因為網貸而被撕裂的傷口,卻從未癒合。

彭雪恰好就是在看了“3.15晚會”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接觸的原來是“714高炮”。她說,“當還款時間到了,可自己工資還沒到,自己也就還不上錢,所以對方又給我推薦了另一個業務,說也是不需要審核的,額度漲了,這1500塊錢就變成了2500元、3000元。”

在她手機上,一款曾被“3.15晚會”點名曝光過的APP提醒她,已經有20多筆訂單沒有還款,而在這之前,2019年2月份,彭雪曾聽從中介的指引,在這款APP註冊了賬號,通過以貸養貸的方式,將之前的貸款還上。

她回憶道,當時自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順著對方的指引,在平臺上借了幾萬元,後來幾分鐘後錢就打到了她的賬上,分為幾十個平臺還款,按照約定,她需要在15個工作日內還上金額1500元加利息的貸款。記者發現,萬元以上的貸款金額顯示“放款失敗”,放款成功的多為1500元到2500元不等。

而據彭雪描述,按照這種模式下去,她現在單單在這個平臺上就還了將近8萬多元的貸款,“還好,在3.15晚會之後,我就瞭解到它的可怕,後來就沒有還款了。”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威脅、侮辱短信在路上

現在她的銀行卡和工資卡,都和她的貸款合同綁定在一起,“只要一有錢到卡里,就有人從裡面划走。”

從此,她就開始了以貸養貸的日子,在家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她身上的貸款越來越多,利滾利之後,她發現那套拆東牆補西牆的套路,早已填不上這個深坑。

更可怕的是,自從她逾期不還後,就不斷有陌生號碼給她打來電話,剛開始是讓她及時還錢,彭雪也很配合,稱願意還上之前借的本金,以及在國家標準允許範圍內的利息總共3萬多元,但對方不願意,必須要讓她以現在的金額為準,連本帶利還清,“我之前算了一下,一直這樣利滾利下去,不算我自己別處借的錢,各種平臺加起來已經有30多萬了,我實在還不起了。”

雙方協商無果。從4月份開始,她不斷收到微信好友添加申請,申請過後,對方第一句就是“你是xxx吧!,你的家在成都市xxx街道哪一棟哪一號,勸你和家人這兩天不要出門,這邊最後給你一次機會......”

甚至有些直接繞過她,給她的朋友和家人發去侮辱性短信,“我是xxx,因在外約P,不幸感染xxx.......”一次,她的一個朋友接到類似的短信,回覆對方“已經報警”,對方回覆稱,“最喜歡的就是你報警了,我有很多種辦法搞你的。”

彭雪只記得,自己當初辦理貸款的時候,工作人員讓她提供手機號碼營業廳的查詢碼,說是檢查通訊記錄有沒有老賴、黑名單等,“但我沒想到,他們會給我的朋友和家人打電話發短信,我現在覺得很對不起他們。”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曾想過自殺

被朋友和家人攔了下來

彭雪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由於單親家庭的原因,她從小就很獨立,雖然現在不過只是20多歲的年紀,但自從工作後,她就從未向家中要過一分錢。

但,彭雪的心其實沒那麼硬。

如今,只要一說到貸款兩個字,她的手就會不自覺地抖起來,“他們給我朋友和家人發短信去的時候,我真的想過跳樓輕生。”朋友和家人告訴她,沒必要為了這些錢,而白白獻出自己的生命。

最開始,她收到幾百個催收電話和短信時,每天急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也沒有跟家人提,她說自己本來是一個特別要強的人,發生事情後,還想著,要不要找一個工資比較高的工作填上這個坑洞。前不久,她還找了一個在海上的船員類工作,“工資比較高,被我媽立即叫了回來。”

90後女生自述“套路貸”親身經歷:逾期不還遭威脅、侮辱短信,朋友家人不堪其擾

面對家人的責問,彭雪沒有隱瞞,但一聽到母親說砸鍋賣鐵也要保護自己女兒的時候,她“失控”了。彭雪母親曾萌生過賣掉家裡房子來還債的想法,但她不讓,她不想讓自己做下的“傻事”來讓家人背鍋,“再說了,如果按照這些催收的人說的,我還給他們所有錢,那他們是不是以為我可以還更多錢?”

“我只是想跟他們協商而已,除開那些多得離譜的利息,我該還多少,還清就行。”也有朋友勸她,不要接聽那些電話也不要回短信,但彭雪不聽,她覺得自己不是老賴,自始至終也從未想過不還錢。

後來,彭雪也諮詢了律師,並報了警,她希望用自己的這段經歷,給更多陷入“套路貸”的人一個血與淚的教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彭雪為化名)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封面底稿】創作,在封面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