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製裁伊朗石油,或者是對伊朗石油動武,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呢?

幸福地帶2


伊朗石油大部分走馬六甲海峽,供應東亞地區,今天的東亞地區已經離不開石油了,滿街的汽車,工廠的大量需求,農業的拖拉機,收割機水利灌溉,石油化工企業。特別是大量的人口進入城市,農村更加離不開機械化,一部收割機能夠代替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勞動力。

拖拉機耕地,比牛耕地更加快捷有效,今天的東亞地區的經濟是漂浮在石油上的,沒有了石油,東亞地區就會回到清朝時期,東亞地區的經濟大船就會沉下去。

而美國看見了這一點,石油一直是美國看重的,美國知道沒有了石油東亞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情況。

伊朗石油和東亞市場緊密結合,只要扼住伊朗石油的出口,東亞地區得不到石油,東亞地區的經濟就會失去能源,而回到人力畜力狀態,回到清朝時期。

世界上有許多種類的戰爭,有槍林彈雨的戰爭,這個叫武力戰爭。

有思想誘惑的戰爭,把一個思想軟件輸入進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頭腦中使其愚蠢無比,成為木偶任意操縱,這種戰爭體現在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解體,和顏色革命上。

誘導象戈爾巴喬夫這樣的領導人去做不利於他們國家而有利於美國霸權的事情。

東歐國家的鉅變就是這種戰爭的效果,蘇聯的解體也是美國思想誘惑的結果,也是這種戰爭的勝利,而這種戰爭有時會勝過武力戰爭,達到武力戰爭成倍的效果。

還有一種就是經濟戰爭,我們知道,當今世界的經濟基礎是石油,沒有了石油所有的汽車都會變成擺設,而成為一堆鐵。飛機,軍艦都將成為擺設。而毫無用處。

扼住伊朗石油閥門不準石油出口,必然卡死伊朗經濟,而使伊朗石油不能變成貨幣,使伊朗成為坐在金山上的叫花子。

但是伊朗對美國並不重要,而世界戰略目標才是真正的美國需求。

至因為這樣,美國才能夠用遠大的理想作為奮鬥的動力和源泉,勾畫出許多人看不懂的圖畫,或錯解的謎團。真正的目的是許多短志思維的人無法理解的。

美國真正的目的是飢餓政策,使目的國家飢餓,虛弱,而產生許多預想必然應該出現的問題,使其工業荒毀,農業荒毀,大量的人口失業,糧食危機,爆發出內亂,美國就可以火中取栗了。

這就是經濟戰爭,是另一種戰爭的式樣,而往往經濟戰爭為先導,武力戰爭跟上,而達到夢中的目標,這步棋,有誰能夠看得出來呢?


寶樹白石34222787



第一,首先搞清什麼是歐佩克。度娘說,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60年9月成立。現有成員國14個。歐佩克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


第二,美國製裁伊朗,宣稱讓伊朗石油零出口、讓伊朗賺不到一分美元,本身就是對伊朗內政的無理干涉,就是美國霸權的強盜行徑,就是破壞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就是為了美國的石油霸權、美元霸權,當然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


第三,美國製裁伊朗,其實不僅僅是制裁伊朗。伊朗與很多國家有石油交往,美國要求伊朗石油零出口,也是對其他從伊朗進口石油國家內政的野蠻幹涉,有些膽小的國家怕美國,所以不敢從伊朗進口石油了,比如美國在亞洲的兩個跟班日本和韓國;也有很多不怕美國的國家,該從伊朗進口石油還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根本無法干涉,也干涉不了,比如俄羅斯、土耳其和我國。但是,美國的霸道行徑,對國際經濟、國際秩序、石油市場的破壞是肯定的。


第四,面對美國的霸道行徑,伊朗必須以牙還牙。一方面,伊朗要想方設法出口石油,比如,通過6條秘密通道將石油賣出去,與有石油需要的國家簽訂石油換商品協議,與伊朗有債務的國家商討石油還債務事宜,鼓勵伊朗民間組織開展石油“合法走私”,與歐洲國家建立新的貨幣結算系統等。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步步緊逼,伊朗還可以阻斷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退出核不擴散條約、重啟核計劃甚至打擊軍事在中東國家的軍事基地。對付美國,伊朗有足夠的工具,也有豐富的經驗。


第五,歐佩克國家必須團結一心,抵制美國破壞石油市場。歐佩克國家中,有些是美國的盟友,比如沙特;有些是美國的敵人,比如利比亞。但在面對美國擾亂世界石油市場時,美國是歐佩克國家共同的敵人,伊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美國製裁伊朗,就是侵略歐佩克國家;美國首先不仁,歐佩克國家當然可以不義。歐佩克國家同仇敵愾,共同對付美國,美國再強大也無法霸佔世界石油市場。


第六,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應該給以伊朗更多支持。這場美國和伊朗的博弈,伊朗是弱小的也是正義的,美國很強大也很邪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但是,正義戰勝邪惡的過程,需要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其實,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一直支持伊朗,這是伊朗沒有退出伊核協議的根本原因。最近,伊朗宣佈部分退出伊核協議,這是對美國的嚴重反抗,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還應加大對伊朗的支持力度,不僅要讓伊朗安心留在伊核協議內,而且要讓美國為破壞石油市場付出慘重代價。


毛開雲


說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或對伊朗石油動武是對歐佩克國家的侵略,在語言邏輯上有點不那麼嚴謹,不如干脆說是對伊朗的侵略來的更直接,更準確。伊朗是歐佩克國家,且是1960年成立時的5個初始國之一。這個機構全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為“歐佩克(0PEC)”是由伊拉克提議,伊朗,沙特,科威特,委內瑞拉帶頭髮起的。如今,發起國被美國幾乎搞癱的就有2個,沒癱的2個都被美國控制著。可見美國的狼子野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對歐佩克國家的目的在於完全控制。



美國為什麼要控制歐佩克國家呢?拿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一句話說就是“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二戰結束後,美國資本在世界取得了優勢,通過一系列不平等的租借協定,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霸佔了中東及世界各大油田,美國在中東的石油投資最高可以獲得70%以上的利潤。美英等國在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帶給石油輸出國的卻是被剝削,壓榨和貧困。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經過長期的鬥爭,石油輸出國才取得了一些勝利,主權國家逐漸佔到主體地位。但,美國資本對此是不滿意的。


歐佩克國家由於國情的不同,對美國的態度也不一樣,比如委內瑞拉,其石油完全國有化,美國雖近在咫尺,雙方的油企也是上下游關係,但美國的資本是進不了委內瑞拉的。再說伊朗,與美國交惡40多年,美國的資本也只能看別的國家在伊朗投資,自己只能望“伊”興嘆。所以,美國不惜興師動眾武力威脅。或費盡心機,經濟制裁這兩個國家,目的就是以壓促變。伊拉克前總統薩德姆在談到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拉克時,說了一句話“為了石油”,當然,石油就是軟黃金,過去美元與黃金梱綁,現在美元與石油梱綁。美國攪亂歐佩克,廢掉歐佩克的目的就是要取代歐佩克,由它來控制世界石油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在侵略歐佩克也沒錯。


天太2


歐佩克就是石油輸出國的一個組織,組成國家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突尼斯。

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科威特等等,哪個國家是消停的?為什麼會戰爭不斷?一個字:錢!

美國其實早在弄伊朗前就一直在侵略歐佩克的經濟,為什麼到弄伊朗了,大家才意識到呢?

發動戰爭、製造內亂,要麼直接過來搶,要麼不讓你賣。不都是為了錢嗎?花點炸藥錢,搶來油,又不讓你賣,自己賣油掙錢,這麼明顯的手段,就沒人看明白嗎?





唐小武北漂過


美國在中東發生衝突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本來在此地區何種實力很均衡,即便是動武,也不會輕易打破相互之間的制約。


但是華盛頓方面的一意孤行,輕鬆的將這種動態均衡給擊垮。而且在此之後,沒有相互能夠牽制的力量,直接致使現在的歐佩克分崩離析。

之前的中東依靠著石油的天然資源,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同時外部力量也很難再次地區站得住腳。


來自西歐的強國想把控蘇伊士,而普京又擔心黑海的出海口關閉。這兩股力量相互制約。因此在這種動態平衡下,即便發生局部戰爭,天平也不會輕易的倒向一邊。

之前伊拉克被美軍武裝入侵,但是這種平衡沒有發生很大的偏移。但是之後的敘利亞和利比的政府倒臺,直接導致一方勢力的迅速崩塌。

但是美方這麼做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能夠針對莫斯科,畢竟俄黑海艦隊的行動不再是那麼方便,完全在美國的監視之中。

同時由於北約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增加,控制蘇伊士就能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其成員國的貿易往來,北約依然在美國的掌控之下,而且這種代價遠比經濟援助或者駐軍低得多。


白宮的目的確實是達到了,同時帶給中東的是一片狼藉。

能夠支撐世界能源供應的也只有伊朗和沙特兩國,如果此時美軍和魯哈尼政府發生交火伊朗肯定扛不住,同時,沙特即便是開足馬力也不能提供足夠的石油,能源這根脆弱的神經就會被切斷。


多米諾骨牌一旦被堆到,很難讓其停下來。

屆時,西歐為了自己的貿易路線,普京為了黑海艦隊,世界各國為了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石油。恐怕到時會引發更大規模的動盪,後果不堪設想。


中評中語


這個問題要明白一點,美國過去是世界石油最大消費國,進口國。現在變成最大石油出口國。



首先石油美元結算是美國命脈。委內瑞拉,伊朗,俄羅斯公開拋棄美元,改換RMB等其他外幣結算。委內瑞拉內亂沒有結束。美國幾艘航母集結伊朗準備動武,就是為了打壓拋棄美元結算國家,動了美國根本。

其次,美國GDP接連增長,雖然美國是石油出口國,但是高油價不利於美國經濟增長。一方面美國要打壓油價,一方面美國要擴大石油出口。打壓伊朗一石二鳥。



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伊朗世界石油第四大出口國,有大量市場空缺,美國過剩石油產能可以銷售。另外伊朗戰爭如果封殺赫爾木茲海峽,波斯灣歐佩克組織石油出口就會受到影響。美國大量頁岩氣石油會大量衝向國際市場。特朗普宣稱,伊朗石油出口缺口美國大量供給。

伊朗如果戰爭,波斯灣歐佩克國家石油出口受阻,美國大量頁岩氣油會佔領國際市場。


石軒木屋7


伊朗作為世界四大石油出口國之一,在歐佩克國家聯盟中有很高的地位。歐佩克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整合整個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搶奪國際石油市場的定價權,維護各石油出口國的利益,可以說歐佩克聯盟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歐佩克成立之初就通過石油議價的相關條約。當世界其他出口國通過擴大產量,壓低油價擴大出口時,歐佩克聯盟成員必須一致減產,維持油價以保護歐佩克石油產業的地位和利潤,畢竟整個中東靠石油活命的國家可不少,如果不能掌握部分石油市場的控制權,歐佩克聯盟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


美國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亦或者對伊朗動武,都會對整個波斯灣水路運輸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脅,影響的是整個中東石油的出口而不是伊朗一家。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自從美國頁岩石油氣開採技術取得突破,美國國內每日石油開採量突破1200萬桶,庫存超過4億桶,造成嚴重的石油過剩,美國急於將這些石油出口。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除了要打擊伊朗石油去美元化,更重要的是想把伊朗甚至整個歐佩克的石油市場化為己有,消耗美國龐大的過剩石油,不管怎麼做對美國都百利而無一害。

伊朗失去石油市場,其他歐佩克成員也會變的岌岌可危,一旦被美國得逞,歐佩克只能淪為美國的石油附庸,控制了他們的經濟來源,到時候搓扁捏圓還不是美國說了算。說是侵略一點都沒錯。


李氏縱橫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表面看,美國製裁伊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以色列和沙特的安全,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從戰略層面上看,的確不容有失。

但從更深層次來看待這個問題,你會發現,美國極有可能有大的目標,那就是美國想獲得原油定價權。

“石油美元”不等於石油定價權;

首先“石油美元”這個詞主要是來自於美國與沙特之間的密約,即美國以承擔沙特的安全為前提,交換沙特對外石油以美元結算,這個主要是對美元形成了支撐,並不能說美元對石油有多大的定價權。

可以解釋這個觀點的現象很多,比如前幾年那次原油價格暴跌,就是歐佩克與美國頁岩油爭奪市場的結果。

可見,美國現在還真不能徹底掌握原油價格。

那現在的美國有沒有原油定價能力呢?

答案是有,大概通過下面幾個途徑;

  1. 最主要的就是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美國擁有最完善的金融體系,對期貨價格有一定的操控能力;

  2. 依靠對產油國施加壓力,控制其增產或減產;

  3. 利用美國龐大的石油儲備,干預油價;

  4. 依靠頁岩油產量影響油價;

發現一個特點沒?

都不是那麼直接,不能指哪打哪,真遇到歐佩克和你“犯渾”,就像上次原油價格大跌,你還真沒轍。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往歐佩克裡摻沙子;

美國不是,但委內瑞拉和伊朗是,顛覆了這兩個政權,美國不光幹掉兩個挖“石油美元”牆角的小賊,還可以扶持親美政府,通過他們來直接影響歐佩克的決定。

雖然這倆家現在的產量都不高,但巨大的儲量再結合美國石油巨頭的開採能力,其未來的潛能絕不比沙特低。

不光如此,如果能徹底控制伊朗,那美國就等於捏住歐佩克的油管子,再犯渾,明天就有海盜在霍爾木茲海峽上晃盪,回頭國際油價就蹭蹭的漲。


你看,這樣多好,比美國總統打電話給沙特國王來得痛快,同時,歐佩克再也不敢給美國人臉色看。

美國對於世界的統治加更加牢不可破。

順路說一句,不同於頁岩油和沙特原油,委內瑞拉和伊朗出產的都是重質原油,而我們和其他幾個主要亞洲經濟體都對這類原油有著巨大的需求。


聽聞知事


美國打薩達姆,說是為了石油。後來伊拉克的油田美國公司沒撈幾個,又說是維護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伊朗這個最反美的國家,賣石油都只收美元,維護石油美元用得著去制裁一個忠心耿耿、專心致志使用美元交易石油的國家嗎?到底誰腦子裡全是水啊?現在又拉扯出歐佩克,制裁伊朗本質上真與歐佩克有關嗎?其碼歐佩克其它成員偷著樂吧,少一個賣貨的,市場更好控制吧!再說,有美俄與歐佩克競爭,對石油純進口國有著長遠的好處,非要被壟斷壓榨才爽?八十年代石油危機及一百刀一桶的油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左腦不行沒思考力,右腦記憶功能也喪失了。

從表面現象瞎聯繫搞陰謀論,是智力低下,無思考力的具體表現,說事講論據講推理邏輯。沙特等反伊朗,是對歐佩克的戰爭嗎?笑話!


眾人的黃昏


歐佩克opEC國際性的石油組織,成立於1962年9月14日。當時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5國發起,於伊拉克巴格達成立。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取得了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正式成為了國際性組織。

歐佩克的成立,宗旨是協調平衡國際性油價。當前成員國已發展到了12名,分別是: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伊朗、利比亞、伊拉克、科威特、尼日利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會酋長國、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

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或制裁,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雖然僅僅是涉及了一個伊朗,可伊朗也是OPEC的成員國,伊朗在歐佩克組織中的地位舉是輕重,伊朗也是產油大國;歐佩克既然已是一個國際性組織,受到了聯合國的承認,那麼,12國任何一個國家所生產的石油在國際上流通都是合法的。同時也代表著12國象徵性的共同利益。

時下,美國為了自身在中東石油美元的利益,無時不刻針對伊朗進行挑戰,這就讓歐佩克其它成員國會產生兔死狗烹的共鳴!而這些一成員國也深切知道,美國打擊伊朗無疑就是想確定石油美元的地位。然而,伊朗恰恰就是不鳥美國的強硬派,這一點也符合所有成員國的共同利益,為什麼都要以美元結算呢?因此說,美國向伊朗挑釁,就有意味著向整個歐佩克挑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