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我家維尼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小姐”。

給她讀《小熊不刷牙》繪本,她問:小熊的牙為啥掉了?

我說:因為小熊不刷牙,牙齒壞掉了。

她問:那小熊為什麼不刷牙呢?

我:可能因為懶吧。

她問:那為什麼因為懶呢?

我:……牙刷放進嘴裡的感覺不是很好,小熊覺得一次不刷牙也沒什麼,於是沒有養成好習慣。

她問:那為什麼沒有養成好習慣呢?

我:……

這樣的為什麼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發生。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我最害怕的,就是來自她的奪命連環十萬個為什麼的。

因為往往絞盡腦汁地去想如何回答完一個問題之後,出其不意地她會提出下一個問題,甚至下下個問題,這些問題,敷衍不行,回答得深奧了她就會繼續為什麼。

有時忙得不可開交或者實在答不上來,簡單粗暴地一個“不知道”,她會發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復讀機精神,把一個問題單曲循環數十遍……

我給她執著的精神跪了!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孩子過了3歲,語言能力開始飛速發展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跟在父母屁股後邊問為什麼。

恭喜!孩子進入了下一個成長的關鍵期——邏輯思維敏感期(3—5歲)。

當孩子和我們進行一問一答的時候,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開始發展,同時思維能力也得以發展。

其實,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每個問題背後都隱藏著一系列的成長小秘密: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一、問“為什麼”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問為什麼,我們需要給一個嚴謹且科學的回答,絕對決定不能給孩子誤導。

不過,有些孩子問“為什麼”的動機,並不是一定要獲得一個嚴謹且科學的答案。

哈佛大學一位教授曾對此做過專門的調查分析:

“5歲以下的孩子有自己的提問特點,有的問題確實是想知道準確答案,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在表達自己對這個話題的興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對成人說‘哇,這個很有趣,我很好奇,我想繼續探索它’”。

其實孩子在問這些問題之前,他們已經在思考了。

正如阿戴爾·費伯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所說:“他們需要大人做的是充當一個迴音壁,幫助他們更進一步去探索他們的思想。”

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回應。

在這一類孩子很好奇的“為什麼”提出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短暫的思考的過程,用言語鼓勵孩子“寶寶真棒,會想問題了呢!”

然後鼓勵孩子自己說出他的想法和答案。

也可以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問答開放性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二、“為什麼”背後的隱情

孩子的有些問題是很無厘頭的。

“為什麼媽媽要上班?”、“為什麼那個小孩不需要排隊而我需要?”、“為什麼爸爸看手機我不能看?”

連珠炮一樣的“為什麼”之後,往往包含著孩子需要被關注的隱情。

在孩子的心中,他應當獲得與父母一樣的對待,父母做什麼,別人做什麼,那麼他就可以做什麼,這就是他所謂的“

公平”。

關注孩子提問背後的隱情,太會知道其實他想要的並不是答案,而是希望自己與父母相同,與別人相同的對待。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三、不用秒變“百科全書”不同的問題不同對待

每當孩子提出“為什麼”,爸爸媽媽恨不得自己變成百科全書,立刻提供給孩子答案。

其實,爸爸媽媽們也可以示弱,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會”,我們一起去找答案吧!

很多問題的回答,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爸爸媽媽父母在回答孩子答案時的態度。

敷衍、挖苦、不耐煩,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更扼殺他們獨立思考的慾望和想象力。

和孩子一起找答案的過程,也是親子交流的過程,甚至可以鼓勵和陪伴孩子去向各行各業的專家們找答案。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可以有不同回答的方式:

1、生活常識:

我為什麼要每天刷牙洗臉?

為什麼不能挖鼻孔?

給出明確的回答,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2、百科知識:

葉子會變黃?

馬路為什麼叫“馬路”?

月亮為什麼有時圓有時不圓?

簡單的可以回答的,如實回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必要的時候可以用科普繪本、科普文獻和視頻給孩子做知識儲備。

有些問題可以鼓勵孩子的發散思維,哪怕他的自問自答天馬行空極具想象力,也不要輕易地說“錯”哦!

3、社會規則:

為什麼紅燈停不能過馬路?

告知孩子社會規則,這是引導孩子遵守規則的絕佳時機。

4、情緒引導:

媽媽,那個小朋友為什麼哭了?

他們為什麼笑啊?

幫助孩子說出哭、笑、生氣背後的情緒,為情緒命名,引導孩子說出情緒,梳理情緒,控制情緒。

5、生命哲學:

媽媽,人為什麼會死?

媽媽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

這類問題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做出適齡回答,尤其是關乎孩子開始詢問“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不能給出“充話費送的”、“垃圾桶撿來的”這樣戲謔的回答。用孩子的心智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正確的答案。

本著:孩子問我才答,問什麼答什麼的原則,不深入探究,孩子聽得懂作罷了就不再繼續這個問題,適當轉移話題。

我4歲的女兒曾經問過一個生命終極哲學問題:媽媽,我為什麼活著?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半輩子,也沒思考明白。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些方式比回答“不知道”更好

孩子向你發起“十萬個為什麼”攻擊,有點像奪命連環CALL,是考驗父母耐心和智慧的活兒。

不要試圖去做一個無所不能的解決問題的專家,而是安心地做一個生命的陪伴者就好了!

作者簡介:維尼媽媽沐瀅 家有4歲女娃 前文教領域媒體記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親子閱讀推廣人,親子共讀4年,勵志成為“行走的童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