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依波諾


孩子在起跑線上有出色的表現,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需要兩個方面準備.孩子在有了這兩個方面的優勢後,學習勁頭高漲,勢不可檔,下面就來說一下這兩上方面的事情.

第一是關於學習的心態.就是當孩子處於學習狀態時,要保持愉快,上進的心理,避免不自信,自卑的心理.例如,在上課時,教師在上面講,提問的時候,心態積極的孩子爭先恐後地搶答,而心態消極的孩子,總是害怕提問,對問題也深感不自信.因此培養孩子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心態是重中之重.

第二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於學齡前的孩子,這一點雖然不難,但非常重要,你進入幼兒園的課堂,要不輸在起跑線上,一定要百十個字做基礎.教師一問你都會,什麼感覺?同學們怎麼看你?威信是不是馬上就樹立起來了?


啟蒙的智慧


上中學的時候,我跑800是班裡前幾名,但是我從來不是出發搶跑在前面的那個,因為我總怕一起衝出去被擠倒。學校的操場不大,200一圈,需要跑4圈。通常我會在第三圈多的時候才開始加速,邁著大步,超過身邊一個個同學,基本上都是班裡女生的前五名。

上來說這個小例子,其實是想跟這位家長說,起跑線和衝刺線,你覺得哪個更關鍵?開始跑在前,可是後勁兒不足怎麼辦?開始並不突出,但是一直穩定有力,最後的衝刺還能一鼓作氣,你覺得哪個更好?

我覺得作為新時代的家長,在育兒觀念上真的需要再斟酌思考一下。我們要養育的孩子,不需要起跑的時候遙遙領先,需要的是一直一直擁有動力,屬於自己的內驅力,而不是外界加載的。一直遙遙領先的孩子,其實也不一定會贏在終點線。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啊!

不如讓孩子一直穩穩的,蓄積自己內在的力量,待到他自己找到時機和興趣,自己選擇爆發和衝刺,不是更好嗎?

這期間,父母可以做的,就是支持孩子,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讓孩子在有愛、有支撐的家庭內長大,這就是個有力量的孩子啊!


成長之端親子教育


注意聽號令,😄。


什麼是起跑線?很多人以為是早點認字,早點學英語。我訪問很多北大清華的學生,確實有些孩子很早認字,很早就學了英語,但他們考上北大清華與這種早期的教學無關。


真正的起跑線是什麼?

是孩子的父母。


有一個通情達理的父母,有一個情緒管理好的父母,有一個遠見的父母,有一個能理解與接納的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這樣的父母,才能喚醒孩子的潛能,才能持久激勵孩子做了不起的自己,而不會去瞎報班,折騰孩子。而且還能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化解孩子遇到的問題,讓孩子一直在跑步前進。


而那些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要求很高,能力很低,情商不高,脾氣挺大,喜歡管控,毫無遠見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疏於陪伴,在孩子喜歡探索的時候報了很多毫無意義的培訓班,以愛孩子的名義佔用了孩子的童年,讓孩子提前厭學、厭世,最後到中學階段卻要孩子交出一份理想的答卷,十分的可笑之極。


起跑線不是指家庭的年收入,也不是指父母的文憑。農村父母也能培養好孩子,只要父母愛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承擔相應的責任,就OK。必須要花錢上培訓班,也不需要去國外遊學,也能滿腹經綸,也能安邦治國。再說,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很多開拓眼界的事情,並不一定真的要在北上廣或者去國外。


坊間有很多傳言。什麼階層已經固化呀,其實這裡的階層固化,是指考上名校的人群中,精英家庭出身的越來越多。其實並非階層固化,而是起跑線固化和基因固化。因為優秀父母 + 高智商父母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子女,而優秀父母+高智商父母,他們本身就會在市場經濟中成為精英。


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出路就在於父母是否能夠覺醒,能夠自我教育,能夠自主學習,唯有如此,才能可能跳過孩子成長的坑,讓孩子在路上跑起來!


陶勇談教育


人的一輩子有無數個起跑線,人生也不是唯一的馬拉松比賽。你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註定要當運動員嗎?什麼是成功,是幸福。難道就是在大群同齡人之中遙遙領先,與眾不同,出類拔萃,鶴立雞群。否則他的人生就毫無意義了嗎?這應該是家長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吧!自己不會飛,就拼命的給孩子身上插翅膀,自己不會跳就拼命給孩子找撐杆,自己覺得不幸福不快樂卻拿孩子幸福當試驗品。有以為家長賣掉自己的一個腎,供孩子去國外留學,結果孩子卻玩了整整三年。我覺得一個善良的父母,應該還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只要孩子長大後身心健康,有一技之長,能幸福上生活,這就是最大的成功。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試驗品和替代品。


明天更美好91675811


David老師的回答:
所謂起跑線問題其實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偽問題。因為家庭出身、背景、天賦和教育資源的差別,每個人的起跑線都不可能完全一樣。然而,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通過有效的教育,儘早地幫助孩子建立起人生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良好教育的關鍵所在。特別是對於那些在資源和背景上處於相對弱勢的家庭而言,就更加需要儘早地確定孩子的天賦和潛能,集中資源和精力,專注於孩子最有潛力的一點,想辦法幫助孩子發展建立起具有競爭力的人生特長來,千萬不要三心二意,平均用力,徒然浪費家庭原本就不充裕的時間、金錢和資源,最後樣樣稀鬆平常。
此言非虛。
歡迎關注訂閱今日頭條號《教育的觀點》獨家專欄《如何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專欄將與您分享來自於一線的真實有效的國內外最新心理學、教育學經驗與方法。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toutiao_wallet_bundles/toutiao_learning_wap/online/album_detail.html?content_id=6678439118894006532

教育的觀點


我孩子已經輸了,因為我們家沒什麼背景。沒什麼路子。不過我兒子贏在玩兒上了,遊戲不限制,電影不限制,不報任何班。玩具買了一屋子,只要有兩天以上的假期我們就去旅遊,反正以後也沒編制。開心一天算一天,我兒子說不想長大,我覺得我成功了,而且最成功的一點,是他的學習不差。


愛國就要說實話


做滿月酒時順便報個補導班,一年級時強令孩子必須做高中數理化,這樣就不輸起爬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