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貪婪著吃,是為你滿足的眼眸

俯身,把臉埋在你不再光滑的胸腹間,隔了薄薄的衣衫,你乾癟的乳房下,心臟的脈動靜到幾乎聽不見……

我貪婪著吃,是為你滿足的眼眸

佛說,五百年修得擦肩過。五百年?在一個平俗的小女子蒼白的想像裡,那該得是多麼漫長的時光,漫長到讓人恐怖。曾經熟悉的,曾經愛著的恨著的,全都死了,肉身成了飛灰,魂靈兒成了青煙,或熱鬧或孤單的人世間,只有一個自己,眼睜睜看著生死別離,眼睜睜看著世事滄桑,忍受寂寞,剜肉剔骨的痛著,只為修到那擦肩而過的業報。這一世,你拿你命搏我命,這該得是幾百幾千年的善緣業報?

大師拿了枉生鏡出來,渡化那個為失戀而痛不欲生的女孩子。但見鏡中,一望無垠的大沙漠,一場慘絕人寰的沙暴,一女子赤身裸體橫死沙丘旁。一個男人經過,只漠然的望了一眼,就匆匆趕路了;第二個男人經過,脫下身上的外套,為她披上,然後回頭再望了一眼,走了;第三個男人經過,眼裡流露著悲天憫人的柔情,十指揮動,在沙丘旁挖了一個深深的坑,將那女子埋了。大師告訴女孩子,那女子就是她的前生,為她披衣而去的那個男人,就是她現在為之死去活來的那個男人,披衣之恩,露水之緣報,僅此而已。而十指鮮血為她挖墳,將她埋葬的那個男人,才是她今生今世真正的歸宿。大師說這就是業報。這一世,你為我成橋成路,你為我作牛作馬,你為我擔驚受怕,你為我遮風擋雨,你為我撐起一個陽光明媚鮮花盛開的家,這該得是幾千幾萬年的善緣業報?

我貪婪著吃,是為你滿足的眼眸

窗外靜靜地,沒有風。高高懸掛的玻璃瓶子裡,許多不知名的液體混合著,順了長長的透明的塑料管,一滴一滴追著,走向你的手臂。慘白的膠布坐在你的手背上,而你,睡著了。水藍色的簾子靜靜地站在你身後,我在你的床邊,牢牢握了你的手,靜靜聽著你的呼吸。我呆望著你,暴突的青筋,糙傷的手指,染黑了四十年的白髮,皺紋斑駁的臉……淚一滴一滴,串起過往無數。

我原本,是怎麼樣的渴望著你的到來。我巴心巴肝地盼著,等著,想著,我要天天天裡都陪著你,陪著你逛街,陪著你理髮,陪著你看電影,陪著你鍛鍊身體。總之,無論做什麼,只要陪著你就好。只要你想說話的時候,我都在,安靜地坐著,睜大了眼睛,專注地望著你,專注著聽你已經講了無數遍的那些個過往;我要陪著你看電視劇,長長的那種,幾百集的演,我天天天裡陪著你,陪著你為主人公流淚,為他們歡喜;我要為你洗衣,為你做可口的飯菜,為你讀書上的故事,為你唱所有我會唱的歌,只要你愛聽,十遍八遍一千遍,我都是願意的,都是歡喜的;我要陪著你理髮,如果你心疼染髮要掏的那幾十塊錢,我就自己為你染。我們分離的太久,我會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你都不會,比如打球,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太極,我都會一點一點地教會你,就像我小時候你一遍遍不厭其煩的教我會繫鞋帶梳髮辮一樣。我要陪著你做的事真的很多,非常非常的多,天天天裡陪著,我還嫌不夠。然而,事實上,我做了的,卻是屈指可數。

你嫌我上班累,你堅持自己去買菜;你怕我少了休息,你堅決自己做飯;你擔心我的衣服被洗衣機攪壞,你一定要自己動手,一下一下認真地搓洗;你心疼我忙,常常忘記了喝水,你端了水杯子,在我的面前久久地守候;你心疼營養不夠,天天變著花樣兒做我愛吃的菜;你心疼我苦,天天一大早起來安頓孩子洗漱上學,擠出哪怕多一分鐘的時間,讓我好睡。原本,我是要照顧你孝順你的,可是,結果卻是,你天天天裡有操不完的心,我天天天裡有享不完的福。

我貪婪著吃,是為你滿足的眼眸

我貪婪著吃你做的每一樣吃食,是為你滿足的眼眸;我一直選深色的衣服穿,只圖能夠少洗幾回,只圖你洗的時候不會吃力。孃親,我盡著全部心思來愛你,可是孃親,我卻不知道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愛你。你的血壓又升高了,我的心懸著,跌進了冰窖,許多許多種情緒鋪天蓋地來,淚無聲無息溼了我的心溼了你的手背。你不知什麼時候醒來了,靜靜地望著我,眼裡有淚。你咕噥著說,“又攪和你,總也過不了一個安生的週末。”

我咧了嘴,使勁地笑,我嘻皮笑臉地,半撒賴半撒嬌,“這個週末,天大的事兒我也不管,反正就是要和你在一塊兒。都連著兩個月沒休息了,這個週末你就是我休息最好的藉口呢。嘻嘻,有你,我自然安生著哩。”

你笑,瞪我。我裝著看不見,俯身,把臉埋在你不再光滑的胸腹間,隔了薄薄的衣衫,你乾癟的乳房下,心臟的脈動靜到幾乎聽不見……孃親,我的可憐的孃親,半個甲子前,你毫不猶豫選了用你命搏得我命,如今,你卻依然心心念念操心著我的衣食住行,擔心著我的眉展眉舒。孃親,我的孃親,倘若有輪迴,那麼前世,你到底欠了我多少?今生,你作了我的孃親,你為我成橋成路,你為我作牛作馬,你為我擔驚受怕,你為我遮風擋雨,怎麼樣都夠了啊。孃親,我的孃親,倘若有來世,就讓我如你今世待我一般待你,好不好?這一世,且讓我天天天裡陪著你,陪著你走過每一寸日子,陪著你一點一點慢慢變老,夕陽下,微雨裡,踩著落葉,沐著清風,我們執手,一路走。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大語文教學探索及傳統經典閱讀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