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媽媽做小時侯她最不愛吃的菜而恰恰是你愛吃的菜,你認為會是什麼?

公僕養成


我來說說吧!

說到母親不愛吃恰恰是我們愛吃的,我出生在70年代,那時候還在生產隊幹活,那時沒有計劃生育所以媽媽生下了我們姊妹五個,你想想一大家人就靠爸爸媽媽在生產隊幹活記工分,怎麼能養活一大家人,所以也沒有啥好吃的,媽媽做大米飯🍚還放點青菜進去,等飯做好了,我們都吃大米飯🍚,媽媽碗裡卻是青菜,那時是多麼的不懂事呀!平時家裡來個客人,媽媽把好吃的都夾到客人碗裡面,我們還不能去客廳吃飯,就在廚房留點剩菜湯,逢年過節做點好吃的的,媽媽都是讓我們姊妹幾個吃,她說不愛吃,哪裡是媽媽不愛吃,是媽媽捨不得吃,就這樣一位可愛可親可憐的媽媽最後卻因病離開了我們,這就是媽媽不愛吃的我們最愛吃的東西了。


隗仕英


記憶中小時候自己和家人沒有什麼愛吃不愛吃的菜,因為那時家裡很窮,鹹菜是家裡最常見的菜品,所以大家無所謂有沒有愛不愛吃,或者根本沒機會提現出愛不愛吃什麼菜的機會。

印象中是我在6-7歲時候的一個暑假,爸爸媽媽很早就下田做農忙了,我醒來已經是7點,家裡只有弟弟和我,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是無聊還是想為媽媽分擔一下家務,我嘗試學著媽媽平時做早餐的樣子做早餐和家務。

首先是把房間和天井衛生清掃一遍,然後就是挑水,為家裡的水缸加水,爸爸的水桶很大,我只能挑半桶水,還要把扁擔的鉤折起一半才可以挑起,一個早晨挑了十幾趟,水缸滿了,自己的肩膀也是紅紅的,但是那種成就感是我今生最難忘的。

因為不熟悉,忙活完這一切,已經到了8點多。我學著媽媽樣子燒水做老家的一種粥(糊肚),就是把小米磨成的粉用冷水衝成濃稠點的流體,等鍋裡水開了,一邊倒調好小米麵水一邊攪拌鍋裡的水,倒完後不時攪拌等鍋開一下就算完成了,由於第一次做,比例水和米麵的比例沒有掌握好,做出來的粥很稀,說是粥,其實叫面水更貼切。這就是我第一次做的粥(糊肚)。剩下的就是炒個菜了,當時也就是土豆了,我記得當時說是炒的土豆絲,切的成了土豆條,過程和步驟但是沒錯,也炒熟了,看著是滿滿的成就感。一切做完,菜裝盤擺好,粥裝完,筷子擺好,就想著等爸媽回來給他們一個驚喜。

等待的過程是漫長的,爸媽終於從田裡回來了,看到爸媽疲憊的樣子(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都是早上5點就下地幹活,一直幹到10點太陽☀️大起來才回來,不是太忙就到下午晚點太陽不是太大在出去幹),我想我可以做點事在他們分憂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爸媽放下農具,看到我做的這一切,流出驚訝和讚許的笑容,吃的過程,雖然粥太稀,土豆絲成了土豆條,鹽也沒放,但是我看到爸爸媽媽吃的很開心和滿足,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可以為父母多一些分憂。

沒讀裡面書,書寫也不會好,全當記錄一份心情,大家多包涵!


心平行直在路上


肉吧,肉和魚,我媽在我和我姐姐的小時候基本上什麼都不愛吃,什麼都是她說她不愛吃,然後我和我姐姐吃,要說現在說出一道我愛吃,而我媽媽不愛吃的,我覺得不止可以說一道可以說很多很多道,希望媽媽身體健康,這樣我才能讓我媽媽把所有她說她不喜歡吃的統統變成她喜歡吃的。


斷點sas


因為父母離異,三歲不到就改嫁,所以跟奶奶長大的,因為遠嫁一年回去兩次也是急急忙忙的。雖然同村,但基本上沒來往。如果有機會給他做飯菜的話,我就會做自己最拿手的……

硬菜拿手不多 ,素菜都行的 關鍵是一份心意!母親來臨之際祝天下父母母親節快樂


徐媽媽的美食


我媽媽出生於50年代,小時候生活很困難,在農村基本上沒有說不喜歡吃的菜,能填飽肚子健康長大就是好事


鄉韻小芳


我認為是雞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