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是如何理解這段話的?

瑪法蓮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句話出自《大學》,經典中的話都是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解讀,並沒有一定的正確解釋,即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三觀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的重點在於知所先後,不同的人所知道的本末先後不一樣,如《大學》後面提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是重德者的知,重財者的知就是財者本也了。通過對事物的看法就能知道他人的價值觀,也就可以知道他人的道。

想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重君子之行,還是重小人之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常懷比較之心的,是小人之行,君子能夠考慮周到是因為他常與自己比較,前面做的如何,哪裡可以改進等,所以君子進步快,不用比較就可以把事情辦好。



不滅的聖光


三句話解釋接近道 那不明白道是什麼的話 接近它又有什麼意義呢

先明道 再理解這三句話就比較有意思了

物有本末 觀看到的物 或靜或動 什麼是本什麼是末呢

例如你看到 種子是本 草木是末 根是本 葉是末 人懷胎是本 出生是末 幼年是本 當下是末 存活是本 死亡是末

通過觀察大自然得知物有本末 再引導到人身上面 論人事當有始終 事情的發展從初生到壯大到死亡的過程 稱為始終 再復行又為始終

通過了解到這些以後 就能懂得事情的先後順序了 看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只是表象 為後 原因根本從哪來 為先

例如一個成功的企業吧 很成功為後 創業初期為先

例如一個國度的滅亡 滅亡為後 壯大為先

滅亡為先 初生為後 再壯大 再死亡 再初生

大概多參考這些就快能接近道的真理了吧

道者 生者死之根 死者生之根 循環無端 無出其右

這樣看來能保持在中段最好 也就是古書中庸思想來源所在 學之大者 稱之為大學


簡單一和


物,空間中具體現實實體,其必有根源出處,有關鍵根本,也有細枝末節,有主有次;

事,時間中事務過程,必有起始與終結,必有前因後果,必有先有後。

理解了物的本末先後、事的始終先後,就可以說接近“道”了。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長風浩蕩


這段話用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來解。

物有本未,其實是仁也,也就是仁的落地,生根,發芽,成長,結仁的過程。

事有始終,其行為是方向問題,正則取正果,邪則取惡果,但不一定,因人因事而不斷調整,邪能改正,也修正果,正而改邪,結惡果。

道是天時,地利的轉變,而非人力可違,這就是要求人學習天之剛健,學習地之厚德,而人之智力,雖沒有高成就,多少對家庭有點貢獻,而不危害社會族群!


輝283591266


是近道,而不是明道,也不是合道,只是說靠近正確的方向和門徑。也就是說初窺門徑,還有待實踐。知道了輕重,知道了先後,知道了條理。所謂格物致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不飲亦醉


物質有開始和滅亡,事情有開始和結束,當你知道了物和事開始和滅亡,那你就近道了,也可以說得道了,其實就是哲學的研究對象事物的產生、發展、滅亡,馬克思研究了社會的產生、發展、滅亡。


哲別1976


大意是能洞察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的人就是好像已經得道了啊。


巴別塔上的尼采


知則知近,道阻且長。


魏東雙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和末節,每件事情都有開始和終結。知道了本未始終的先後次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守靜9777


知音君子詳此數,今古存亡一貫通。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