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自然,法家的法理,儒家的中庸,到底誰的思想更先進?

熱門話題評論員


你這個問題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文人就已經思考過的問題,中華文明是儒道思想幾千年文明傳承,但是在現今的工商業文明與之最契合的確是墨家的思想,墨家講求兼愛非攻代表的是手工業者的成面說話,而手工業者代表工商業的火種卻被中國的農業文明撲滅,中國沒有最好的一成不變的思想引導,需要諸子百家乃至後來人的思想結合,才能穩定進步,但是再好的思想抵擋不住人類對自身的戕害,以後的生存環境將會越來越惡化人類最終的命運不是靠簡單的思想就能改變的,活在當下吧!


小咖喱黃不辣ss


道家的自然是為天道,法家的法理是追尋天道之法理,儒家的中庸就是見風使舵的明哲保身。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天道而為,順勢而為萬事昌盛,逆天道而為,必為天道所懲罰。大禹治水,疏而導之,是遵循天道而為,所以大功告成。儒家講克己復禮,中庸而圓滑,腐儒以人性本善為根基,企圖依靠本性自身,依靠自律約束自我,其最終結果就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其中字裡行間也就倆字是“吃人”(魯迅語)。而法家從假設人性惡入手,處處以治惡入手,管住人性的惡行,當人人都能處處管住自己的惡,世上沒了惡行,天下必將太平。

所以,我們看到了商鞅變法後的大秦一統天下。商鞅被車裂,這是舊勢利復辟反撲的結局。即便是董仲舒之流讓儒學登堂入室也不敢廢棄法家的法理學說。

所以,國家要強盛,法制天下不能少,腐儒中庸,最終結果就是外秀內腐,國力式微,最後滅亡。看看魯迅筆下的所謂滿口仁義道德,處處只是‘’吃人‘’二字的描述,再看看表面的道貌岸然,禮數週詳的日本人,其內裡的骯髒齷齪你敢說跟日本全盤儒化沒有關係嗎?

所以,道家的道沒錯,法家的法理沒錯,儒家的中庸是國民素質向上最大最大的敵人!這是迴歸所謂的儒學最最不能接受的文化糟粕!


行雲流水


道家思想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黃帝,先秦時期的老子集上古先賢思想精華之大成,作品《道德經》的問世標誌著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道家思想主張自然無為,這裡的“自然無為”並非無所作為,無所事事,也不是如儒家宣揚的“宿命論”那樣,而是指自然而為,無為而無不為,不為外界事物所牽絆。

道家思想從上古一直延續至今,期間經歷了各個階段的革新與變遷。戰國時期,秦國的呂不韋編著的《呂氏春秋》以黃老思想為核心內容,併兼具了儒家和墨家以及其他派系的學說觀點,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自然無為。漢初,社會凋敝,國家百廢待興,漢文帝和漢景帝選用了道家休養生息的治理方法,從而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文景之治”。魏晉時期,玄學興起,老莊玄學為世人所推崇,自此之後老莊成道家正統。唐宋明清時期,諸多皇帝皆青睞道家學說,並將其作為政治主張,才有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

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都江堰和蘇州園林的建設,中醫理論,武術(譬如剛柔並濟的太極拳),中國的水墨畫和文學作品,以及科學技術等都與道家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見道家思想的廣泛影響。道家的影響範圍不止在國內,越南,韓國,日本和西方國家都有波及,老子的《道德經》是在《聖經》之後外文發行量排列第二的文化名著。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評價道家“與時遷移,應物變化”,說明了道家思想的“善變”且適應力強的本質,道家在後世中的發展軌跡也正印證了這一點。

法家出自先秦時期,主張以法治國,目的是富國強兵,對當代的依法治國政策具有借鑑意義。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管仲,吳起,李悝,商鞅,韓非子等。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秦朝的始皇帝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政治上,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立法權掌握在皇帝手中,這就出現了君主的權力大過法律的現象,法律成為了君主滿足個人慾望的工具和手段,此乃法家學說的一個弊端。法家學說的另一個弊端是認為國家的強盛建立在損害人民利益的基礎之上,把國家的權力和人民的利益割裂開來。此外,法家對有犯罪想法和有犯罪行為的人處以同等的刑罰,有悖於法理。

儒家的中庸講求的是如何以倫理道德修養自己,進而達到至誠至善的完美人格境界。中庸思想在方法論方面發揮過一定的指導作用。毛澤東在指導農民運動時,曾以“矯枉過正”作為指導方針,延安整風時又以“過猶不及”作為口號綱領。

道家的自然,法家的法理,儒家的中庸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的重要分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分立,三者的問世都是以如何治理國家為出發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三家學說對當時而言並無先進之分,對當代而言,可能只有誰的影響力更為廣泛和深刻的區別。


迷途的mao


當然是道法自然最先進,理由如下:

①只有堅持道法自然天道觀,才有道法的社會治理觀

中國法家的法來自秦始皇君主專制制度,本質上是人治之法,很多內容是惡法當道,比如漢武帝好大喜功,晚年窮兵黷武,搞得老百姓民不聊生,於是漢武帝晚年罪己詔。真正道法則是無為而治的法治之法,是讓老百姓自由創造之法。

②只有堅持道法自然,才有社會的生沖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創生,二是陰陽相沖,三是調和。但一的創生離不開道法自然的科技研發!沒有一的科技入口,創生只能是原地踏步,儒家沒有道法自然,中庸只能是和稀泥,整天探討的是無聊的人生,與道家的調和不是一個性質。

舉例:

滴滴網約車創生顯然是科技進步,這是道生一,網約車業務顯然與傳統出租衝突,這是一生二,政府出面,三方協調,這是二生三,最終出臺調和方案,三生萬物,新生事物得以發展,傳統出租利益得以保障。


全息領導力


道,法,儒三家都是中華文明一顆璀璨的明珠。

道家:講的道法自然。道家認為天地是萬物之門。天道酬勤,永不停息的運行是天道的本質。地道酬實,地道厚實,承載孕育著萬物。天行天道,地行地道,萬物就能產生。人要向天地自然萬物學習,遵循自然萬物發展的規律,不強為(無為)社會就不會混亂。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不發達,忽略了人為的重要性。很多東西是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變得更好。

法家:講的以法治國。但古代的法和今天的法不一樣。古代是王法,這個法是來約束臣子和百姓的,專門為帝王服務的。春秋時管仲就說過: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意思哪個國家沒有法呢?須要一個使法暢通無阻的法,也就說這個法往往在權力面前終止了,不能約來君王。現在的法是民法,不管當權者百姓都受到法律的束。

儒家: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中庸就是德,你能做到中庸嗎?一般人很少常久堅持下去。孔子的孫子子思對中庸的解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一個人不要過分喜歡或討厭,不偏激,走中間路線就叫中。不亂變,不過分使用智謀、技巧、手段就叫庸。人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很難做到不偏坦,不使手段。儒家思想是教化平民,但它也是用來約束君王的。

道、法、儒都非常了不起,各有利弊。


寶塔796


總是有人拿儒家、法家、道家的文化、思想來做比較,非要比出個水平高低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從歸根究底的角度出發,真的沒法分出高低來!

道理很簡單,這三家本來就是一家,儒法都是從道家分支出來的,思想再高深他也離不開道家理論。比如儒家的中庸,朱大聖人(朱熹)解釋說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意,雖然不能說是錯,但是我覺得他把這倆字解釋的太親民了,後世更都解釋為“平常”,這就把這個字解釋的有點消極了。庸字在最古代是與用通用的,中庸可以解釋為以中為用,萬事萬物極端了就難以長久,所謂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嘛(道德經),無論是物理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還是其他什麼學問,以中為用都是適合的,那麼道家也講“中”啊,《道德經》中說“多聞數窮,不如守中”(注意,這是帛書版本的《道德經》),這裡的“中”是什麼意思,各種說法都有,但我覺得《韓非子》當中那句話倒是一個很好的解釋,“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萬不失,則人力盡而功名立”,這裡的守中,就是不以自己的智巧、好惡來決斷,根據法度來處理事物,這樣就能人盡其力。所謂“道法萬全,智能多失”,都是一樣的道理。

希望我的文字能多多少少的幫助我們的國人,回憶起一點我們中華文明諸子百家的淵源和真實的歷史,以及諸子百家之間真實的關係!


大秦魂的微博


三家之言語,在理論上都有其閃光點。但其要害是,他們本人或末讀踐過,或推行之卻以慘敗歸終。唯一既有全面系統成一體系的毛澤東思想,又有堅實實踐並取得輝煌的振動中國的震驚世界的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當今的媒體才是你宣傳重中之重。那三家之言,作為中華的傳統文化,作為個人養身修性的一部分,提提也不礙。但根本的至關中華民族未來的是要大力宏揚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才能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心,形成團結一致的整體力量,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在今天乃至末來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切溝坎險阻驚濤駭浪,直達勝利的彼岸。


樵夫7436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成立中國科學院,宣佈了中國“科學的春天”已經來到並已開始。

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一批批卓越的科學家,陸續回國,投身祖國科學建設事業。“兩彈一星”震驚世界,中國石油、鋼鐵等工業建設開啟。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其實質就是“面對科學”。

道家的自然,法家的法理,儒家的中庸,都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先秦文化思想。“諸子百家”各有長短,各有所有。

現在是一個科學的時代,是一箇中國、中華民族正在崛起,即將趕上和超越美國的千年難遇的百年大變局的時代。這麼一個一切追求先進和科學精神的時代,只有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最先進,在思想上,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最先進的思想。


沃克特爾


個人所想

世間萬物皆有其利弊,中國強盛離不開儒釋道的結合,所以,我們不能用科學的觀點去分析其中一家的優勝利弊,畢竟人類是個相互學習、融合的世界。

儒釋道分別解決了人的習性、慾望和情緒三大問題。儒家解決了習性,它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道家解決了慾望,它的最高境界是→想得開。佛家解決了情緒,它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

儒、釋、道的終極目標大相徑庭,都是引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而且是哲學的巔峰釋義和追求。人生的歷程如果有了這三大價值體現,可謂大成;這是需要一定的情商和慧根。六道輪迴註定了世間萬物的不同屬性和定義,所以,參禪悟道,理解儒釋道經意這件事說白了,是需要個人的德行與修為能力。如果國人能集其要義來治國理政,做人經商,那將是何等的和諧、博大和強盛。


佳豪的小院


儒家的"中庸"更先進!為什麼呢?理由如下:

一,首先,道法自然講的是"天道的規律是自然運行的"!這個只是如實描述了天道的一個重要特徵,但不是全部,更沒有直接點出它的重點:不走極端!天道輪迴,週而復始,循環往復,故《道德經》講"反者,道之動"!

二,法家如果是指"嚴刑峻法",那麼,歷史證明它已被淘汰了!

三,儒家的中庸,是提煉自《易經》的"剝極必復,否極泰來"這一天道特點,由於天道規律是永恆不變的,故《中庸》也具有永恆的價值,它教導人們行事不要走極端,而應以和為貴,這種價值觀是一個健康社會丶健康國家的公民所必備的,如果不具備,則國滅家亡只是遲早的事,大家看看西方歷史上,沒有掌握《中庸》這一“和平法則、真理思想的文明古國的結果,無一例外都走向了滅亡!

相信大家也會有自已的正確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