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大學生活才不算浪費青春?

Adoptionist


作為一個剛畢業不到一年的大學生寫一下自己感悟:

關於學習:不可否認,學習還是大學生的重要任務之一。底線是順利畢業,不延期,順利拿到學位,穿上學士服。在這基礎上的更刻苦的學習純粹是人各有志的東西,我覺得無可無不可。至於你進入大學後,有些學長學姐會說的“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這種話,你就當笑話聽吧。能完成底線的逃課,可以酌情逃課,不能完成底線的逃課,絕不要逃。而在大學伊始,你絕對把握不住這個底線的。每個學校的勸退標準不一樣,但是大二上學期都是被勸退的高峰期,一般到了大二下,基本能掌握底線了。當然,學習不只是上課,自我進修也是個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大學這個環境裡,四年下來沒在圖書館借過一本書的大學生不能稱之為大學生,他只是一個在大學裡讀書的初等被教育者罷了。我直到大二下才明白這個道理,如果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在大一就開始這個習慣。至於借什麼書,這個全憑個人喜歡,即使你借《致青春》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興趣所在,因為有興趣,你才會邊讀邊思考,邊思考邊笑話,從而增長自己的見聞,豐富自己的內涵。其他學習的部分,真的是人各有志了。

關於戀愛:很同意其他人說的大學是最後有機會遇見單純愛情的地方,當然也不絕對,畢竟現在社會開放了,各種包養與被包養也出現在大學校園裡,援助交際也不是沒有。那些看上去很清純的姑娘也許就是輛公交車。所以我覺得,在大學期間,談戀愛的底線是什麼?兩個,一是不讓自己(自己的那個她)走到人流的那一步,二是不因為感情上的起伏影響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安全。其他的諸如第三者,插花等,雖然不厚道,但未嘗不是一種體驗。當然,這是我的愛情觀,也無所謂大家贊不贊同。

關於積累社會經驗:大學期間,特別是大一大二大三,該玩就玩,你以後要工作幾十年,還不知道幾歲退休,為什麼不玩?玩就不能積累社會經驗了?我覺得,除了宅,都能積累社會經驗!大學社團學生會,憑興趣參與,社會團體活動,群友聚會,憑興趣參加。喜歡音樂的可以去唱片店做個小時工,喜歡運動的報名參加個大師賽的志願者。以玩的心態去參與,玩就是積累社會經驗,畢竟你現在是大學生,就算你一門心思要見識社會,社會也不會展示它全部的面目來給你看。所以,不要宅,隨你怎麼過

6龍龑9


珍惜大學好時光 鵬程萬里奮今朝

當我們上高中時可能每個學生都會聽老師跟我們講:“現在管的嚴,等你們上了大學就鬆了,大學生活好”等等類似的話語。所以很多人一進入大學就懵了,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然後會受到很多誘惑,比如遊戲等,然後就墮落了。

我上大學時就是這樣,不知道該幹什麼,看別人玩什麼自己也跟著玩,記得當時特別火的遊戲是DOTA,然後就經常跟同學們一起玩,玩的時候特別開心,可是時間就在這不知不覺中慢慢度過了,等大學畢業時發現自己大學4年竟然幾乎沒有什麼進步,得來的只能是後悔。

所以我奉勸正在上大學的大學生,一定要找準自己的目標,在大學中為了目標努力學習,千萬不要相信什麼“大學裡不逃課就相當於沒上過大學”這樣的鬼話。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讓我們共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初中物理叢老師


第一,規劃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努力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學好,考好每一科試。儘量用最少的時間學精學透本專業知識,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是很重要的。這樣你就有很多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第二,拓展學習你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最好是你正在讀的專業的知識,有了基礎的東西,你才可以學習得更輕鬆、更深透。這個就是要鍛鍊你的自學能力,充分利用你身邊的資源,如圖書館、學長、老師、朋友等去深研你所感興趣的行業,學習得越多越透,對你以後的成長就越有用。

第三,在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你所感興趣的一些社團活動,多與社團的成員探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最好把所學的知識聯繫到社團活動中來。如果有可能參與到老師一些科研活動或者競賽活動中,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第四,在學習之餘,最好參與一些兼職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會經驗。生活之餘,如果有機遇,談一次轟轟烈烈的戀愛。

以上幾點,自己的大學生才感到充實,才不會浪費青春!




師外人


怎樣的大學生活不算浪費青春,這個問題怕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我覺得以下幾點特別重要。

1、規劃

這一點在我個人看來尤其重要,每一個大學生剛踏進校園,學校都會安排很多大學生指導課程。各種課程千律一篇,歸根結底都是讓你瞭解你即將迎來得四年大學生活,通過各種知名校友的真實案例指導你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向。我給自己四年大學生活定的規劃是這樣的:大一大二積極參加學生會、校園組織和團體活動,培養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大前提必須保證每門功課都及格,堅決不能掛科。到了大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還要留在社團組織,將自己的中心轉移到學習上,爭取拿個獎學金,順道把入黨的事情給解決了。大四就安安心心的做畢設和找工作。

2、敢於表現自己

大學簡直就是給高中生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都說大學是個小社會,確實是這樣的。各種學生會和社團組織,簡直讓人眼花繚亂。我自己當初選擇了加入學生會,過程都挺順利。進入學生會之後,就又是打開了一扇窗。積極而不做作的表現自己,不但能提高你某些方面的才華,也能擴大你的朋友圈。到了大二我從部門小嘍嘍升級做了部長,事情和責任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等到大三,很榮幸的被推薦做了學生會主席。這時候學校裡很多領導不僅僅是你認識,他們也開始認識你,跟你打招呼了。這能帶來很好的師生友誼和感情。

3、認準的事情,你一定要堅持

上了大學,身邊的同學再不像高中那樣每天就知道忙著學習了。有做兼職的,有做小買賣的,有想考研的,有想當官的......這裡我認為最重要的,只要是你認準的事情,請你一定堅持。我有一個同學,他從剛上大學就一心想考公務員回去當官,別人考公務員都從大三大四開始看,他從大一就一直在準備。大四畢業,皇天不負有心人,人家順利當上了小幹部。所以,認準了就一定堅持下去!

4、如果有合適的,好好去談一場戀愛。奮不顧身的那種!

5、給自己大學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到了大四,該收心就得收心,大四其實你就已經是這個大千社會得一份子了。你需要積極的參加招聘會,積極的走出校園,多跟社會接觸。不管是自己找到的還是學校推薦的工作,既然接受了,就好好努力!

這寫這麼多啦,希望這個回答能給你帶來點幫助。


石塘君


1.普通學校(非985.211)建議進入大學就準備考研方向的課程,另外培養自己的英語(口語加書面讀寫,如有出國意願,準備託福,雅思),初步掌握一些腳本編程語言(如python ,shell等)以便以後辦公自動化,windows 下面的操作軟件office (ppt,excel )等,最後一定要在大三找個實習,兩手準備,如果考研不順,也可以參加工作。興趣愛好方面也可以自我培養,如:攝影,寫作,歌唱,活動組織等(進入職場非常有幫助)。參加各種比賽,爭取拿一些獎項,不過這一切都要合理安排時間。

2. 211.985以上學校,首要就是刷GPA,以出國或保研;第二,提高英語聽說寫(出國:託福,雅思);第三,同上,初步編程能力,windows office軟件,實習(實驗室或者公司,具體與你的專業相關),興趣愛好培養,參加社會或者學校組織的大賽(社會組織的大賽更容易獲獎,沒大家想的那麼難,反而學校的參與者更多,競爭更大)


貓咪


知乎回答的,複製過來並完善下,給以下建議:

1-讀書期間該考的證要考,比如英語四六級證、計算機證、普通話證以及專業要求畢業必須要考的證。最後,還有駕照,建議大學期間考。 別說什麼有能力不需要證書開證明,證書是敲門磚,沒敲門磚就沒機會證明你的能力。

2- 如果暫時不確定以後做什麼工作如何規劃,就踏踏實實學習, 多瞭解畢業後的方向:考研、考公、考編還是工作,每一條路要準備的東西都不一樣。

考研的話就想下考什麼專業、什麼學校、哪個導師,導師要提前聯繫,否則會比較難考,面試被刷幾率較大(此處重點、敲黑板);

考公的話就多關注意向城市的考公要求,多看視頻、做題目學習相關東西,行測申論公基等;

考編和考公有點像,好多題目都混著用,區別就在你自己想從事哪個行業和崗位想做什麼,這兩個據說都要有關係才能進去,也才能混的輕鬆,我自己是考進事業編的,也參與過幾次招聘,雖然說想弄虛作假比較困難,但也還存在,而且很多同事都是有關係後臺的,在某種程度上有關係還是更容易些;

最後一個畢業後參加工作,那要確定以後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即便現在確定不下來,也要給自己一個方向好好學點參加工作後比較實用的技能,至少畢業後可以先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不能等畢業才考慮這個問題,畢業了再迷茫就真的晚了!

重點:千萬不要把找到穩定工作當重點忽略自己的興趣愛好,工作佔據了一個人大部分的時間,喜歡自己的工作那你大部分時間都是心情好的,至少是有動力的,而不是一心只想敷衍應付搞的自己痛苦疲憊不堪。

3-除了以上正事為主線,以下幾點輔助的事也建議儘量嘗試:也可以做點兼職鍛鍊自己說話做事、思考問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很多人到了畢業就害怕不敢出去找工作,畏畏縮縮甚至抑鬱,人總是要走出去的,總要有個起點,在適合的年紀做適合的事,現在簡單的事做錯事值的被原諒,年輕是資本;

可以培養自己一樣興趣愛好比如樂器、舞蹈、書法、書法等,以後可以在工作中裝B,可以成為自己的副業,也可以在工作煩累之餘有地方消遣,也可以開啟另一個社交群體;

談一場“動心不動腦”的戀愛,學著如何處理親密關係、如何彌補自己的不足、如何判斷三觀等。

以上是要做的事,還有思維上面的:

1-堅定心理,端正態度。大學裡很多人意志不堅,容易受環境影響。自己但凡做點跟別人不一樣的事就會被議論,要嗎隨大流大眾、要嗎走自己的路隨他們議論。所以要堅定心理做自己認為應該的、對的事!

2-自我探索認知,選定方向。以後的職業方向和發展方向。大多數人選專業的時候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是否適合,所以要多瞭解多聽課多嘗試。一個人適合什麼要做了、嘗試了才知道。確定以後要嗎換專業、要嗎作為第二學位或者以後考研方向。大學專業才三四年、但職業是一輩子的!

3-定階段性學習計劃。在專業(職業)方向上,給自己定一個學年或者學期計劃,要達到什麼目標,也搭建起自己的正向循環心理、正向強化慣力,讓自己保持學習狀、進步狀。

4-篩選圈子,接觸和自己相關的、更優秀的群體。很多比較狹隘的想法是做這個那個、學生會、社團、兼職、班委等都沒用會耽誤自己,但實際上大學是社會試煉場,不僅僅是學習和成績,更多的人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做事思路和方法。另外不否認那些群體有好有壞,自行篩選,找到能兼顧學習和工作、個人和集體的人,多請教學習。

5-善於利用知識和經驗,快速做出判斷並事實,搭建自己的做事流程和習慣。一旦形成,一事通事事通,學會遷移。(這個是長期修行,一時不懂也沒關係,需要經驗知識積累,需要見識更多更廣的東西)

人生經驗有限以上建議僅供參考,不足之處請批評做指正。


一伊smile


這個卻是難。🙄️ 我還是給點建議吧。🤔️

一、先自律,自律給我自由。(此條針對那些大學前沒有良好習慣,卻想著過個有意義的大學的優柔寡斷、半途而廢的人。)注:“一有效的方法――寫日記。可能有些人認為這太過幼稚,可古人已給出答案。曾國藩戒色用的就是這個方法,每日記下自己的淫慾。並每天觀看甚至誦讀,這樣能記憶深刻並讓自己感到羞恥。萬惡淫為首,寫日記都能搞定,可見寫日記卻是是個良方。”

二、和導師處好關係。導師算是大學裡能見到最多次數的老師了,和他們交流會收益很多。

三、多多表現,努力去“爭”。大多數的同學在高中養成悶頭做題的習慣。老師提問時,即使會也不會自己主動站出來回答。往往都是你懷這期望的眼神,臉憋的通紅。可最終老師沒你叫你,失落湧上心頭。(答主就有這樣的體驗。😳️)

四、多去運動。好多大學生往往是窩在宿舍打遊戲,刷視頻,體制非常差。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村上春樹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堅持長跑)。答主認為體育鍛煉能讓你養成自信的習慣,並且充滿鬥志。

五、加入一些出鏡率高的社團。刷臉混熟也是你大學有意義的必備本領。可能有些人反駁我,認為這是小丑行為。可你回想一下,你的高中生涯中是不是這類人給你印象最深。往往是這類人獲得的資源多,沉默是金卻是成立,可那是對於那些擁有大金礦(此金礦比喻本領)的人,那些是稱謂天才的人。我們這些不是天才的人要想成功,就得這樣付出。

六、努力學習。這點很重要,答主建議大家保留高中那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認為為什麼我上大學還要像高中那樣累?關於這點我給出這個建議的目的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知乎上有個百萬富翁回答他的生活時就有每天堅持讀書看報。同樣的有意義的大學這點必不可少。

答主目前就這些建議,相信你堅持就會得到回報。🙏️

附圖一張。



你踏過的長街


中國的大學生基本上都在浪費時光。4年學到了什麼。有上進考研的好一點。公辦,民校。重點。利益。


用戶4484892341047


不要在宿舍裡打遊戲 多點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認真學習 上一些火的招聘網站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看裡面的要求 朝著這個方向奮鬥 加油亞麻跌


大松妮妮


玩兩年,學兩年 什麼都不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