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50歲左右的高中老師,在辦公室裡不備課,而是在看韓劇,你作何感想?

丟子愛丟沙


一看到題主這個問題,就直覺到題主要麼又是一個外行反而對內行指手畫腳的門外漢,要麼就是一個居心不良、胡亂揮舞“師德”大棒的噴子。奉勸題主之類的人,不要見到風就一定是雨,任何人所見到的不一定就是你所想的那樣!

本人在此質疑題主以下幾點:

1.你是親眼看到一位50歲左右的高中老師在辦公室裡不備課而是在看韓劇?那你為何不拍個照或錄個像在此處予以證實?或者指出是何省(自治區、直轄市)何縣(市、區)何校的哪位老師?為何也不同時指出該老師所教的學科以及他所看韓劇的名稱?

2.他是教哪個學科的老師?你能確定他當時正在看的韓劇真的與其所教學科無關嗎?比如某語文老師正看《紅樓夢》,你就能斷定他不是為了教學課文《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或《劉姥姥進大觀園》等而備課嗎?又比如某歷史老師正看電視劇《張學良》或電影《西安事變》《地道戰》《地雷戰》等等,你就能說他不是為了即將要教學的西安事變和抗日戰爭而備課嗎?告訴你,為了備好課,老師不但應該要看,最好還要學會下載或錄製、剪輯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給學生上課時觀看。如果該老師兼任班主任需要開展相關主題班會課而備課呢?

3.他看韓劇之時是上課時間嗎?還是課間休息10分鐘或20~30分鐘的大課間時間?難道高中老師從早上6點(夏季作息時間)起床到晚上10點左右晚自習結束期間,中途除了純粹的走路、吃飯、喝水、入廁和午休之外,不得幹任何與工作無關之事(包括抽菸等),否則就會被“你作何感想”?


尋常人家53728838


我記得高中時候,教我們的歷史老師,上課從來不翻書。但是,劃重點的時候,一句:同學們翻到課本第幾頁,第幾行,什麼重點劃下來。不僅如此,他講歷史人物故事,滔滔不絕,至今我還耳熟能詳。而他當時也不過二十七八歲。教材為何如此熟練?教得遍數多了唄!


一個老師,特別是副科老師,一學期至少四個班的課,每班教一遍,算下來是四遍,再加上備課、查資料、寫教案。幾年下來,不說課本倒背如流,也是差不多了吧?

對於一位年齡五十左右的老教師來說,課是熟的不能再數,重點早就一清二楚,可能連考綱都爛熟於心。備課,寫教案,也不過是種形式而已。說這些無非想告訴題主,五十歲的老師背不背課,我覺得都不是很重要的,一般不會耽誤學生的學習。這是其一。


其二:老師上班時間,在辦公室追劇確實不對。但是,對於高中老師來說,有的老師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趕到學校,晚上上晚自習上到9點多,那時,怎麼沒有人說,現在是下班時間,怎麼還要上班?

有些事,要一分為二地去看,老師工作累了之餘,稍微放鬆一下,也未嘗不可。沒有必要把這種問題上崗上線,指責老師不敬業,指責老師違反職業道德。

如果,老師確實不對,被領導發現受到懲罰是應該的。作為旁觀者,還是算了吧!少說為好。


靜等花開2579


在這些仇視社會的噴子看來,教師、醫生、公務員、警察都應該是石頭人,沒有喜怒哀樂,有工作忙工作,沒工作就坐在辦公桌前一動不動,提這個問題的噴子不知道上沒上過學,記得我們上中學的時候幾個年齡大的老師,上課不但不拿備課本,說的不拿,可是講課講的特別好,因為講了這麼多年的課,啥都記在心裡了,何況你怎麼知道他不是上了半天課頭天晚上備好課了放鬆一下不行?現在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大量社會渣滓,上學不好好讀書,過得不好就仇視社會,在網絡上無所不噴,在這些噴子的眼裡警察都是警匪一家、教師都是誤人子弟、醫生都收紅包、公務員都是無所事事一杯茶一張報紙,學有所成有份穩定的工作,和創業成功有自己事業的永遠是少數,大部分因為種種原因還需要每天奔波,如果按網上輿論的多寡來評判,大多數人絕對希望再來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因為底層的噴子永遠佔多數不論在哪個國家是什麼社會體制。


簡單12160


我高中的代數老師從來都只拿一盒粉筆來上課,從沒見他拿過數學書、教案、教參等東西,關鍵是人家已經帶了幾十年的數學了,我覺得書都刻在他腦子裡了。初三的化學老師更是如此,我們是她帶的最後一屆學生,她說初三化學她都帶了幾十年了,書都能背下來了,所以上課也只帶一盒粉筆就進教室了。這樣的大神在每個學校都有。所以不要說50多歲的老師不備課,人家那是不需要備課,你把同一本書帶上幾十年,我估計你也不用備課了。我在交流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數學老師,也快50了,這老師也不備課,因為教材太熟了,而且經驗十分豐富。因為是同年級的所以她經常給我這個菜鳥說,這裡是孩子們容易錯得,這裡你應該這樣教他們好理解,你要從孩子的認知角度出發,這樣他們才能理解等等,像這樣的大神你認為她還需要每上一節課再看一次書嗎


多多媽


你可得了吧,老師人家自己心裡有數,年輕老師應該會忙點兒,年長的老師,人家很有經驗的,像我們高中的數學老師,不怎麼備課,但人家講究的是給學生傳導思考的過程,像數學題後面兩道大題,我們老師看一下題,帶著我們一起解讀題目,一起想(呃(~_~;)雖然我們想不出來,但也能跟著老師思路走),反正多難多麻煩的題,老師在黑板上刷刷幾下就有思路,就解決了,留下我們全班羨慕崇拜的眼神。我們物理老師屬於另一類,很認真,書上滿滿的,我們做的題她都會做一遍。……反正呢,人各有特點,別總雞蛋裡挑骨頭,盡做些讓人寒心的事。。。別以自己的高度審視別人的世界

最後,我想說,老師,你們辛苦啦

――致那些為我們操碎了心的親愛的老師

(僅個人觀點)


一念淨心21


你這個人不行。你都能休息,還有下課,老師就不能休息一下嗎。老師只要沒有在上課的時候對不起你就好了,你天天上課不走神啊,是不是把你拉出去批鬥一下。然後給你帶一個大帽子。一看就知道你成績不怎麼樣,成績好的誰會關心這個。再說了,就算老師看韓劇,你問老師題目老師能夠不告訴你們我記得自己高中的時候,去辦公室問題目的時候,老師有時候在喝水,一看到我去問題目,老師就直接把水放下,直到給我講完,即使有些題很難。就是有時候課間講不完的下一次上課的時候也會在給自己說一遍。老師好的時候你就看不到。就知道看到老師不好的。本來想批判一下社會的,但是想了想想你一樣的畢竟是少數,就沒寫


徐國成639


50歲左右的高中老師,不在辦公室坐班備課,而呆在某個角落看韓劇?

如果是效能辦的人過來“突擊檢查”,在我們這邊差不多會立馬扣3個月的績效工資,這一點妥妥的,沒商量。個人覺得,韓劇雖然沒有什麼營養,但也並非什麼“洪水猛獸”,偶爾看一看韓劇,放鬆一下繃緊的神經,勞逸結合,並沒有什麼不妥,因為,這位老師並沒有在自己有課的時候看韓劇,而是課餘時間看一看韓劇,招誰惹誰了?

記得我小學時候邂逅的一位老師,記得當年他也是50歲左右,他上課的時候幾乎沒有帶課本進教室,但是他幾乎能夠做到每一篇課文都能熟練背誦的程度。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喜歡聽他的課,喜歡他風趣幽默的語言,喜歡他不看書“朗讀課文”時抑揚頓挫的腔調,喜歡他的循循善誘和因勢利導。

50歲的老教師,差不多從教了二三十年左右,這種老師對教材的把控早就到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程度,如果教材教材多年未變,那麼他們花在備課上的時間應該比新教師要少很多。

何為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如果備課的時候只是緊盯著教材不妨,那麼能備出多精彩的課來?備課的時候看看“閒書”,瞅瞅新聞和報紙,能否稱其為“不務正業”呢?我覺得不能將其“一刀切”。因為,“閒書”當中也有育人的精髓,新聞和報紙當中也有考試的考點和重點,學生學課本,不僅要讀懂,也要學會個性化解讀。如果教師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多,備課只看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那麼備課的成果就會如同魯迅先生所說的“倘若只是停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會搞出這樣的題目,但在我看來,50歲的老師一般不會去看勞什子的韓劇,韓劇在正常情況下只適合年輕人,你們覺得呢?


微雨潤苗


說實話,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上的同學去辦公室交作業,也看到過老師在玩遊戲或看電視的情況。但是我們學生並沒有那種覺得老師一直在不務正業的感覺,畢竟大部分時間我們看到的都是老師一直在改作業,所以對於這種臨時性的娛樂活動,我們都很理解,覺得老師也挺接地氣的,距離拉進了很多。一個老師認不認真,負不負責,其實我們學生心裡是很清楚的,因此不能因為看到一次老師看電視的情況就認為這個老師不靠譜,但是如果真的是在沒有完成基本職責的情況下,還一直偷懶,這樣的老師也是應該要受到懲罰的。

至於備課的話,還是很有必要的,時代在變化,我們的課本也會在幾年完善一次,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但是作為老師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潮流。比如政治,語文題目就很喜歡結合當今時代背景,聯合社會上的熱點來出題,學生在學校信息不夠流通,很多事情也是通過老師講述來了解知道的。還有近年高考改革,題型的變化,老師在講課,講題時重點也會有變化,這些也都是通過備課來實現的。現在基本上不存在完全不備課的老師,他們即使看起來不備課,也只是在基礎知識上不再重複備課了,在新題型、給學生的補充知識上都還是會或多或少的備課的。


可愛的一隻小烏龜啊U


老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只要課堂能講得明白,把自己該講的題,通通講清楚,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不要覺得這種現象很稀奇,大學老師上完課回家,管你會不會,聽不聽得明白,只要完成自己任務就OK了。我初中物理老師備完課,中午不回家睡覺,找了幾個老師在辦公室玩傳奇,其他老師看電影,很多的,誰也不說誰,大家都想偷個懶,不要因為自己的責任心,試圖去打破這種現象,因為校長叫了一個女老師,關起門,你知道他在辦公室幹什麼?也許只敢在背後議論,見了校長啥也不敢說。。

所以我覺得高中老師看韓劇,也不會是那麼不可接受的,也不用打卡,上完課回家睡一覺,也可以。 只要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這事就當完了,也不用看誰不順眼,畢竟少管閒事才能活得更舒坦。

不過50多歲還看韓劇,韓劇這東西,看過的人都知道,浪漫愛情,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唉,老教師人老心不老。。

還是一句話,吃公飯的活得就是舒服。




莫桑知事


五十多歲的老師,還用備課?你沒上過學?就算沒受過高等教育,小學總上過吧!教學經驗、教學知識全在肚子裡。備課?僅僅是個教學大綱,課堂程序。人家可能一週前,一月前,早就備好了。我上學那會,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牛逼的老師,從不照著課本或備課本來,課堂如行雲流水般的暢快,該記住的也記住了,該學會的也學會了,下課還意猶未盡。反而那些拿著教案,拿著備課本的,課堂生硬的像夾生飯。吃吧,下不了咽,不吃吧,又餓。我自己也曾經當過教師,不才教了小學四五年級的語文和英語。我一般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教的內容預習一下,重點、難點、可能遇到的學生提問,自己過一遍。課堂上我也就講個10-20分鐘左右,其餘時間用來互動、練習、答疑。備課,那是用來應付上面的檢查。記得高中那會,歷史老師是我校唯一一位碩士學位的牛人,年紀不大,約摸30多歲。上課連課本都不拿,更別說備課本了。我們都好奇,課本不用也就算了,備課本也不用?他說,你們以後如果從事教師行業,而且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可以跟我一樣。備課,那是新手,不知從何入手,需要一個課堂程序和步驟來支撐他的教學。但是時間久了,你自己的專科知識哪些是重點、難點,全在腦瓜殼子裡,還用照著備課本或者課本來嘛?對於老教師而言,備課也就流於形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