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一個優等生帶著一個差生,對優等生公平嗎?

荼靡花開90


我更支持好學生、差學生放一起坐

我們學校裡的很多老師,都喜歡把好學生跟好學生放在一起坐,差生丟到教室後面,或者放講臺兩邊。

有些老師認為,把差生跟好學生放在一起,好學生的成績給帶差了,其實這是很可能的。

但是我還是認為,好學生和差學生一起坐比較好。


雖然有好學生被帶偏了的可能,但是好學生的自制力,一般比壞學生自制力好很多,沒有那麼容易就被影響到。

而且壞學生跟好學生坐了以後,他們就不會有很多交流,這也保證了課堂紀律,讓差學生看看別人的學習方法,看看他每天是如何學習的看他每天是如何做的。

並且上課的時候,差學生也沒辦法跟好學生講話,這就阻止了他教室裡躁動。

通過耳濡目染,把差生向正向帶

每天耳濡目染,看著好學生學習,差學生也會不由自主地去試探學習,遇到什麼不會的題目,也有辦法去叫好學生教他。


一般來說,好學生跟差學生坐在一起,好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壞學生反而可以在成績上有所提高。

家長角度:這樣不公平!

全局考慮:也有公平性

家長們可能會認為,這樣是對好學生的不負責任,對他們不公平。因為每一位家長 都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好的人坐在一起。

站在家長的角度,是對好學生的不公平待遇,但是要從全局觀來看,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可以有效促進教學進程,同時又能夠影響差學生,讓他們向正向的方向去發展。


作為老師,應該看看教學情況,安排學生的座位,把差學生和差學生隔離開來,讓他們之間穿插一些普通學生和優等生,這就相當於有了一道隔離帶,防止為虎作倀。

如果老師發現集體的成績有所下降,那麼老師也應該採取措施,將一些頑固不化的學生,調到講臺邊上,或者其他更顯眼的地方,這樣做並不是說教學過於嚴格,學習壓力過於大,而是希望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具體的座位安排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


菜鳥懂生活


不公平。誰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時間就是生命。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工作,為什麼把老師的工作分攤到學生頭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強迫差生學他不學好,難道讓好學生浪費時間和心力去拉他就拉得動?一個小孩子能做到老師都完成不了的事情,還要老師幹什麼?

如果我的孩子是好學生我不願意他/她去帶差生,如果我家娃反被帶差了誰賠?老師不負責,差生也不負責,學校也不負責。

如果我的孩子是差生,我會跟老師談談是什麼原因,然後想辦法幫助他提升,該家裡輔導我做,該上補習班就去……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老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除了父母家人誰還會為你的前途擔憂!

希望學校的老師不要做渾事,制定什麼優生帶差生的政策,那是害人。你的壓力減少了,你的工作減少了,卻增加了別人的家庭壓力。如果你把我家好學生帶壞了,上補習班可是很貴的,這錢老師出嗎?

如果是孩子雙方關係好,大家自願的可以另當別論,如果是老師強行配對的請放過孩子吧。

老師與其想這樣的損招還不如去學習一下高級教師,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是怎麼教學生的!


珍愛一生152040801


老師讓一個優等生帶著一個差生,對優等生公平不公平呢?筆者也不知道,大家也不要急著下結論,先分享一個學生的故事再說。


2013年,高三(1)班。班裡有一個叫趙某某的女生,成績非常出色,年級數一數二那是毋庸置疑的。筆者除正常的教學安排以外,還每天出一份提優試卷(約12人)和一份補差試卷(約10人),趙某某當然是做提優卷。到高三下學期,筆者無意中發現任何拿著補差卷的英語學困生只要找她問問題,她都很耐心的解答!這點鄭重聲明哦,因高三學生時間緊張,筆者沒有安排任何一個優秀學生帶一個差生。有的問題可以說她答了很多遍,從來沒聽到她到筆者面前抱怨或者給哪個基礎差的同學臉色看。當年高考,她考到370+,錄取南京大學。她的英語101,現在聽起來分數不高,不過班平均72,省平均據說58/59。當年江蘇省理科總分第一名英語102。而她一向更有優勢的語文和數學只是正常發揮而已。

她高考錄取後,在簡陋的小飯店請了所有的老師和全班同學。筆者不記得菜怎麼樣,只記得住在鄉下的同學也要冒著夏日炎炎趕過來喝酒,只記得她爺爺憨厚的笑容。她作為一個優等生,可不是帶著一個差生,而是帶著一群差生。沒有迷失自己,反而更輕裝上陣,在高考中表現出色。所以,大家自幾個判斷公平不公平吧。


Scarett


讓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我覺得一點都不公平。

看到有些所謂專家說公平,我覺得那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大話,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肯定就不是這麼說了。

因為如果覺得公平的話,那一個年級裡為什麼還要分好班差班呢?好多人覺得分好班差班是應該的,因為差生的進度與好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老師講課沒辦法把兩種水平的孩子同時照顧到。那麼在一個班裡好生差生憑什麼要混在一起呢?

好生差生坐在一起,並不是說好生不願意給差生講題,而是因為差生學習習慣實在是不好,上課講話影響別人,所以家長們才不願意,如果只是給他們講講題,我覺得優秀的學生家長們還不至於這麼小氣。

我做學生的時候,和一個差生分到了一起,上課不僅說話,還做各種小動作,甚至把腳伸到了我的課桌裡,完全影響到我上課根本就沒辦法聽課,氣的我都快哭了,老師都管不了這樣的人,你讓一個學生管他能管的了嗎?你讓一個學生影響她能影響的了嗎?像這樣的差生坐到你的孩子身邊,你願意嗎?

所謂專家說什麼要公平,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了讓差生受好生的影響,怎麼就不考慮好學生的心情與需求呢?人家好學生也需要更好的榜樣共同進步,共同促進。下坡容易上坡難,好學生要是被差生影響了,這個損失要怎麼算?



你們帶孩子的都應該知道吧,一個孩子要是各種行為習慣都不好,也就是所謂的壞孩子,熊孩子,你真的願意讓你的孩子和他做好朋友嗎?

再說了,這些差生之所以差,難道是因為學校和老師一方面的原因嗎?還不是因為家庭父母不負責任,對孩子各種放任自流,現在卻什麼都推到學校裡和同學身邊,讓同學去影響他教育他,你覺得這可能嗎?

我覺得那些同意好生和差生坐在一起的人,都是說這些冠冕堂皇的大話,太虛偽了。反正我作為一個母親來說,我一點也不願意讓差生和我孩子坐在一起。

我孩子小學和同樣是好學生的坐在一起時,兩個人每天學習特別愉快,每天上學,高高興興的。和那些差生分到了一起的時候,真的是要愁死了,那些孩子完全就是各種生活學習習慣都不好,總是抄作業,上課說話,考試傳紙條,每次聽孩子說這事要煩死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希望老師給調座位的緣故,你覺得好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影響一個差生的各種行為嗎?

大人遇見那些行為習慣不好的人,都覺得生活心情受影響,忍不住要發洩嘮叨,找人訴苦。那麼作為孩子來說的話,他難道就有那麼多的免疫力嗎?

我堅決反對好生差生坐在一起。


籬笆與花香


覺得不公平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近墨者黑,但其實近墨者黑,如果他本身就是紅的很厲害,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把差生的態度變成近朱者赤呢?

所以說,老師讓一個好學生和一個壞學生結成對子互相學習,更多的是,在成績方面進行幫助,差生提高成績這一個方法我覺得是可行的,對於優等生來講,更多的是訓練自己的一種方法,也就是把知識進行鞏固,並且進行教授的過程。

方法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稱之為費曼學習法,中國古代唐朝著名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就是非常牛叉的一個人,他怎麼說呢?他寫的詩每次都要讀給一些年齡大的老太太聽,老太太能聽明白了之後,他覺得這首詩是非常好的,費曼學習法其實也是講的這一個問題,學習優秀的人在掌握的知識之後,必須通過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法,講解出去,如果學習差的人能夠聽明白的話,也就意味著學習優秀的人對於知識的掌握是非常到位的。

基於這樣一個觀點,我個人認為,學習優秀的學生,如果幫助學習差的學生,能夠主動思考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夠主動思考自己對於差生的教學行為的話,肯定是一個極大的幫助,而這種幫助可能會影響人一生,這涉及到了一個對待同學的態度,對待學習的態度,講解知識的方法。

因此我覺得,老師讓學習好的孩子和學習差的孩子結成對子,幫扶差生提升成績這一個方案是合理的,並且如果討論的公平與不公平的話,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公平不公平,只能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


宜城老師


“老師讓一個優等生帶一名差生”,這種做法雖有時強人所難,但兩者之間公不公平還要看彼此對彼此的幫助而言。

我們首先明確一點,優等生只是學習成績優異,其他方面並不一定優秀,從這點出發,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優等生未必不能從差生那裡學不到東西,只是“成績高於一切老師和家長”造就了這些優等生高傲的態度而已。


先說學習方面:在一般人看來,優等生帶一名差生肯定是對優等生的不公平,耽誤優等生的學習,但我要說的是,幫帶差生有時也會反補優等生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學會了不一定能教會,如果不能把知識點融會貫通,優等生的學習也只是浮於表面。優等生後期通過幫扶差生,同樣也是在檢驗、提高自己,查漏補缺,雖然耽誤了自己的學習時間,但同樣也是有益處的,從付出反饋來說,優等生得到的少付出的多,相對來說算是吃虧的,對優等生來說也就不夠公平。

在其他方面: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差生並不是一無是處,相反某些方面的優異表現令人詫異。優等生幫扶差生時,不可避免的瞭解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對於平日眼高於頂的優等生來說,無異於一直鎮靜劑,迫使他們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從這點出發,這對優等生又是公平的,甚至優等生得到的更多。


當然,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反對自己優等生的孩子去幫助一名差生,認為這是對自己孩子前程的耽誤,最終導致優等生學習成績遙遙領先,但待人接物往往眼高於頂,態度高傲傲慢,這樣的孩子進入同樣人才濟濟的大學時,身上的閃光點便會趨於平庸,很多優等生因此都會一蹶不振,這是父母也只會乾著急而已。

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辯證的看待,好與壞都是相對的,優等生也僅僅是幾方面優等生而已,當然,如果家長自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全才,則大可不必去幫讀差生。


心情保溫杯


讓優等生帶差生,這個事情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看。差生,是品德差,還是成績差?成績差是因為態度差還是能力差?

一、讓優等生帶一個品德惡劣的差生。

這個情況對優等生絕對是不公平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很好地告訴了我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二、讓優等生帶一個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差生。

這是浪費優等生的資源。差生學習態度差,肯定不會聽從優等生的輔導。優等生對他的幫助,只是在白白的浪費優等生的時間、精力還有感情。

三、讓優等生帶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差生。

這個情況對優等生來說是有幫助的。因為任何知識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鞏固。在優等生給差生講解題目的過程中,優等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並且在運用知識。所以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對差生來說,能夠及時解決疑惑。對優等生來說,能夠及時鞏固已學知識。這是一個雙贏的安排。

我是綠衣黃裳99,一線老師,請關注我,您的點贊是對我的肯定;同時歡迎留言探討。

綠衣黃裳99


公平不公平,要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問題。從你提問的目的看,可能有兩個看法:一個是認為幫助差生是老師和差生家長的任務,不應該推到優生身上;再者是認為耽誤了優生的時間,影響了優生的成績。

呵呵,其實現在老師們在學校已經不敢用優生差生來稱呼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了。

首先,家長們以成績是孩子隱私為由,曾發生過多次事故和狀告學校事件,成功的影響了教育管理部門,現在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允許公開考試和公佈成績,自然也就不敢承認有優生和差生的存在了。

其次,每一名老師都以教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為豪,都很注意班級的整體發展。在教學中,學生因智力和生長環境不同,必然會出現成績分化現象,有經驗的老教師總是會努力避免過早的分化,極力推動班級內的學生成績向橄欖形發現,也就是要儘可能把困難生推入中等生行列,中等生越多,班級越穩定,平均分也就越高,越有可能湧現出更多的尖子。不要小看差生,中等生努力到尖子生可能只需要十幾分,而一個考幾分的差生會讓十幾個尖子生給班級平均分的貢獻化為烏有。

再者,一個有諸多差生的班級,班風和學風不可能好,這樣的班級也出不來尖子生,消除掉的差生越多,班級進步越快,所以老師的心力80%都消耗在了差生的轉化上。從這個當面看,優生結對幫助差生,也是在幫助自己。

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採取哪種教法,佈置和講解各種難度的作業,既不是以優生為標杆,也不是以差生為標杆,而是以大多數學生的程度為標杆的。所以,老師雖然偏愛優生,如果很多學生成績都很差,他也只能很無奈的降慢進度、降低難度,優生長期在這樣的班級裡,頂多是瘸子裡的將軍,優不到哪裡去的。

最後,知識的拓展雖然重要,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永遠是第一位的,優生在幫助差生的過程中,也是對知識的一個梳理和溫習過程,功夫不會白費的。

當然,如果全班都很優異,老師和家長估計都會笑醒。可惜,兩個人在一起,也會分出第一第二,沒辦法!


一盆淡茶


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家長擔心的是對學習優等生影響有多大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學習好的學生不願意和學習差的學生坐一起,更不想給他們講題。孰不知: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意為: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經過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識的困惑。如果一個學生能夠自己學懂,那只是掌握了知識;如果他還能講給別人,那他已經內化了知識;如果他講的別人能聽懂,說明他不知是學進去了,而且還學出來了,學活了;如果他還能讓差生聽懂,那說明他還掌握了科學的方法。

可見,如果優等生和學習差的學生坐一起,優等生能認識清楚,把握得當,有好處的不只是差生,優等生也會收穫意想不到好處,這又成了公平的問題了。

非常公平!


HeshuoKing


丫頭上初中的時候,她們的座位是隔段時間就換的,有回換到她跟她班倒數第一坐一起,丫頭回來訴苦,說這孩子不僅不學習還影響別人,當時勸孩子忍忍,畢竟過不了多久就會換了,沒想到過了段時間還沒換,,,正好要開家長會了,我直接去找她班主任,我說,為什麼一直不換座位呀,臨近中考了,請老師體諒下家長的心。。。後來,第二天丫頭回來,告訴我老師調座位了,那個孩子一個人坐,誰也影響不了,後來聽說那孩子中考都沒參加直接不上學了。。。所以,答案大家應該不言而喻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