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加輔食?

天下奇聞異事錄


一、墨魚育兒說:

墨魚從輔食的添加時間、寶寶信號、月齡輔食營養表等為大家闡述個人觀點。希望寶寶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寶爸寶媽們也要根據寶寶的情況給寶寶制定輔食添加計劃。

隨著寶寶發育成長的營養需求,4—6個月後單一的母乳或奶粉已不能完全滿足對營養的需求,故通過添加輔食獲取充足的能量、蛋白質以及鐵、鋅、鈣、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

二、關於添加時間:

輔食添加最早不要早於4個月,最晚不要晚於6個月。

三、關於添加信號:

A. 體重達到出生2倍,至少6公斤

B. 頻繁咬奶頭或者乳頭

C. 平常奶量有吃不飽現象,奶量超過1000ml

D. 對大人吃飯感興趣,有吞嚥行為

E. 寶寶生長髮育是否理想達標

注意:寶寶第一口輔食應該是符合含鐵、易消化、不易過敏這三個條件,建議選擇強化鐵的大米米粉。不要太稠,讓寶寶有一個適應和接受過程。

關於輔食頓數:

注:寶寶添加輔食不能隨意添加,應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單一到多樣。新食材在中午吃,觀察寶寶消化、排便、是否過敏能情況。

四、部分月齡飲食計劃:(寶媽可給寶寶DIY哦)

祝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墨魚有羽


給寶寶添加輔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於一個新手媽媽來說更難,因為如果輔食的添加時間、順序、種類不合理的話,就會容易導致寶寶產生厭食、偏食等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所以,為大家帶來了餵養指南,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寶媽~

一、 添加輔食的時間

寶寶在6個月以前,身體內的消化酶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過早的添加了輔食,不但不能達到補充營養的目的,反而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出現腹瀉、便秘等消化問題,而太晚添加的的話,寶寶的營養又跟不上,所以添加時間很關鍵。
1、添加的適合月齡
根據中國營養協會頒佈的《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寶寶滿6個月後添加輔食已成為共識,這是因為長到6個月左右,寶寶體內的澱粉酶基本發育成熟,可以開始消化除了乳類之外的澱粉類食物。
同時寶寶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以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這時開始添加輔食,除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更是為了促進寶寶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的發育。所以當寶寶在6個月左右,並且身體釋放出了一些信號,就說明可以添加輔食了。
2、添加輔食的信號
①寶寶有吃不飽的表現
如果每天母乳餵養6-8次以上,或者每天配方奶的餵養總量達1000毫升時,寶寶仍然特別容易飢餓,鬧著想喝奶,這就說明寶寶進入生長加速期,需要添加輔食作為營養補充了。
②體重不達標
寶寶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倍,或者出生體重不足2.5kg的低體重兒達到6kg時,給予足夠的乳量寶寶體重仍不達標,就說明光憑母乳或配方奶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③對食物產生極大興趣
對大人的飯菜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比如用小手抓爸媽正要吃的東西,或者抓到什麼都喜歡往嘴裡送,如果爸媽用湯匙引誘寶寶,寶寶會很自然的張嘴,頭往前伸,這都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

二、添加輔食需注意的問題

1、保證奶量的攝入
很多媽媽都有這個疑問,添加輔食後是不是就要逐漸減少奶量,以至於斷奶了?要注意,寶寶6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並不代表就徹底的斷奶了,對於6-12月的寶寶來說,雖然要及時添加輔食,但奶類仍是嬰兒營養的主要來源。
寶寶10個月之前,至少保證每天800ml的奶量,到了10-12月輔食啦增加的時候,每天至少也要保證600ml的奶量,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最好能堅持母乳餵養至兩歲,如果因種種原因無法母乳餵養,也要保證配方奶的餵養。
2、避免食物過敏
為了降低寶寶過敏的風險,一些易致敏的食物要謹慎添加,比如草莓、獼猴桃、芒果、桃子等水果;大豆、蠶豆、芸豆等豆類;以及蛋清、海產品等,如果發現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最好立刻停用,等1歲後免疫系統成熟再少量添加。
3、不要強迫進食
給寶寶添加輔食,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更要讓他對吃飯有興趣,有參與感,如果寶寶能吃飽,就不用強迫他多吃。爸媽要為寶寶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比如選擇漂亮的餐具吸引寶寶注意,鼓勵寶貝自主進食,幫他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添加輔食的原則

雖說寶寶6個月後就能添加輔食了,但也不能隨心所欲,寶寶要吃什麼給什麼,想吃多少給多少,這樣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不平衡等狀況。所以一些基本原則必須得遵循。
1、量由少到多
一般來說,輔食添加要從少量開始,比如喂嬰兒營養米粉,可以從每天1次,每次10克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各10克,再到每天2次,每次20克。
2、種類從單一到多樣
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鐵強化的嬰兒米粉、果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一般一種輔食應經過2-3天的適應期,適應一種再開始添加另一種新食物。
3、質地從稀到稠、從細到粗
如果開始添加米粉可以衝稀一些,食物的質地開始要製成泥或汁,便於吞嚥,出牙後寶寶的食物的形狀應逐漸粗糙,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輔食添加也是一門學問,階段性的補充營養,寶寶才能長的白白胖胖。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餵養方法,希望能夠讓媽媽們合理安排寶寶的飲食哦~

深測淺評


您好,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高級育嬰師、母嬰KOL福林媽咪,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為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注意“相剋食物”,儘量不要把相剋的兩種食物一同食用。輕則達不到營養的吸收,重則寶寶腹痛、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寶寶難受,一家人也跟著心疼。下面就來列舉出寶寶吃輔食時,儘量不要一同食用的相剋食物表,這些也是新手媽媽在為寶寶添加輔食時最容易踩到的雷區,一不小心就會誤傷了寶寶。

以上這個表格是我為大家列舉了一些寶寶輔食中經常會吃到的食物,並不是說相剋只有中毒這一種說法,相剋的食物也會因為彼此的屬性,相互影響,導致營養流失或無法被寶寶吸收,所以,為了寶寶的飲食健康,寶媽一定要注意。

除了要注意相剋的食物外,寶媽還應該注意添加輔食的順序,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進行添加,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好消化和吸收。

為寶寶添加輔食需要遵從一個順序

①從單一到混合:由於寶寶剛開始吃輔食,這時一定不能一下喂好幾種食物,應該選擇一種不容易過敏的食物,一次只吃這一種食物,等適應後再添加其他食物,最後過渡到混合幾種食物一起。

②從稀到稠:從奶水過渡到輔食,應該給寶寶先吃流食,然後半流食,最後過渡到固體。

③從細到粗:由於寶寶開始還沒有長牙,所以先吃汁水食物、糊狀食物,等寶寶長出乳牙就可以餵食需要咀嚼的粥以及菜葉。

按這個順序來,寶寶能慢慢適應輔食的添加,給寶寶的腸胃一個適應的時間,循序漸進,讓寶寶更好吸收。

根據寶寶的月齡選擇具體的食物種類

6-7個月:水果汁、蔬菜汁、果蔬泥類食物,米糊、爛粥等澱粉類食物,肝泥、魚泥、蛋黃、嫩豆腐等軟爛口感的高蛋白食物。(此時還是以母乳為主,也許吃輔食只是一小勺子,量逐漸增加)

8-9個月:在以前基礎上可以加之麵包、麵條、饅頭等需要咀嚼的細糧食物,魚肉、碎肉末等易消化且顆粒小的肉類食物,豆製品、五穀及根莖類粗糧食物。(餵奶次數比以前相對減少,但還是母乳為主)

10-12個月:已經過渡到正常飲食,只是注意食物的軟硬度以及餵食的量,母乳可以變成輔食,每天喂兩三次即可。

看完這些注意事項,相信寶媽們也已經心裡有譜了,在為寶寶添加輔食時,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多少有了些把握,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下方留言哦!<strong>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福林媽咪,每天為您推薦落地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福林媽咪


你好,我是個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媽媽開始計劃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添加輔食的時機

  • 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
  • 可以維持坐著的姿勢 ,穩定控制頭部;
  • 挺舌反應消失、會吞嚥。
  • 體重達到出生時的 2 倍

添加輔食的最佳年齡是4-6個月,最好接近6個月,但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


添加輔食的原則

1. 從一到多

新的食物只添一種,同一種食物連續多嘗試幾天,等寶寶適應了,再添新的。

2. 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同一種食物,要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而做成不同形態,呈現出不一樣的粘稠度和顆粒大小:

最初,不用咀嚼、方便消化的泥狀,比如打得碎碎的肉泥;


接著,需要一定會咀嚼、會吞嚥的半固體狀,比如剁得碎碎的肉末;

再大一點,需要仔細咀嚼的固體狀,比如小顆粒的肉丁。

3. 由少到多

從第一次給寶寶嘗試一種食物,要從 1 小勺開始。

第一天,可以嘗試 1~2 次,往後可以增加進食量或次數。這樣觀察 2~3 天,寶寶適應了,就可以再嘗試新食物。


最先添加的輔食

首先引進的輔食以富含鐵的食物為佳,比如

  • 加強鐵米粉糊
  • 肉泥,豬肝泥等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如何給寶寶加輔食?

我是一個5個多月的寶媽,寶寶6個月的時候,我準備給寶寶添加輔食,因此作了充分的準備,買保溫碗、硅膠勺、寶寶餐桌等。最重要的是潛心研究了好幾天寶寶輔食食譜,作出以下歸納,希望對您我有用!!

關注寶媽育兒記錄,讓我們共同交流學習,撫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我會每天更新哦!因為我是寶媽,所以我很認真!


寶媽育兒記錄


輔食一直是育兒路上困擾媽媽的一大難題,到底什麼時候添加,添加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通常人工餵養的寶寶4個月可以添加輔食,母乳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母乳在寶寶6個月後就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需要添加額外含鐵和維生素的食物,寶寶才能健康生長髮育。

添加輔食的信號:

1、寶寶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重,且每月體重增長小於500克。

2、餵奶時間延長,母乳寶寶出現母乳時不願鬆口,母乳後因為沒吃飽情緒煩躁。

3、能穩坐在寶寶餐椅上,不左右擺動。

4、對食物感興趣,大人餵食會張嘴。

5、挺舌反射消失,不會下意識把嘴巴里的食物挺出去。

輔食添加順序:

應該從溫和低敏,味道清淡的食物開始添加。由於6個月後,媽媽母乳中含鐵量太低,寶寶吃到嘴裡的第一口輔食最好是高鐵米粉。

輔食添加謹遵: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軟到硬、從淡到濃、從液體到固體的原則,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每次餵食只喂一種新食物,如果寶寶有異常反應很快就可以排除過敏源。


寶寶不適應的新食物,應該馬上停止餵食。換成之前已經餵食多次確定安全的食物。4-6天添加一次新食物種類。

6月齡

保證寶寶一天吃奶量達到600-800毫升之後,添加高鐵米粉。6個月寶寶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殆盡,母乳和配方奶中含鐵量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需求,寶媽可以在6個月的時候為寶寶選一款含鐵高的米粉,添加在兩頓奶之間。

7月齡

輔食已經可以單獨成為寶寶的一頓飯了,此時寶寶的輔食依然推薦含鐵米粉,可以在米粉里加入:菜泥、果泥、肉泥、肝泥等泥狀食物。7個月寶寶一天的奶量仍然保證在600-800毫升。

8月齡

8-10個月是鍛鍊寶寶咀嚼能力的黃金時期,從8個月開始,媽媽要為寶寶添加碎粒狀輔食了。爛面、粥多樣化搭配,一天的吃奶量保持在600-800毫升。

9月齡

寶寶一天的吃奶量600-800毫升,輔食2-3頓,選擇軟爛的顆粒物,注意食物的多樣化。餐後兩小時給寶寶添加水果,補充維生素。

10月齡

寶寶一天吃奶量600-800毫升之間,可以添加較大的固體食物了,像包子饅頭、肉末、水果類。10個月寶寶好奇心重,會自己用手抓起食物往嘴裡送,這時候媽媽們怕弄髒衣服會忍不住阻止寶寶,其實大可不必。寶寶手抓食物是探索世界的一部分,提高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度,同時也能很好培養寶寶吃飯的興趣。

11月齡

11個月的寶寶依然添加固體食物,寶寶已經長牙,會喜歡啃咬較大塊的輔食,為緩解牙齦出牙的癢痛,媽媽可以為寶寶選擇一款適合的磨牙棒。此時寶寶已經可以扶著沙發走幾步了,提醒各位寶媽千萬不要養成追飯的習慣。同時鼓勵寶寶多多爬行,不急於學走。爬行可以鍛鍊四肢協調,大腦發育,好處多多。此時的吃奶量仍然是600-800毫升之間。

12月齡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段應該與大人用餐的時間一致,養成隨餐觀念,鼓勵自主進食。寶寶一天的你奶量保證在600-800毫升,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是40:60。

寶寶1歲以後可以喝少量豆漿,由於豆漿中含有大豆皂甙、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特殊保健因子,能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日常讓寶寶少量飲用大有裨益。

各位媽媽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營養過甚導致發胖,肥胖容易對身體激素產生干擾,是性早熟的罪魁禍首。

既要寶寶營養均衡,又不能營養過剩,寶媽們真是任重而道遠啊,努力共勉吧。


我是糯米寶寶育兒,一個樂於分享的寶媽,動動手指點關注,我們一起輕鬆育兒吧。


糯米寶寶育兒


第一口輔食:含鐵大米米粉

敲黑板:一定要買市售的含鐵大米米粉,不要聽老人說什麼自己熬大米湯喝米油...

(我給橙寶買的是貝拉米的原味米粉)

day1-day5:純米粉

方法:取1-2勺米粉倒入碗中,加溫水向一個方向攪拌一分鐘,前期的輔食一定要細膩的,稀稀的,寶寶更好吞嚥和吸收。

day6-day8:土豆泥米粉

(適合蒸的食物:土豆胡蘿蔔南瓜山藥等。適合煮的:根莖類蔬菜)

方法:一個小土豆洗乾淨去皮,切成1-2cm小塊,倒入輔食機蒸15-20分鐘,加少量水攪拌成泥。取1-2勺土豆泥添加到調製好的米粉中,攪拌均勻即可。

day9-day11:胡蘿蔔米粉+蘋果泥

方法:胡蘿蔔比較容易染色,切完儘快把刀具洗乾淨。不過我的菜板還是輕微染色了,勺子嘛,已經變成均勻的胡蘿蔔色了。

蘋果儘量選擇軟糯蘋果,可以拿小勺颳著直接喂。水果類不需要蒸熟,營養不流失~腹瀉的寶寶除外。

day12-day14:菠菜泥米粉+香蕉泥

方法:菠菜洗淨,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時(去掉農藥殘留)只取菜葉部分(莖稈容易導致寶寶腹瀉所以要去掉哦~)沸水下菜葉,焯水三分鐘顏色變深煮熟即可,時間太久會流失營養哦~菜葉放入輔食機,加適量涼白開攪拌成泥。最後添加到調製好的米粉中攪拌。

香蕉拿小勺颳著喂就可以啦。

day15-day16:南瓜泥米粉+牛油果泥

牛油果多加一些涼白開更好攪拌哦~

day17-day18:小白菜泥米粉+蘋果泥

day19-day20:山藥泥米粉+香蕉牛油果泥

注意!

添加輔食後的便便會比之前敢稠一些,有的會成型,只要顏色正常沒有明顯腹瀉就OK,有些寶寶會有便秘,可以多給寶寶喂水喝,或按摩肚子,或用益生菌調理一下。時刻觀察寶寶有無過敏現象~~

橙寶六個月體檢有輕微缺鐵,所以打算繼續吃菠菜泥,高鐵米粉,另外近期準備開始添加少量蛋黃泥,補鐵攻堅戰......


橙子愛吃零食


中國膳食指南的指導建議寶寶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其實大多數寶寶都會在4-6個月左右,出現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但如果你判斷不準確,也不用盲目的去加,可以等到滿6月齡再來添加,因為0-6個月的寶寶從奶中完全能攝入足夠的營養。

輔食添加的信號可以參考如下:

  • 挺舌反應消失
  • 頸部在有支撐的情況下能坐直,而且頭部可以穩定一段時間。
  • 對大人吃的東西開始感興趣,會試圖用手去抓或者吞嚥口水。
  • 體重已經是出生時候的2倍了,並且最近開始長得沒有原來快,對奶的需求量也可能變大。

添加輔食原則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建議選擇富含鐵元素的原味米粉,添加的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此外,每種食物添加需要觀察2-3天看看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如果沒有,視為安全食材,可以搭配供給,儘快將食物合理搭配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營養均衡哈。此階段仍需以奶為主,奶量需每天保證600-700ml。

具體如何來安排舉例

加米粉之後加紫薯泥,然後加油菜泥,然後蘋果泥,再然後加個豬肝泥,再加胡蘿蔔泥,這些都能吃了,這幾個就可以搭配在一天吃。

分析來看你:孩子每天要喝奶,然後有米粉和紫薯作為谷薯類,油菜、胡蘿蔔是蔬菜,蘋果是水果,豬肝是肉類而且富含鐵,是輔食初期不錯的選擇,但一般一週最多吃2次就可以了。這麼一搭配是不是營養就很均衡了,完美哈哈。

有輔食相關的問題都可以留言討論哦,雖然每天帶倆一歲多的小娃非常忙碌,也會不定期的上來給大家答疑噠哈哈。對您有幫助請一定幫忙點贊關注哦哈,感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

帥帥育兒


寶寶輔食的添加,一般來說,嬰幼兒還是以母乳為主,母乳的營養成分和價值遠超過其他任何輔食,不過,如果想給寶寶補充更多的營養和讓寶寶對母乳外的食物也開始接觸和感興趣,在其四至六個月後可以適當的開始添加一些簡單,營養豐富的輔食了!


輔食的添加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稀到濃

添加輔食時,切勿操之過急,要根據嬰兒的實際需要和消化系統成熟程度,逐步一點點的增添,一開始最好從新鮮水果,蔬菜榨的汁和泥,寶寶適應和消化後再開始添加米湯,蛋黃等肉類!

1.先從低過敏,淡口味的食物開始。

2.一次只餵食一種新的食物,而且量由少到多,食物濃度也由稀到濃,質地細膩,防止把寶寶噎著。



3.每一餐先從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經吃過的食物,大概5-7天添加一種新食物。

4.不強迫進食。當寶寶不願意吃時,可以改變方式喂,或者在其口渴,餓的時候再喂,不能強行餵養,那樣只會增加嬰幼兒對輔食的更加排斥。小兒生病,天氣炎熱時候,也不適合添加輔食!

5.每個寶寶性格不同,味覺感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寶寶輔食都需要單獨製作,儘量不加鹽和調味料,注意保證食品安全和衛生。



介紹幾種簡單的輔食

寶媽們可以動起手來,給寶寶製作可愛又可口的美食。1.米糊:

原料,大米15克

做法,大米洗淨,溫水浸泡兩小時,泡好的大米加入攪拌機,加少許水,攪拌成米漿,然後放入小鍋中加入8倍的清水,小火慢慢加熱,期間用勺子不停的攪拌,待沸騰後再悶兩分鐘即可!

2.蘋果胡蘿蔔汁

原料:胡蘿蔔一個,蘋果半個

做法:將材料洗淨後切丁,放入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煮,約10分鐘後可以煮爛,用清潔的紗布過濾取汁即可。

3.蒸蛋羹

雞蛋一個,各種青菜例如,胡蘿蔔,番茄,黃瓜等少許切碎,攪拌好雞蛋後加入進去,然後放入涼開水,再一起攪拌均勻,放入鍋中蒸10分鐘即可。


適合寶寶的美味輔食有很多,我就不多介紹了,寶媽可以參閱更多的食譜製作,為給寶寶一個美味,營養,健康的味覺享受,加油!


哲寶媽媽的育兒經


如何給寶寶加輔食的問題大家通常會看到兩種答案:一種是講原則,比如由淡到濃、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等等;另一種是講食譜,比如4個月開始加蛋黃和果菜泥,長大些加米粉、魚泥、肉泥……等等。兩種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仍然會有很多媽媽爸爸不知道自己究竟如何下手,或許是原則顯得過於“籠統”而食譜又太過“規範”吧。



其實給寶寶加輔食關注兩個重要的基本點就夠了:

1、寧少勿多、循序漸進。無論是輔食品種增加太快還是輔食的量給的太多,都可能給小寶寶的消化系統帶來過多壓力,尤其最初添加的幾周要給寶寶逐漸適應的過程才好,否則就會欲速不達。

2、適時開始、密切觀察。通常寶寶口水明顯增多之後,以及見到家人吃東西有特別“眼饞”的表現,就可以開始嘗試了,剛剛開始添加、添加新的輔食品種、明顯增量的時候都需要特別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看看有沒有過敏(嘔吐、皮疹、腹瀉等),便便是否嚴重改變(通常較輕的都變化是正常的),特別是寶寶的精神狀況和接下來的進食慾望。

掌握好這兩個基本點之後,根據直覺和常識媽媽爸爸可以判斷80%以上的情況,萬一寶寶確有明顯反應變化又拿不準,還是要及時諮詢檢查為妥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