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財務報表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和未來三年的盈利能力?

財經探長


我想,樓主您說的可能是一個偽命題,單通過財務報表很難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尤其是未來三年的盈利能力。

市場環境在變,公司管理在變,財務報表不太可能全面地反應這些信息,然後讓看報表的我們可以準確地做出判斷並預計未來。

典型的比如,康美藥業曾是投資者認為很好的公司,最近一年卻是連翻出故障。

長生生物的盈利狀態也曾非常好,部分產品毛利率高達90%以上,具備極強的盈利能力,但如今顯然早已今非昔比。


財務報表是對公司過去的數據化呈現,因為這一特點,有其固有的缺陷。因財務報表而來的判斷,是對公司過去;對未來則是一種預估,只能說可能性和概率,不是必然。當然這並不是說投資這不需要財務報表,要知道,彼得林奇可是一年要看幾百份財務報告。


雪球大V@唐朝 曾說,報表是用來證偽的,不是用來證實的。

如果想要通過財務報表來看一家公司是好是壞,首先要找的是報表中有沒有一些“壞”的特質。

1、數據的真實性。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關閉比較多,感覺2018年暴雷的年報明顯很多,被上交所、深交所問詢的公司,事務所不能出具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年報,現金不翼而飛的年報,董事長不為數據真實性負責的年報,業績大幅變臉的年報。。。。等等這些都是肯定都是應該優先被踢出。

2、資產的水分。

PB和PE是上市公司估值最常用到的兩種方式,尤其是重資產行業,更是青睞PB。但是公司的賬面資產價值和真實資產價值。一個億建立的生產線,如果不能生產,也許很快就會變成廢銅爛鐵一堆;新買的工廠,也許只是一次利益輸送,完全不能給公司創造新的現金流。

所以要看資產有沒有水分,水分在哪。看應收賬款的壞賬比例,看其他應收款的餘額,如果巨大是否有合理的解釋,看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是否在特意延長攤銷,看無形資產是否有價值,看商譽是不是划算。

若是這些項目裡,隱藏裡你所擔心的那些問題,那麼對公司的評價就應該有所保留。

3、公司的運營效率。

公司的所有資產最後都是為了實現盈利才存在的,如果資產不能變成利潤,變成現金,以及能以怎樣的速度變成現金。

同樣的行業,如果A公司賺10塊錢,只需要花5塊錢,B公司要花20,那顯然B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就有問題。同樣的產品,如果A公司一年能生產3萬臺,B公司半年能生產2萬臺,那顯然B公司的生產效率就更高。

反應到報表上,就是與一系列營運指標,如果所有指標都比別人差,自然也就很難相信那是一家好公司。


第二個問題,企業未來三年的盈利能力,這就更難通過財務報表數據來判斷了。

而是需要結合公司的產品、公司所處的行業等很多信息來權衡。

1、公司是否有充裕的現金流支撐未來的發展,這對現金流要求很高的行業會非常明顯,這個從財報數據上可以覓得一些信息。房地產是利潤比較高的行業,同樣房地產也是資金需求很高的行業,2018年因資金面有所縮緊,很多地產公司去海外發債融資,資金成本極高。同樣也有公司陷入了現金流危機,比如高調買了萬達資產的富力,日子可能就不太好過。再高的利潤率,如果沒有現金,那未來就不可期了。

2、產品的銷售量是否有提升空間。報表可以看到產品的毛利,以及通過週轉看公司在供應鏈的地位,從而判斷產品的市場地位,但能有多大曾展空間,首先要看行業整體增長率,如果行業平均有20%的增長,比如曾經的互聯網金融,那公司即便不好可能增幅也會不錯,相反若是處於收縮週期的行業,即便是龍頭,公司也很難有好的增長,比如福耀玻璃。

與銷量有關的另一個信號是,公司的營銷投入和研發投入,是否有新的產品能搶佔市場份額,是否加大了廣告投入擴大市場份額。這些可以從財報有多呈現,但很難準確衡量結果。比如2018年世界盃期間,華帝的廣告營銷效果很不錯,但蒙牛啟用的運動員明星效果就不太如人意。這個從報表很難評估。

3、產品漲價的空間。說到這個,估計很多朋友都會想到貴州茅臺,類似的還有東阿阿膠和片仔癀。過去幾年,產品價格連翻上漲,是收入和利潤的重要來源。但是並非所有的產品都能漲價後消費者還願意買單,這需要產品有獨特性,有品牌價值,有市場認可度,等等很多特質,否則漲價就可能會導致銷量下降。

所以,這也不是單純地看財報就能發現的,更多要看公司產品的市場效應,當然報表中可能會有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的規劃,從中也可以看到一定的信號。


總之,看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是從市場到行業到公司到產品,多維度綜合考量後的評價,不能僅依賴財務報表。


康愉子


1.看流動資產,尤其是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的金額佔總資產的比重。由此引申出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等指標。

2.看債務。也就是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欠別人的科目是否過多?欠債過多,當然壓力比較大。欠債過多,現金流壓力較大,企業很有可能無法籌措足夠的資金來進行循環生產。

3.看債權。也就是應收賬款數目。應收賬款過多,意味著其下游的供應鏈處於異常狀態,例如下游供應商財務危機無法償還召喚導致本企業也造成財務危機。應收賬款科目中同一家下游企業的應收賬款是否過大?如果是,則代表相遇,對下游企業過於依賴,下游企業,可能處於優勢地位,本企業為了不喪失主要客戶,只能推遲對應收賬款的收取,從而影響本企業現金流。

4.看盈利能力。這個基本上就是要看利潤表的啦。在利潤表中,某一項目反常的過大或過小,例如只要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太少。意味著該企業不正常,沒有核心競爭力。從其中可以看出該企業的長遠發展狀況。


漫點映畫


如果你研究一隻股票,只看一年的財報是沒用的,你需要把其很多年的財報都翻出來一份一份對比研究。用手機看或者炒股軟件看效果不大,需要去交易所網站下載。而且財報非常複雜,別說在這裡了,一兩本書都很難講清楚,如果你只是想通過這樣提問的方式是很難找到正確系統的答案的。我可以告訴你巴菲特選股常用的三個指標,淨資產收益率,毛利率和淨利率。至於有些人說要查看過去業績增速>30%的股票,來判斷股票未來的盈利,我可以告訴你這並不可取。去年能有30%的增速,不代表明年也會有。你要把他往年最好是5-10年的淨利潤增長率拿出來看看,是屬於波動很大的那種,還是穩定增長的那種,波動很大的那種今年淨利潤增幅多少對未來來說,沒啥意義。


伊浩鑫


財務報表是滯後的,財務或盡調都是證偽,而不是證實的。證偽的意思是證明這個事情是不是假的,所以,我認為更多的是反向應用。

如果你想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首先分析業務,再分析財務比較好。比如先分析行業的空間,競爭程度,核心門檻,商業模式,週期等等,通過尋找大行業中的大白馬或者大行業中能夠成為大白馬的大灰馬。然後通過財務指標,通過歷史對比,同行對比,不同行業對比來證實你的看法是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比如有些早期的公司基本是虧損的,有些互聯網行業roe其高,有些快速發展的行業現金流賊差,有些一次性收賬,分期確認收入的高速發展企業現金流賊好但是利潤賊難看。

所以,如果你不是具有足夠的投資經驗和行業研究經驗,先看業務再看財務。

知道你懂財務並瞭解了一些行業後,再從財務推斷業務情況。

財務和業務不結合,你太容易受到矇蔽了,幾十個億的研發費用全部資本化,這個利潤不就出來了。存貨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這個存貨週轉率不就變了。增加點表外業務,這個風險你不就看不到了。

業務到財務,財務到業務,這種循環可以的。


芝土投資筆記


未來的盈利能力,主要看公司所處行業和行業地位,我們國家的公司受政策影響比較大。

我看好的幾個次新股,銳科激光,深南電路,潔美科技,邁瑞醫療,可以研究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