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擴招100萬:兩次報名,單獨考試、分別錄取、多元化教學


高職擴招100萬:兩次報名,單獨考試、分別錄取、多元化教學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今年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的工作任務,5月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高職擴招專項工作情況和《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在發佈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談到了高職擴招會帶來的預期影響。認為:高職擴招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舉措,其政策效應將持續釋放,對經濟、社會以及教育會帶來重大影響。

這些重大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供多樣化成長成才路徑。高職擴招使普通高中生選擇更多樣,中職學生有了更多發展機會,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會,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讓更多青年在創造社會財富中實現人生價值。二是提升教育服務能力。高職擴招後將為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一線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整體提高人力資源素質,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三是推動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2018年,高校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48.1%,2019年,我們的毛入學率將超過50%,按照國際上的說法,就進入到了普及化階段。今年高職擴招100萬,直接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


高職擴招100萬:兩次報名,單獨考試、分別錄取、多元化教學


顯然,這次高職擴招無論是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都是一個重大事件,高職擴招直接導致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同時生源範圍的擴大也為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如何保證這次擴招的順利進行,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要做好這項工作,主要就是組織好生源,做好考試錄取工作和保證教學質量這三項工作,《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部署和安排,概括起來說,就是組織兩次報名,單獨組織考試,分類型進行錄取,採用多元化形式進行教學。

兩次報名。由於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報名工作已經結束,考慮本次擴招的生源群體中,部分有報考意願的群體沒有參加前期高考報名,各地將組織兩次補報名工作。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具體時間由各地確定。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現役的軍人。

單獨考試。

考試時間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後。原則上以高職院校單獨考試為主,鼓勵高職院校通過聯合考試或成績互認等方式,減輕考生考試負擔。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畢業生,採取現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方式,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組織的文化考試成績。對於退役軍人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根據學校基本培養要求,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依據測試成績錄取。對於符合免試條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職院校予以免試錄取。


高職擴招100萬:兩次報名,單獨考試、分別錄取、多元化教學


分類錄取。依據技術技能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針對不同群體考生特點,分類確定錄取標準,擇優錄取。錄取中,將面向不同群體單列招生計劃,一部分面向退役軍人,一部分面向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新生入學時間由各地各校結合考試招生安排確定。10月份以前錄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學;10月份以後錄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學。

多元化教學。針對不同生源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採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組織和考核評價,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這項工作將是擴招成敗的關鍵。結合不同生源的文化基礎、技術技能水平、從業經歷差異,分類編制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學分制管理、模塊化教學,加強過程考核和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社會生源半工半讀、就近學習,採取彈性學制,推行“1+X”試點。這樣大量的工作都是高職院校面臨的新課題,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將是保證質量型擴招的關鍵,也是關係到我國職業教育未來的重大任務。


高職擴招100萬:兩次報名,單獨考試、分別錄取、多元化教學


關注教育、點評熱點、闡釋政策、分享感受,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閱讀、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