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匪劫火車擄走外國人,犯下民國第一案的孫美瑤,最終結局如何?

尋找一種叫幸福


民國早期山東地區匪患猖獗,多有積年巨匪橫行無忌,但幹下震驚全國的“臨城劫車案”的孫美瑤,卻只是抱犢崮山區的一股並不算太強悍的土匪頭目,只是由於在山東督軍田中玉的大軍圍剿下,無法自存,才喪心病狂地幹了這一票大的。


“臨城劫車案”之所以全國聞名,主要是因為有多名外國人被劫持,以致洋人們組成了外交公使團,直接插手北京中央政府、山東省政府與孫美瑤匪幫的談判,最終以政府方面的極大妥協,(山東督軍田中玉、第六混成旅旅長兼兗州鎮守使何鋒鈺被免職;孫美瑤部被改編為山東省陸軍新編第十一旅,孫任旅長、部下週天松、郭天才任團長,郭裡集為旅防地),換來了所有被擄人質的安全獲釋,至此,臨城劫車案得以順利解決。


但被迫撤換“自家人”田中玉,換上皖系鄭士琦任山東督軍,使得當時控制中央政府的曹錕、吳佩孚非常惱怒,因此這個殺人放火受詔安的孫美瑤就自然成了曹、吳的眼中釘。在曹錕的“招呼”下,鄭士琦委派新任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棗莊中興煤礦公司擺下“鴻門宴”,以劃分各部防區為名,將孫美瑤引誘前來參會,以“怙惡不悛”、“野性難馴”、“抗命不遵”等罪,將其就地正法,部眾中的骨幹被清洗,餘眾被遣散到其它各部,至此喧囂一時的風雲人物——孫美瑤,僅僅當了六個月的旅長,就成了歷史的過客。然而他的聲名卻沒有隨著其肉身的隕滅而消失,不但其後在曹錕賄選總統的選票上,出現了孫美瑤的大名;而且魯迅、冰心等左翼文人們也始終為其鳴冤吶喊,甚至出現過把孫美瑤所部稱為“革命團體”的呼聲。


史海悠遊閭春暉


說起孫美瑤,則必須要說其兄孫美珠,孫氏兄弟皆為響馬出身,當年孫美珠于山東建立“山東建國自治軍”,拉攏數萬人編軍五路,孫美珠自稱五路聯軍總司令。後勢力不斷壯大,惹得北洋軍不滿,雙方大動干戈。

1922年7月15日,孫美珠在一次遭遇戰中被俘,遂遇害,部隊慘受挫折。其弟孫美瑤接手五路聯軍總司令,重整旗鼓,不久後聲威復振。

孫美瑤比其兄孫美珠有道行,他接管兄長的人馬之後,人數一度超越其兄執掌之時。孫美瑤公然叫板北洋政府,搞得北洋政府甚感不安。遂派遣山東督軍田中玉為剿匪總司令,督率官兵攻打孫美瑤大後方抱犢崮,誓要拿下孫美瑤。

孫美瑤那些人馬多為新兵,雖然聲勢浩大,但其中多有烏合之眾。田中玉連反猛攻猛打,孫美瑤遂感難以支撐。

1923年4月,田中玉所率官兵將抱犢崮團團圍困,此時山上水斷糧絕,人心早已不穩。孫美瑤見大勢已去,親自挑選一批精幹力量,組成敢死隊,保著自己衝出重圍,這才逃出生天。

孫美瑤未報殺兄圍寨之仇,決計攔截洋人火車,要挾北洋政府。獲得準確消息後,孫美瑤於1923年5月6日凌晨,在沙溝和臨城路段上炸燬鐵軌,當場劫走中國旅客71人,外國旅客39人。而後將這些人帶到抱犢崮山坳,以此作為人質跟北洋政府談條件。這便是轟動中外的“臨城火車大劫案”。

劫車事件發生後,5月7日,比利時、意大利兩國公使問責北洋政府,要求救出被劫外籍旅客。8日,美、英、法三國提出抗議,日本雖然無僑民被劫,但也參與其中,伺機要條件。隨後,日本驅逐艦抵達天津,水兵登陸游行。美、英等國隨之效法,北洋政府面對這種形式,也是焦急萬分。

原先擬令山東督軍田中玉、山東生長熊丙琦派兵圍剿並救出被擄人員。但孫美瑤提出,如敢圍剿,便將外僑一個不留統統殺掉。北洋政府遂停止圍剿,只好派出山東當地鄉紳和前總統美籍顧問安徒生作為中間人進行調停,答應許以好處,只要不傷害人質,萬事好商量。

自5月11日期至6月12日,幾經波折費時月餘,雙方終於在棗莊附近的十里河簽字。孫美瑤得到好處8.5萬元,原部隊3600人被招編至政府軍,孫美瑤所做之事一筆勾銷,不予追究。

隨後,被劫人員係數放回,原“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為“山東新編旅”,孫美瑤任旅長。

殊不知這份雙方簽字的保證書滿紙欺騙,孫美瑤做下這等惡事,弄得北洋政府沒面子,怎可善罷甘休。

1923年12月19日,山東督理鄭士琦指示兗州鎮守張培榮,將孫美瑤引誘至棗莊中興煤礦公司,在宴席之上,張培榮手下拽出短槍當場擊斃孫美瑤。隨行人員一個沒跑了,全部當場槍斃。其新編旅成員部分被送交軍事法庭,部分被遣散,部分被收編。

孫美瑤雖然死了,但是列強仍沒完沒了,依舊乘機要挾,其中以日本最為賣力。時曹錕政府實在無力與之抗衡,基本答應列強提出的所有無理要求。

不知為何現在有人將孫美瑤視為英雄,這種給國家民族帶來災禍之人,他哪裡配得上英雄二字,狗熊還差不多。


大獅


孫美瑤犯下此案後,後來分批釋放了外國人,他則因為北洋政府的妥協加入了北洋軍閥,其後被其收編者曹錕設鴻門宴亂刀刺死,不能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