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場專利絞殺戰或將不遠了,但這次倒黴的並非中國企業。
近日, 德國專利數據庫公司IPlytics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5G通信所需的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中,中國佔有34.02%的比例,是現有4G標準的1.5倍以上。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也能像美國高通公司一樣,僅靠收專利費就能賺的缽滿盆滿。
高通公司財報顯示,2019年1至3月的知識產權使用費的銷售額達到11.22億美元。
專利數將關係到自動駕駛等各國新產業培育和將來的國力。標準必要專利是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不可替代的技術型專利,目前的4G智能手機供貨價格的近2%是專利使用費,總額達到每年615億元以上,擁有專利的企業成為主要玩家。
在通信技術領域,一直走在前面的歐美企業,在3G、4G方面擁有主要專利。為此,中國企業等必須向歐美企業支付龐大的使用費。比如,在4G標準中,歐美掌握了產品製造不可或缺的標準必要專利(SEP)。
教訓讓人心有餘悸。 2014年7月小米在印度市場發售手機銷量迅速攀升到季度銷量百萬,同年四季度佔印度市場份額為4%排印度第五大手機品牌,但是在愛立信起訴其專利侵權後2015年前兩季度其手機銷量維持在100萬左右,市場份額則出現下滑,2015年三季度傳出在印度銷量下滑,這說明專利侵權案對其負面影響不小。
再比如,早年的HCT是世界上唯一能與蘋果、三星並駕齊驅的手機廠商。但很快衰落的HCT原因歸根在於專利的開發。2010年3月蘋果在特拉華州及ITC起訴控告HTC的Android系統侵害其專利,到2012年雙方才和解,期間兩家大戰7個回合,一路從美國打到德國、英國。這一系列的專利戰打下來,使HTC損失慘重,在美國的發展處處受挫還面臨僅售的判決。這場長達32個月的專利戰大量消耗了HTC的精力和時間,也使它不在具有威脅蘋果地位的可能。
大多數情況下,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都以妥協來換取生存的空間。比如,魅族與高通一番對決後,最終還是使用高通芯片,而且因為官司導致魅族錯過了發展良機。有媒體當時算賬,一部2000元的手機,需要繳納2000元x 65% x 5% = 65元的專利費,而魅族大部分手機走的是薄利路線,這樣的專利費已經是比較貴了。而魅族後期逐漸走下坡路,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從5G專利申請數來看,中國企業或許真的要改變這種尷尬局面。2019年3月1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了2018年的專利國際申請數量,華為的專利數量是第2位的日本三菱電機的約2倍,遠遠領先於其他公司。自2014年開始,中國企業連續5年排在首位。按國別來看,中國的申請數量佔到整體的2成。中國接近美國、中美2強爭霸的局面日趨明顯。
這也是為什麼華為在部分國家受到打壓的重要原因?暴露了一些國家的醜惡嘴臉。不過,話又說回來,所有的國家都會為自己國家謀利益,只是手段太過惡劣。
短期內尚無法看清5G時代將發生何種變化。不過,作為當今產業界主角的美國蘋果在5G智能手機方面落後於韓國三星電子和中國華為技術。這是因為蘋果與美國半導體廠商高通因專利糾紛而關係惡化,未能從高通獲得支持5G的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高通在拿到45億美元后與蘋果公司達成和解。這或許對蘋果公司在5G的拓展帶來福音。
請注意,據國外媒體報道,高通和華為已達成臨時專利費協議,到今年六月底之前,華為公司每個季度向高通支付1.5億美元的專利費。而在過去,華為為每個季度支付1億美元。
接下來的問題是,未來這種情況會逆轉嗎?
不可否認的是,科技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產業界主角的變更。在2G時代,日本通信企業的存在感較高,但是進入現在的4G時代後,蘋果等被稱為“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的美國IT巨頭作為平臺提供商傲視群雄。今後的關注焦點是,5G時代將是中國科技企業興起嗎?
(【華夏商訓】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連續三年位居今日頭條財經自媒體年度榜單前列。歡迎通過私信、留言等方式提供新聞線索)
閱讀更多 華夏商訓 的文章